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而离职,可以起诉公司吗?

这种封闭性问题,不用长篇大论,三句话即可:

第一,不用起诉公司,拿着你的工作证明(最好是劳动合同)和工资流水清单,到当地社保局申诉。先礼后兵,一般情况下,社保局会要求单位补缴社保。用人单位给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责任和义务,他们逃避不了这个责任。可以预计,他们会装着很可怜的样子,拿着劳动法和社保规定给自己解脱,因为法律规定“企业效益不好,可以暂时不交,等效益好的时候补缴”。这个解脱的目的,只是一个台阶,避免被处罚。

第二,社保局的要求,他们不听,那么,就对簿公堂了。你胜诉的概率很大。

第三,给你托个底。前不久有一个案例:员工不想缴社保,跟老板签了“主动放弃社保的协议”。员工离职后,后悔了,去申诉。结局是:老板补缴社保,那个协议是无效的,因为协议本身就违反劳动法,前置程序违法。




完全可以。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公司应尽的义务,且具有强制性。但是,根据你的诉求不同,可以灵活运用维权方式。

关于补缴社保问题

这方面的维权,直接到单位所属地的社保中心或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都会勒令用人单位补缴。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深圳一家企业,让员工写“申请”,主动放弃“五险一金”,且在该员工离职时,单位也给予了一定的私下补偿。但该员工离职后,到社保中心投诉,社保中心勒令用人单位为该员工补社保。用人单位不服,经劳动仲裁、一审起诉、二审上诉,一致裁决用人单位补缴。

由此可见,你到社保中心投诉,单位为你补缴纳社保,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儿。

关于离职经济补偿问题

首先要知道,单位未为你缴纳社保,只要为你补缴就行了,这方面不会对你进行专门的补偿。

但是,由于单位没有缴纳社保,导致你的离职,这就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你无需通知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可以依法申请单位对你进行离职经济补偿。

关于离职的经济补偿,通常你到所属地的劳动仲裁院申请仲裁就行了。补偿的标准为至少为“n+1”,n是你的工作年限,每年补偿一个月,超过一半年的按一个月算,不足半年的按半个月算;工资按你上年度的平均工资算。

关于退休金、失业金、医疗报销和工伤赔偿等问题

由于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就有可能导致领不到退休金、失业金,医疗费不能按时报销,以及发生工伤后得到赔偿。

如果发生以上情形,归根结底都是单位未缴纳社保引起的,因此,你都可以通过起诉向单位索赔。

胡坤是搞高空维修的老板,由于什么时间有工程不确定,因此,都是接到工程时,临时找工人,工资高点,买个意外伤害险,反正不缴社保。

有一次,人手比较急,把家里五十岁的亲戚陈忻也叫上了。偏偏在施工中发生了意外,陈忻的一只眼睛被刺伤并导致失明。

最后双方协商无果,陈忻到法院起诉,最后的判决是参加工伤进行赔偿。误工费,护工费,营养费,治疗费,以及后期更换假眼的费用,胡坤一共赔偿60多万。




对于这个问题,原则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如果仅仅是因为不缴纳社保的问题,还是不能去起诉公司的,只能去社保部门进行投诉。

因为一般情况下,劳动纠纷需要首先经过劳动仲裁这个前置程序,只有对仲裁结果不服,之后才可以再去法院起诉。而且关于不缴纳社保这样的问题,一般劳动仲裁是不处理的,所以劳动者如果要维权的话,只能向社保局进行投诉。如果社保局发现单位没有为员工正常的缴纳保险,那么会对单位提出警告,限期进行缴纳,如果限期仍不缴纳,有可能对单位做出处罚或者其他的处理。

当然,如果你是以单位存在不缴纳社保等过错为由提出离职,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予你经济补偿金的,如果用人单位不给这方面的的补偿,你可以就这个问题去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详细咨询,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律师咨询!





先说结果: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而离职,当然可以起诉,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现在的很多小企业,为了节省费用,很少给员工缴纳社保的,但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入职一个月之内,必须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如果企业方没有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造成员工离职的话,企业方是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要求给该员工不交社保。

企业方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怎么办?

不过在现实中社保补缴的问题操作起来是比较麻烦,如果企业方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这种情况,不能直接去法院起诉,按照相关规定所有劳动纠纷的案子,必须先走劳动仲裁,等仲裁调解书出来以后,如果当事双方对结果有不满意的,方可带着仲裁调解书去法院提起诉讼。

员工面对这情况的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1)发生这种事情我不建议员工直接去仲裁,因为这里的程序太过于复杂,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员工首先和企业的HR好好地去沟通,能够通过谈判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去走劳动仲裁程序。

2)如果实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可以整理和收集相关的证据,这些证据是必须证明你和企业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所有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作牌,出入证以及发工资的银行流水或者自己经手处理过的相关文件以及考勤记录等资料都可以。

3)以此资料为依据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提起仲裁,要求企业方为你补交在职期间的所有社保,并为你支付经济补偿金。

4)与此同时带上以上的证据向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投诉企业方没有为你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要求社保经办机构出面解决。

5)在劳动仲裁委的调解书和社保经办机构的认定书出来以后,大部分的企业会按照社保经办机构的要求给员工补交社保,但是有些老板宁可被罚,走动自己的人脉关系,也不远补交。

6)这个时候就可以带着社保经办机构的认定书和劳动调解书直接去法院起诉。

可能大家觉得这个程序很复杂吧,这是因为劳动者与企业方在社保费用缴纳方面产生纠纷时,原则上由社保部门具体负责查处,并负责追缴、处理、处罚等事宜。即使劳动者选择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涉及社保方面的问题,都要由社保部门负责处理,社保部门查处并出具意见后,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牵扯社保方面的案件,劳动仲裁部门负责认定劳动关系,社保部门负责社保费用补缴和责任划分,负责追究用人单位责任,包括利息、滞纳金和罚款的追缴,法院负责其他民事部分,和强制执行,这就是法院之所以不受理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而离职,当然可以起诉,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过因为这种事情程序比较繁琐,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建议发生这种事情以后能够通过和企业方谈判解决的就不要走程序。



作者简介:硕士研究生,国家注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内训师,注册咨询师;中国人才热线特约专家;三茅人力资源网专栏专家;中国人力资源门户网站特约专家,中国HR3000强成员!中国HRD俱乐部西北分会理事长;西安财经学院及西安工业大学特聘导师;从事管理近20余年,先后从业于大型生产企业,百货零售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多家知名企业!

如果你有劳动法律纠纷或者企业管理方面的疑问,请点击【关注】我,每日更新,粉必回;




辞职了,起诉公司无非就是请求经济补偿或补缴社保。如果是补缴社保劳动仲裁不会受理,只能去社保局投诉公司可能和你补缴社保,当然自己那部分自己要出的。如果辞职为经济补偿金那就复杂多了,首先你要考虑有获得多少补偿金,如果太少确实不值得,因为打官司不是那么简单要经过劳动仲裁、一审、二审浪费很久时间。如果你辞职理由写自己原因仲裁委不会爱理的。所以一定要写公司原因被迫辞职。但仅仅因为公司不缴社保为由辞职请求经济补偿法院一般也不会支持。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提前一个月向公司提出书面申请补缴社会保险,然后才向公司辞职这样才可能获得法院的支持。另外还可以向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受理后会有免费律师为你出庭辨护打官司,这样胜算会大大提高。




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补缴社保通常不能起诉单位,而主张经济补偿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不给职工缴纳社保,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工可以据此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单位需要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补缴社保不属于劳动争议,但是职工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或者社保征缴部门投诉单位的违法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限期整改。

为什么劳动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呢?

最高院有过解释,具体可以看下下图:


当然也有个别地区会把补缴社保按劳动争议处理,但是绝大多数地区都不按劳动争议处理,但是他们会给告诉你应该找谁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或者征缴部门),这点不用担心。

因单位未缴纳社保离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单位一般不会主动支付该费用,这个时候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会员提起仲裁,由仲裁裁决。

其实这类问题处理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很多人认为处理起来太麻烦或者对劳动部门有些误解,往往选择不去处理,自己默默承受了社会保险的损失。

这里建议大家,遇到类似问题,在职的时候不方便处理的,可以离职后再去处理,但是最好在离职后的2年内处理,一旦超过2年,就会比较麻烦,因为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这种情形,劳动行政部门是可以不受理的。虽然人社部说, 即便超过2年,也应该处理,但是具体到基层,他们一般不会受理。所以想处理还是尽快处理的好。




用人单位没有给员工交社保,了解过劳动法的人应该清楚,用人单位不给员工交社保是违法的,员工随时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维权,还用不着起诉公司,国家社保单位会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当地社保局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用人单位对离职员工进行补缴。补缴之后,我个人认为就没必要起诉了,原因有两条:第一,纵使用人单位有错,自己也有责任,作为一个职场人,自己心里应该对社保、劳动法有个底,谈不上精通,但也需要略知一二,基本常识还是要懂;第二,起诉打官司费时费力,因为用人单位已经补缴社保了,离职员工更应该考虑自己的新去处,要是执意起诉前用人单位,恐怕对自己找新工作不利,孰轻孰重需要自己拿捏清楚。

第二种情况:

用人单位用一些理由搪塞、推诿,不愿补缴该离职员工的社保。这个时候,员工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应该去起诉。起诉之前,一定要收集证据,包括自己的入职时间、劳动合同、工资清单以及用人单位不缴社保的证据等,这件事情,毕竟用人单位理亏,因为用人单位的行为本来就是违法的。

正在工作岗位以及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人应该了解一下社保、劳动法,不要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让用人单位钻了空。作为员工,有必要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保对我们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非常重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感谢阅读,喜欢记得关注我。每天分享职场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因用人单位未向你缴纳社保而离职,属于因劳动纠纷而引发的争议,你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因劳动争议,必须得先提起仲裁,仲裁属于前置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你提起劳动仲裁,可以提出下列请求:

1、要求单位补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保;

2、可以要求单位向你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所以,你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仲裁是起诉的前置程序。所以,一定要分清仲裁与起诉,以避免多走冤枉路!




表述不准确!

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可以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和补缴应缴未缴的社保。

单位拒绝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取诉讼!稳赢!




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而离职,可以起诉公司吗?

劳动纠纷是不能直接去法院起诉的,原则上是先裁后诉。即先去劳动仲裁申请仲裁,劳动者不满,再去法院起诉。

回到你的题目里来,单位没有买社保,单纯解决这种问题,既不是先去法院,也不是先去仲裁。因为这两家都不管。而是该去社保部门投诉,要求相关部门出面解决此事。


下面,我对处理类似事情,提供如下思路或建议

收集好相关材料和证据以后,可以尝试着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若无果,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能会组织调解,若继续没有结果,去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理由是不买社保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若仲裁结果不满,继续去法院起诉。

(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经济补偿金,半年以上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支付半个月经济补偿金。)


该思路简单的表述为: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不管到什么地方去要求解决问题,前提都是要求证据充分,所以在着手之前,首先要整理好如下相关证据材料:

1、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明材料(有合同最好,没有合同,工服,工牌,工资单,工作照片,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

2、证明你权益受受损的证明材料(比如上社保网站打的社保欠缴记录)

3、如果签有不交社保的协议,也别担心,为买员工社保是单位的法定义务,类似协议无效。

4、其他相关材料.........

欢迎关注 头条号: 天天讲法律 每天提供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每周三、五晚上针对粉丝进行公益普法包括线上法律咨询,如有相关需要请提前关注头条号: 天天讲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社保   仲裁委   员工   补偿金   公司   劳动法   劳动者   合同法   证据   法院   部门   单位   程序   社会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