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豆汁、卤煮、炒肝、面茶,不是北京人的您尝过吗,感觉怎么样?

地方特色小吃、美食,也不是所有当地人都喜欢吃。同样,在北京遍地开花的烤串店、烤鱼店、九宫格火锅店,非常受本地人欢迎。我是北京人,但豆汁儿真的驾驭不了。小时候胡同里有挑桶串胡同卖豆汁的,家大人经常买来喝。当豆汁进门那一刻,我选择屏住呼吸,趁门没关严赶快溜出去。那股子馊味儿,令我连捏着鼻子尝一口的念头都不敢有。

卤煮,第一次吃也不适应,吃过几次以后就爱上这口儿高热量美食了。个人感觉前门廊坊二条那家店做的最好吃。炒肝,和肉包子搭配作为早餐实在美味。沙子口的赵记炒肝,我隔三差五就得去吃一回,炒肝汁弄料足。他家包子,蘸着他家特质芥末蘸料吃,再加少许辣椒油,无敌了。面茶,小时候在隆福寺尝过,没特别的感觉。

我同事,土生土长山东人,她表示炒肝包子是早餐首选,其次是豆腐脑配油条。北京早餐车里做出的煎饼,她表示无爱。




不是北京人,但是超爱老北京的这些小吃!

来北京工作5年了,对北京的一些传统美食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大家可能最耳熟能详的就是老北京炸酱面了,吃起来筋道,酱味醇香,来北京旅游的小伙伴可能都会尝试炸酱面,殊不知,北京的小吃可不只是炸酱面!

1.老北京豆汁儿

传统的都知都是醇香加点糖带着甜甜的味道,是很多人早餐必备,但是老北京的豆汁儿可不是这么简单,他是绿豆做成的,是打碎研磨后不断沉淀发酵儿产生的,合起来会有一股酸味,就是发酵的那股酸味,很多人会觉得像是丑了酸了的豆浆,可是那股味道恰好就是豆汁儿要体现出来的味道。

和豆汁儿配焦圈那是经典搭配之一!

2.卤煮、炒肝

卤煮主要是猪场和猪肺做成的,味道特别鲜美,很多人不喜欢吃卤煮的原因是因为有猪大肠,不过确实,如果没处理好的话吃的时候会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也有很多人因为猪大肠太油腻所以不喜欢吃,但是要是做的好吃的话真的是一道人间美味!

炒肝就是猪肝了,淀粉勾芡的比较浓稠,很多北京人早餐必备之一,北京的姚记炒肝真的是特别有名,味道很香值得一尝!

3.面茶

面茶不是茶汤,而是用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面茶的表面还会淋上芝麻酱,芝麻酱要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最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芝麻和椒盐碎。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据说只有这样才能喝出面茶的真正味道

北京的这些传统美食都是中华美食的传承,就跟你吃自己家乡还怪味道的食物一样,你觉得很好吃但是不见得别人会认为好吃,老北京的美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尝试一下!

更多美食发现欢迎关注“吃大姑和扒大姨”,每周一四不见不散!




先说一句很多人应该都不太爱听的话,也是我从别处听来的,叫“北京无美食,全靠穷讲究”。

我不知道各位是否认同这句话,但是我个人来讲,至少有30%是认同这句话的。

老北京的小吃未必真的那么好,吃不惯也很正常。如果被限定吃法,讨厌它也很正常。

首先说豆汁。实际上,也不是老北京就一定喜欢喝豆汁。事实上,几辈子老北京,不喜欢喝豆汁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老北京是用鄙视的目光来看豆汁。

很多老北京认为,豆汁其实就是旧时代一个“果腹”的东西,现在能吃得饱饱的,没必要非得喝那玩意。多少人听到“嘿呀~豆汁~啊”就像转身离开?

而且,把豆汁限定于焦圈、辣菜丝组合在一起,这是错的。没喝过豆汁,没必要一步到位,完全可以从麻豆腐开始;喝豆汁,也未必要吃焦圈辣咸菜,就猪头肉也不算离经叛道。

卤煮也一样。有人宁愿喝一碗卤虾,也受不了肠子的荤气味;火烧拿手里吃就行了,没必要非泡得稀软。

炒肝也差不多,不爱吃内脏的人不喜欢,不爱喝淀粉汤的人也可以不喜欢。毕竟炒肝就是淀粉汤。

至于面茶——这不是北京小吃,是外来的。北京的面茶来源于天津的茶汤,而天津茶汤则源于陕西,不过陕西面茶是咸味的。至于陕西面茶,则源于藏族的油茶。东北也有面茶,最终也要追溯到蒙、藏的油茶。

个人对老北京小吃,说不上爱,也说不上讨厌。不尝试一下,可能会后悔;尝试了之后,觉得也就那样,没什么了不得的。

至于说感觉——也能吃得很香,但谈不到喜欢。吃也行,不吃也不会想。

尤其,讨厌所谓的“经典搭配”——在我心里,傻子才信那玩意。豆汁非得跟焦圈辣咸菜搁一起?那你肯定不知道很多老北京一边拿牙签扎糖腌藠头嚼得香,一边讥讽外地人的愚蠢;炒肝非得配包子?不用调羹捧碗喝?多少老北京撕着螺丝转儿啃着蒜瓣,乜斜着眼看一帮有调羹不用、非得捧个碗的傻子?

老北京小吃,你能享受就享受,享受不来,也完全没必要给它好脸色。老北京自己都这样,外地人又何必假惺惺?你到成都吃火锅,几辈子成都人也有不吃脑花的呀。

至于那些仪式性的组合,号称“经典搭配”的,谁这么劝你,你完全可以把碗扣他脸上。很多老北京都不承认的东西,怎么就成“经典”了呢?

最后,吃着不好吃,你要大声地说出来。除非你能确定,真的是你的原因,你真的享受不了那一口,否则的话,那就是店家做得难吃。你连你自己的舌头都信不过,你还配吃什么东西啊?




首先提醒一下题主是炒肝儿不是沙肝!

然后我再一一回答您的问题:

豆汁儿我没喝过,但是吃过麻豆腐,羊尾巴油炒麻豆腐,爱吃!麻豆腐就是沥完豆汁儿以后的副产品,焦圈儿吃过,二十年前在德胜门内吃的,当时喝没喝豆汁儿忘了,时隔太久了!

卤煮吃过很多次了,当年永定门桥南有一家小肠陈,没吃出什么特别感觉来,这几年雄县也有几家卤煮火烧店,吃过几次没有特别爱好。倒是我当年在华声天桥(就是郭德纲起家说相声的地方)南门吃过很多次炖吊子,八块钱一碗,再来俩麻酱烧饼,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想吃。

当年西罗园小区有一家清真早点,老回民大叔早起吆喝一声:热烧饼杂碎汤了昂!整个一条街都能听见!当时在那吃羊杂汤的出租司机排队。这个跟卤煮有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是动物内脏。

炒肝儿也是我爱吃的北京小吃,当年早上起来从左安门骑车去西罗园上班,必须过沙子口吃赵记炒肝,现在据说那还有一家“炒肝赵记”不知道还是不是当年那家。最近再去北京,我吃过几次小胖包子,他家炒肝儿吃着就不错!新蒸得的包子在沾着炒肝儿吃,我一次能吃两大碗!鼓楼姚记炒肝儿吃了一次,不过尔尔!

面茶喝过,没有特别印象,还有茶汤杏仁茶什么的,甜食现在不能吃了,已经吃成糖尿病了。

题主没问到的北京小吃还有一个爆肚儿,也是我的菜!在龙潭庙会吃过很多次了!但是没有在爆肚冯吃过,爱吃!这玩意儿有讲究,有的不正宗的根本没法吃!




虽然不是北京人,但作为资深的吃货,肯定是不能放过这些代表着老北京小吃的标配啊!下面让我来一一点评一下,如有不合适的地方,敬请绕道而行,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欢迎喷击。

首先是豆汁,豆汁在北京小吃的地位可以说是神话般的传说一样,好像吃不了豆汁就不是北京人,而且是身为北京人的一种骄傲一样。于是抱着尝尝的态度去吃了第一次的豆汁,酸酸的味道,其中还有一点说不清的臭味,虽然我是山西人,平时也能吃点醋,但豆汁的酸味和醋完全不同,第一次完全是为了尊重北京神圣的小吃名号勉强吃下去的,应象不是很好。在北京呆了快有一年了吧,熟悉了北京的作息时间,工作节奏,再次来到了豆汁的面前,居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而且还从中品味出了一点点的回味。现在想想,确实是正常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经过一年的改造,自己也渐渐同化成北京当地人了,脾胃里需要像豆汁那样的酵素来帮助调理身体了,黄帝内经说过,胃是以喜为补的,所以在渐渐适应了北京那种生活节奏和习惯后,也就会接受当地的风味小吃了。

第二,卤煮,臊味十足。其他地方但凡吃这些下水之类的东西,第一就是先去臊。不是说北京卤煮不去臊味,是去的不够好,你看人家西安的葫芦头,一样的猪下水,一样的泡饼,臊味就去的很好,至少是外地人去了都还能吃。我们经常说,食有五味吗,臊焦香腥腐,其也对应五脏,所以常吃臊味,也就是动物内脏的人,肯定肝也不好,爱发脾气,爱怼人,口直,等等,北京的大爷大妈们不正是如此吗?当然这也不是在说北京的大爷大妈们的坏话了,就事论事,这只是先天体质理论的一种分析方法,每一种脏腑的偏差都会有不同的性格,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第三的炒肝也是一样,同上,只是觉得炒肝面糊太多,简直有点名不符实。

面茶还可以,比纯面糊糊有味,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吃法,感觉有点类似山西、陕西、内蒙的油茶,也许就是同宗同类罢了。




其实一些地方特产的小吃外人是吃不惯的,可能许多没吃过的人都觉得一般般,不是很好吃,但是本地人确实都非常爱吃,就像北方人吃豆沙蜜枣的粽子,南方人吃肉粽子一样




我是山东人,来北京二十年,以上四种老北京小吃都尝过。说一下我的感觉:

①面茶,先说第一次吃面茶,专门到地安门符近的华天店,买了一碗,用勺舀一勺放嘴里,感觉没什么味,因上面有一层芝麻酱,还有点腻的慌,勉强吃了三口,就难以下咽了。后来看邻桌的人,都在拿一个瓶子往碗里撒什么,我就过去问了一下,他们告诉我:撒的椒盐,不放椒盐,是不好喝。我有点不好意思,一看就是外地人。放上椒盐后,口感一下好了很多。但面茶太稠了,再也没想去吃过。后来和一个老北京的朋友说起我喝面茶的事,她乐的哈哈大笑,说,喝面茶不能用勺舀,要用嘴放在碗沿转着圈往嘴里吸着喝。哈哈,小吃也是一种文化啊。

②豆汁,豆汁与焦圈标配。豆汁我感觉有点酸臭味,只能尝尝,一下子还接受不了。但老北京人,一说起豆汁和焦圏就两眼放光,嘴直叭嗒,对他们来说是特别享受的美食。

③炒肝,听朋友说一句顺口溜:吃炒肝,鼓楼一捌弯。我也是特意去吃的,品尝了一下.味道还适应,因不爱吃里面的肠,就没再吃过。

④最后说卤煮,原来在南城上班的时候路过一个卤煮店,在店门口放一大锅,里面放的有肠、肺等一大锅边煮边卖,真的,好多年连尝尝的勇气都没有。直到前年我和先生一起去恭王府,路过一家卤煮小店,我和先生要了一份,硬着头皮尝了一下,比想像的好多了,比较能接受这个味道,前提是里面不能放肺。后来还去过国家展览馆北边的门框卤煮吃过两次。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吃,小时候吃过的食物是难忘的,是美好的。小吃的群众性是大菜无法比拟的,也更能代表一个地域的食文化,京味儿小吃自然代表着京味儿文化。

当然,我也在思念自己家乡的小吃,每次回去都会吃的走不动路。




豆汁接受不了,其他还可以




地方不一样 胃口怎

相同。




都尝过,除了豆汁不太爱喝之外,其他的会重复去购买。

北方人对于北京的这些小吃是接受起来难度不大,南方人可能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我家掌柜是南方人,北京的小吃他是一样都不喜欢。每次我去吃卤煮的时候,他就要一碗面条。


专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喜欢的可以关注我,分享日常催款工作,交流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面茶   豆汁   北京人   麻豆腐   肝儿   感觉   美食   茶汤   椒盐   陕西   北京   包子   小吃   味道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