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非211、985的学生,读到了博士,这样在就业上会被歧视吗?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吧,因为我就是第一学历双非的学生,但是比较幸运的是我博士读了一所国内的985高校,目前已经快毕业了,我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分析这个问题。

1、博士学位的区别。目前总体来看,博士毕业之后一般都是去高校任职,国内的高校每年都有自己的招聘名额,从统计数据来看,每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约有40%进入高校,其他的学生会选择研究院、企业、出国、政府机构等等。那么博士就业会受到歧视吗?我感觉很普遍,尤其是企业,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明确提出条件,要求第一学历、英语等级、专业方向等,其中第一学历是很多企业的刷人标准,第一学历不符合要求则直接淘汰。一些企业不要求第一学历但要求博士院校是985院校。所以我个人感觉,如果本硕都不好,那么攻读博士学位一定要选取985高校,这对于就业是大有裨益的。

2、出身和就业并不对等。我身边有一位博士,本科硕士都很一般,博士考进了985高校,这位博士非常努力和勤奋,每天都夜以继日的做研究。而和他一同进入实验室的博士生,本科出身非常好,但是到了博士阶段对自己放松要求,开始吃老本,不思进取,几年过去了毫无科研成果。而出身一般的这位博士在读期间发表了几篇高水平论文,毕业之后很多高校都对他抛出了橄榄枝,他现在思考的是该选择哪个高校任职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你本硕不好博士又一般,和985高校的博士相比就没有优势;假设进了985高校读博如果没有好的科研成果,和那些本科出身就很好的学生相比也没有任何优势。怎么体现自己的竞争力?我想首先要进入更高级别的平台,然后仍要不断努力超过处于同一平台的竞争者,这样才会弱化第一学历不足带来的劣势。

综上所述,我认为就业会不会被歧视还是完全取决于自己,如果能力出众,没有企业会歧视你,如果随波逐流,就算是985毕业的博士也没有什么好的出路。




会的,结合我室友的例子告诉你。

室友目前博四,明年博士毕业,目前处于求职阶段,本硕毕业于山东某一本院校,博士在985院校,师从行业内顶尖人物。

他能力较强, 在同级120名博士中,属于年级前三的水平,单论实力,绝对够去中等985高校任教。

今年应聘北京的首都经M大学,因为第一学历非955,211而被拒绝。

应聘中南财J政F大学,也因为第一学历而石沉大海。

应聘中国海Y大学,说实力很强,但第一学历不够格,如果录取的话需要走破格录取,学校不给走破格,婉拒。

最后南方实力强悍的某211财经大学,给了offer,而且很看重室友的科研能力,非常欢迎他过去。

当然,如果室友去非211,985高校任教,应该没啥问题。

总之,在求职中,肯定会有单位看重第一学历,而且极有可能因为第一学历而被刷掉,但并非绝对,有些工作单位还是比较认可科研实力的。

另外,应聘的高校级别越高、地理位置越好,门槛越高,越看重第一学历。#普知成长计划#




同学,别说是博士了,现在硕士拿出去,在对应行业就业都只是会被仰视,而不是歧视。

因为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对于博士而言,硕士毕业需要完成一个课题,那么他实际上是一个不算特别大的项目负责人;到了博士,需要更多的论文,他可能就是两三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或者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的项目经理。

30岁之前,在一个行业内,拥有几个项目的操盘经历,同时还有对应的成果产出。请问这样的人多嘛?很多人到30岁还是默默无闻呢!

这样的人,在对应专业领域,属于能够快速上手的年轻人才。不过对于非对应领域,由于外行无法判断你的能力价值,所以会造成误判。

可是,如果博士都要被歧视的话……公司需要花多少成本来招人?能够承受的起的嘛?

你在研究生期间的课题项目经验,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你所问的第一学历歧视只有在两人科研成果相近时,用人单位肯定会优先选好学校毕业的,这无口厚非。
实际上对博士来说,找工作主要看的是成果。你要能手握几篇Nature或Science之类的文章,就算你是专科毕业,985高校也会抢着要你,并给教授头衔。比如东南大学的付大伟老师,他本科是二本的学校,博士毕业就直接成东南大学的正教授了。前提是人家在博士期间发了多篇顶刊,还包括一篇Science。还有就是今年入选华为的天才少年的华科那个男生,人家是专科出生,博士毕业照样拿200万年薪。
总之,在牛X的科研成果面前,博士的第一学历很少会被特别关注的。我可以负责的说,目前国内在读或已毕业的博士中80%都是双非院校毕业。而事实是目前在国内博士毕业,基本不需要担心工作的问题,都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
我认识的很多博士也是双非毕业,目前这些人都在高校或研究所就职,人家毕业时照样拿三四十万的安家费。




我见过第一学历985也考不上研究生的,想必大家也见过很多二本,普通一本考研考上985的,我只是想说,能在985读工科博士,并且顺利毕业的人,真的,你们自己来读一下,别谈第一学历,你自己体验一下就好。最好读一下基础工科类的,比如化工,化学,机械,电气类的,而且就大工来说一年也就能毕业七百多个硕士,一年能招一千多点,证明有很多是延期的,发不了文章的,像我们组,博士至少两篇一区sci还要一篇自己的毕业大论文。真不是随便就能读下来的,有些老师好会给个大方向啥的,有些纯粹靠自己去找方向自己去设计实验。刚刚开始查资料,探索实验就几个月没了,后面还得做,还得写,一年有一篇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谢谢您的提问,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和点赞,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第一学历非211、985的学生,读到了博士,这样在就业上会被歧视吗?小编觉得,已经读到了博士学位了,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HR会在意您本科是哪个学校的,成绩如何,大家可能更加关心的是您在哪儿所大学读的博士,学的是什么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有什么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对我们公司有没有帮助而已,所谓的歧视,应该说是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的,这点您是可以放心的。下面分享一下小编的观点吧:

目前的社会,本科生非常多的,多到基本上在大街上一抓一个准,也就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嘛,因此在如此庞大的本科生团体中,第一学历非211、985的同学,会很容易遭到排挤,甚至是您所说的“歧视”,这点无可厚非,很好理解。

但到了博士学位,目前的社会而言,数量还是偏少的,就算相对本科生来说,也是偏少的,还是物以稀为贵的准备,数量偏少的话,价值就会提高,当您去面试的时候,您的学历填的是博士,就已经把大部分的目光吸引住了,至于您第一学历是非985、211的扣分项,都会马上被博士学位这个光环所掩盖,所谓的歧视,几乎是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

因此,小编觉得您现在的情况非常好,也绝对不会被歧视的,请放心,有自信就好。

以上就是小编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原创#

目前第一学历崇拜伦甚嚣尘上

尽管博士毕业

有些单位依然关注第一学历

他们坠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中

毕业生们不要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蒙蔽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博士毕业后

只要自己不自以为是、固步自封

而是抱着到工作岗位后

重新学习、努力奋斗、不辞劳苦、辛勤工作的态度和认识

百折不饶中展现出实力、才华与成果

让你的业绩使人信服

让你的成果使人赞赏

让你的价值使人尊重

故,事实胜于雄辩

水到渠成

#上海常青教育凌远长著#




“极有可能会被歧视”,可以肯定地说!!!

本人985高校在读博士生,但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双非学校,即本科和硕士是普通高校,完全符合上述情况,对上述情况也较为关心。接下来,作者就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日常所了解的情况,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痛恨学历歧视)

这是一个原始学历歧视的问题。寒窗苦读20余年,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戴上博士帽,却因本科“出身”非211、985等知名高校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2012年10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一位应届博士毕业生在校园论坛发帖《谈本科非211、985的博士找工作问题》,痛陈部分招聘单位唯“出身论”的用人标准。

(原始学历歧视 来源:百度百科)

相信每一位博士生对自己将来毕业去向和就业情况都想了解,作者也不例外,在日常摸鱼时候经常会和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聊到就业这个话题。我们知道,在很多单位招聘时经常会看到对学历和“出身”的要求,如要求本科毕业院校是985、211或者双一流,可见在当前市场上学历和学校牌子是非常重要的敲门砖。一个成果很丰富、能力很强的师兄就遇到了这个尴尬的问题,师兄一直心仪国内某知名科学研究院,精心准备的简历和小论文似的一厚沓,且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是很有信心,没想到第一轮就被刷下了,理由是“本科高校为普通高校,不符合本公司的人才需求条件”。

真是气愤,虽然现在严令禁止就业“出身论”,但第一学历非211、985的学生但高水平学校博士在就业市场不会被歧视吗?要说一点没有歧视,那是假的。

一、人才需求与供给现状

前提条件:一般地,博士毕业的人才普通企业通常不会选择,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一般是他们的目标单位,且对待遇是有一定要求的。

教育部发布了2019的教育数据,博士毕业62578人,硕士577088人,本科(普通本科)3947157人、专科3638141人。从绝对量来看博士毕业人数还是还庞大的,但我们知道每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约有40%进入高校,其他则会选择研究院、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等。由于上述单位机构单位属性和待遇优势,对博士人才的选择条件较高,且每年大量的博士毕业生会扎堆涌向这些“佼佼者企业”,造成了局部人才供给大于人才需求的现状。也为“原始学历歧视”提供了土壤,因为他们不在乎、处于一个主动位置,他们更愿意采取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来实现人才选择。

这明显是不符合选择人才的初心的,是对人才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博士能力需要得到认可)

二、“能力论”与“出身论”

“能力论”是从人才现实需求出发的;而“出身论”是从快速人才选择出发的、从固有的985高校生源比双非高校就是好的短视出发的。

我们说如果一名博士在读博期间,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丰硕,那么还是能够掩盖第一学历的瑕疵,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说不能因为一个人高考发挥失误、没有考好,就给这个人的人生进行盖棺定论,“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和想法是荒谬的,是对那些努力实现自己、证实自己的人的不公平。

(高端人才没错,但有时候会夹杂一些“学历”杂质)

这也算是给自己未来就业发一下声[哭笑][哭笑][哭笑]~

如果您还有更多问题,可以随时留言讨论交流,谢谢!

最后希望上述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帮助,也希望我们共同成长进步!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相比于大学本科、硕士学历来说,博士的确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本科和硕士一般在求职时,企业一般会查看面试者的学校,英语,实习经历,项目经历,学校职务,学习成绩等。大多数博士在应聘工作时,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是面议,而且最后开出的工资待遇完全和硕士不在一个层次,完胜硕士!甚至都不会查看博士英语六级是否过没过,大部分只看博士发表的论文和毕业学校。

下图是山西出台的一些关于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政策。可以看出:博士毕业,只看学校的级别。级别高,可能求得岗位的机会就大,各方面的待遇就更好!

从我参加18年秋季校园招聘的经历来看:研究所、高校在招聘博士时,一般特别注重博士的学校和论文;企业招聘博士更看重研究的课题方向和学校。

所以,如果第一学历非985,非211,博士毕业于国家重点大学(211,985或双一流),一般很少有歧视现象。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企业曾经亲口跟我们说过,哈工大的学生即使没有发表论文,专利,也是最优秀的。能在哈工大读书就证明了你们最优秀!这也看出,企业很看重学生的毕业学校,毕业学校也代表了学生的能力!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随着现在博士生也不再稀缺,本硕博三“985”或者三“211”成为不少高校和知名企业的应聘条件。但是,博士期间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时期,如果你读博期间有参加重大科研项目或者发表高水平论文,再加上有去欧美等国家的交流、工作 经历,找工作时大家便会忽视你本科的双非学历。


1.现在博士越来越多,企业和高校的应聘条件也越来越高

随着现在博士也不再少见,更多企业和高校对博士的应聘条件也越来越高。

比如现在知名高校招收应聘者,必须是本硕博都是985高校毕业才可以。

笔者所在的是一所二本学校,现在招收教师要求本硕博三个阶段中,至少两个阶段是211才可以。


2.博士要就业很容易,但是能去什么单位就业,除了学历,能力更重要

现在读博不容易,但博士就业相对很热容易,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越来越多,也发挥着他们的价值。

但是现在单位招聘时会更看重综合能力,你的科研能力便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如何证明你的能力?你读博期间获得的证书、你参加过的重要科研项目以及你撰写发表的高水平科研论文等很重要。


3.如果你的本科学历不够高,那么就在读博期间努力为自己增加砝码

如果你读博期间足够厉害,那么大家就不会太在意你本科毕业于哪所学校。

所以不管你本科是否厉害,都请你读博时好好努力,比如多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比如多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比如去欧美等国家交换等等。

一定记得,学历只是一件外衣,但是你的能力确实实打实不会跑掉的。读博不易,能够顺利毕业更不容易,希望每位求职的博士都顺顺利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学历   博士   学生   科研成果   出身   硕士   本科   院校   能力   高校   单位   学校   人才   论文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