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观众接受不了《雪中悍刀行》被魔改?

世人皆知北凉三十万铁骑甲天下,却不知北凉十家有九无男儿。

《雪中悍刀行》本来就是一部非常宏大的小说,家国天下、爱恨情仇、沙场争锋、江湖喋血、快意恩仇。

看过原著的人,都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模糊的武侠世界。

但可惜,电视剧未必会这么拍,一来不好过审,举一个例子,《九州缥缈录》也是一部很宏大的小说,但很多沙场争锋的场面都被删减了,还真不是剧组没拍,但后来剪掉了,可能是因为过于血腥吧!

但问题是不血腥的沙场,也不够真实。这种情况一出现,很多场景就没办法拍了,拍了又不让播,那拍什么,浪费钱吗?

有时候,真不能怪剧组魔改,实在是有一些审核标准的存在。

还有就是如果按照原著来拍,那得花多少钱啊!写小说动动笔杆子就行了,拍电视剧就是真金白银,所以在拍电视剧的时候,剧组往往为了节约成本,会限定一些场景,一些如非必要的场景就不拍了,这也是魔改的一个主要原因。

说到底就是,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就省。

但省出来的东西,总归跟大家想象的有些出入,观众接受不了魔改,也就很正常了。

所求不同,自然存在冲突,一点不奇怪。




以往这类被魔改过的作品大部分都成了垃圾,越金典的原著越垃圾,所以大家都不敢有任何期望。特别是已经接受了原著的观众,一般都接受不了改后的东西,可能只有那些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可以。不过这部小说确实不错,没看过的推荐看一下。

《雪中悍刀行》讲述了胸藏锦绣的北凉王世子徐凤年一生的故事,徐凤年在其父徐骁的殷殷期盼下,终成大器。千里历练,三进三出,徐凤年劣马黄酒行走在未知的江湖,虽道路漫长且阻,无情杀机常伴左右,可他依然坚忍走完全程修成天人大长生境界。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中,徐凤年一路游历江湖为母仇而奋斗,除不断提高自身的武术修为,还收拢众多江湖人士,最终成为北凉王。后来北莽入侵、中原起烽烟,行走江湖归来的徐凤年带领北凉铁骑抗击北莽,在朝廷算计下,北凉三十万铁骑死伤大半依旧惨胜,三十万墓碑历历在目,最终离任北凉“死于”皇宫,隐姓埋名携红颜知己游戏江湖。











《雪中悍刀行》是一部挺经典的小说,网络上口碑不错,粉丝和受众也挺多的,所以最近影视版也是即将上线

首先说说为什么小说影视化都要改,因为小说毕竟不是剧本,不管是从世界观,审核,篇幅,合理性,节奏性上,他未必能完全还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视剧的篇幅一般有限,而小说天马行空,光出场人物就几百个,动辄几十万字。而变成剧本之后首先就是简洁,其次是逻辑和情节紧凑。

因为小说和电视剧的剧本本质上是两种模式,所以最终电视剧剧本呈现在观众面前完全是和小说有关的另一样东西。

所以原著党难免会感觉到有些不一样,难免让每一个人都满意

除此之外就是原著小说都是文字,对于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文字描述,然后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想象。

而电视剧则不一样,电视剧中则是把这种想象中的人物具像化。有一句话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想象都不一样。而演员则是把幻想变成具象。所以肯定无法让一个人满意。

不过电视剧有电视剧的受众,真的无法接受的原著党,可以选择不看,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个雪中悍刀行




我接受的了。本来原著也没啥改就改了




改是必然的,能否成功的改变原著为影视,那得看编剧和导演的水平能力、思想境界、职业责任感,以及演员的契合度、对人物理解度、演绎把握度!如果一些人只盯着钱、流量,更是难出好剧!读者看官也不要一味的拿影视剧和原著相比较,否则大多会失望的!把公知度很高的好书搬上荧屏本就很难!真能让大众拍手称赞的只是个别的凤毛麟角!多理解吧!




之所以叫魔改,就是水平不行却要自以为是的上。




雪中悍刀行原著咱没看过,都说挺好,我要是看哪本书好,那恨不得所有人都能分享这部书,同时也是原著粉。书籍要拍成电视剧真就得改编一下,否则一本小说不得拍个百八十集。人力物力耗不起。有些情节真的拍不出来。跑题了,改也行,别乱改,脱离了原著太多,当然让人看着不舒服。




百分之百!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改是正常的,影视和小说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观众   铁骑   沙场   受众   原著   剧组   剧本   场景   读者   电视剧   东西   江湖   人物   影视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