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一次数学考试139分。昨天突然说不想上学了,说学不会数学,我该怎么办?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能赶在你今天见孩子之前能够看到。我认为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你孩子的“心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个事儿真的需要好好沟通一下才行的!

孩子的自我要求太高

满分150分(我看题主写的自己是河北省)考139分就认为自己“学不会”,除了孩子对自己要求过高我实在想不明白还有什么理由会让让他如此焦躁。 我相信你说的孩子智商很优秀,但是也正是因为你这没说的,所以我才会往孩子压力尤其是来自于你们的压力过大上去想的!我看题主的职业也是教师,所以我想是不是你对孩子成绩的期待值有些太高了?

我猜想今天当你见到孩子之后你会想尽办法让孩子继续坚持,你会给孩子讲很多的大道理、未来的规划去让孩子继续努力……你应该绝对不会说出“没关系,我们只要尽力了就行,如果累了那就休息一下……”这类话是吗?

一个孩子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是一件好事儿,这其实也是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具备的品质。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这种自我高要求的心态下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一切都好说,但是一旦进入“逆风局”的时候,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收到影响。

孩子走出“牛角尖

你孩子会因为别人做题“快”而影响到自己的节奏,甚至会把书给扔了……这个表现暴露出来孩子内心脆弱的问题。

所以不建议题主今天去了学校之后跟孩子讲太多的大道理,我相信对自己有如此高要求的孩子,他自己能讲出来的道理恐怕一点不比你讲的少!所以你再去继续车轱辘话“鼓励”孩子,我认为只会让他更加焦虑、烦躁。

倒不如带孩子出去转转,逛逛公园、爬爬山,先让自己的身体感受到一些疲惫,然后在人潮涌动的地方找个咖啡厅坐坐或者买杯奶茶逛逛街……只要孩子不提,那你就先不要去聊成绩的问题,就跟他聊聊你们见到的职业,见到的人们——无论做什么,“快乐”、“乐观”、“积极”是源自于对待生活的态度。

闲聊就行。

尽量不要上来就“就事论事”!否则万一你的开导不能够说服的了孩子(你千万别自信过头了,别把他们当成小孩子对待),那么只会更加强化孩子对自己不自信、焦虑等各种负面情绪。

最好的办法就是陪陪孩子,聊点轻松的,让孩子放松下来,当他的眼里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看到的是各种自然景象很多焦虑的事物是会自己消失的。哪怕是孩子迫不及待的想跟你说这些,那么你也可告诉孩子不要急,我们先放松放松,慢慢再聊这事儿。

而交流的过程中我建议你的是引导孩子去分析为什么会存在差距(比如你说的做题那事儿),让他自己分析,你可以去引导(你肯定有这个能力的),让孩子明白有些差距是可以很快赶上的,有些差距虽然短时间追不上但是我们应该高兴的是我们找到了可以让我们提高的地方,有避免了留下一个隐患——所以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没错,交流应该是贯穿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在里面!

我之所以这么建议你是因为很多年前,我曾经在高二的时候出现过压力过大,坚持不太下来的情况。因为那三年我们同学们每天几乎都是熬夜到两点多才睡,说真的“大力出奇迹”,但是人人都这么努力的时候成绩的提升的确就比较困难了。后来我选择的减压方式就是走路,我曾一口气走了近四个小时穿越了小半个市区,累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就是这么边走边看边想就让自己走出了思维困境……




我对数学还是有点心得的,数学其实很简单,小学是定义加题目,到初中就是公式加套用,高中题目加推导,有的孩子听话,小学成绩很好,但是逐渐的跟不上,需要把公式活用,思路打开,而且需要大量的刷题,所以有的孩子思路打不开不行。

我小时候在农村,偏科数学,的确一看就懂,效率很高,参加过奥数,获过奖,但是后来工作了却搞的文字工作,做过记者,我现在真想去当一名数学老师,我儿子的学习,一般我不干涉,但是偏差太大,我就得纠正他,很有成就感。

孩子的学习,有心理因素,拿我自己家的孩子,学期中你不督促他搞清楚这学期几个迷惑他的问题,他大概是稀里糊涂的,他就是不明白,肯定影响自信,但是平时我想培养他自我纠正的能力,靠他自己领悟,但是还不行,每一年还得盯紧他,甚至他的心理波动。

学习是快乐的事情,而以后到社会上有人际关系,环境,背景,到时候努力不一定有学生时学习的效率高,所以父母努力给你提供机会,一定要珍惜,我想对他说的。

这他今年其中考试的卷子,最高97他考了92,一看题目哭笑不得,得耐心给他解释。






你应该向孩子贺喜!

我当初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

我中考那时,再有一个月都要大考了、我的英语成绩无论我怎样努力却仍不见有所转机。急得我就快要放弃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我的快退休的英语老师,一脸轻松地找我谈心说、问我爬没爬过县城的蓬莱阁……

呵呵,我当时就笑了——老师真的老了——前不久的段考过后,他不是才带我们班去游玩过吗?怎么才几十天的光景就忘了呢?!

那英语老师,不置可否地继续笑呵呵地问我、登阁和下阁的区别。我稍微只一回忆、梳理,便也轻松地笑着回答说,当然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了……

英语老师这才郑重其事地宽慰我说,你现在的情况就如同当初我们游玩时的登阁——越是上到最高处越是感觉吃力——这恰恰证明你已经在极高处了啊!怎么说学不会、要放弃呢?

哈哈,下面的事,我不要再说了吧?

——就用身边的生活趣事婉言相劝孩子、别轻言放弃。相信,他会和当初的我一样考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好成绩来……





先告诉你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怎么相信的结论,厌学并非学渣的专利,学霸优生也会厌学。你的孩子数学139分,150分的试卷,完全属于优秀级的。这样优秀的学生突然不想上学了,突然厌学,还说不会数学,这成绩本身反映的事实是,孩子会数学。所以,作为家长,弄清楚厌学的真正原因,便可对症下药,把孩子拉回来。

优秀的孩子厌学,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一、家长期望值过高,给孩子产生巨大压力

我们有些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成绩上,永远“贪得无厌”,我见过一年级的孩子考了99分,只差1分满分,被母亲当作同学的面掌掴的,那1分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也许一记耳光之后,孩子厌学了,没有了家长希望的100分,也没有了99分,只有不及格在等着家长。孩子需要的是鼓励,是表扬,一味地打压,孩子在重压之下自暴自弃的现象从来都不缺少。

二、孩子自身高标准严要求带来巨大压力

有些孩子天生好强,太过追求完美,无论哪个方面,都想超越别人。当其无论怎么努力,也没有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时,心理压力产生了。而这压力又影响了学习效率,失败的次数就越来越多,失败带来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情形出现后,厌学也就来了,怎么努力都不行,倒不如不学一了百了。

三、人际关系紧张也会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一名成绩稳定比较优秀的学生,因为转学到一所新的学校,因为分班到新的班级,原来的人际关系平衡被打破了。外向型的人会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而内向型的人就产生了紧张焦虑情绪,这种情绪一段时间没有消解,在学习上就表现为厌学情绪。

这位家长,你的孩子突然不想上学,说是因为数学不会,而实际上,考了139分,这不是真正的原因。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然后针对施策,孩子是会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的。

其一,作为家长,还有你家里的其他人,对孩子是否有期望值过高?

如果是,孩子没有达到你们要求的标准时,你们对孩子是否过于严厉,打骂体罚过?如果有,孩子的压力就来自于这里。你们要跟孩子谈心,该道歉就道歉,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合适的,才是合理的。

其二,知子莫若父母,你的孩子是否过于要强?

如果是,要进行开导,除了学习,可以带出去走走,放松心态,不能让孩子在跟别人的比较中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动力。鼓劲加油,也应该是适度的。好的心态,才会产生高效率的学习。

其三,最近孩子是否转学,是否有重新分班,你的孩子性格是否内向?

如果有这些情况,就要了解孩子对于同学关系的期望,比如希望跟哪些同学同桌或者位置靠近,然后跟老师协商,解决好这个问题。

师说结语: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要做的不是斥责更不是高压,而是弄清原因,做好消防员的角色,帮助孩子找回学习的乐趣,重回正常学习的轨道。




估计你孩子的成绩是很不错的。

你提到的这种情况,很多临近高考的孩子都曾经遇到过。

记得是2001年,当年我正在带高三。临近高考时,年级给孩子们安排了三天的自由复习时间,就是老师只辅导不再讲课。第1天还算正常,第2天很多学生反映自己什么都不懂,有些老师也纳闷,为什么那么多孩子突然什么都不会了?

就当时来说,学生们遇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习形式发生了变化。原来是老师带着学,感觉是听懂了。当自己独立学习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发现一些知识细节似是而非,甚至在一些简单问题上也有这种情况,这时就会感觉到自己什么都不会了。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件很好的事,如果把发现的那些细节搞清楚,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于是我召开了全体高三年级学生会,把这个问题给学生们分析了一下。随后学生的情绪就稳定下来,到了第3天,一切恢复正常。

我不太清楚你家孩子说这句话是因为什么?这需要家长跟孩子好好沟通,只有了解了孩子学习上的困难所在,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题主没把问题情况清楚啊,就不太好分析状况了。

一、需要知道的是

1、例如初三还是高三。

2、原本是什么班级,现在分了什么班级。

3、139分是在哪个班级考的,总分是150分卷子还是多少。

4、孩子一节课做不出的那道题,那道题是不是最后一题,还是说随便一道题都不会做。

5、其他同学唰唰的做,对错比例是多少,是不是跟你孩子做的同一道题。

二、根据题主的描述,孩子应该是情绪出现了波动,受到了刺激,而我们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分析出具体的原因,从而才能对症下药。

猜测大概情况如下

1、临近考试,孩子心态出现了焦虑等。

2、重新分了班级后可能不太适应。

3、有可能分到了尖子班,里面都是高手,原来优秀的孩子成了普通一员,里面的进度快,难度提高,孩子一下子跟不上。

4、由于情绪焦躁,心态的不稳定,无法静下心来做题目。

5、内向的性格,可能孩子没有宣泄口,所以犹如气球满了,爆发出来了。

三、方法

1、学校去了解清楚具体状况。

2、调整心态,控制情绪,给孩子心里安慰和鼓励,家长自己就要先做表率作用,不焦虑,让孩子感到踏实,有人理解他。

3、孩子如果成绩本来很优秀,说明他没什么问题,只是一时间的不适应,抗压下,也能过去,要跟孩子好好沟通。

4、如果压力过大,调整不来,那么想办法还是回到原来的班级,适合孩子的环境是最好的,帮助孩子重拾信心,那是最重要的。

总之,把情绪调整好,让孩子回归原来的学习状态,有着自己的信心,能够稳定发挥,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那才是最重要的。




请帮帮我。昨天孩子打电话回来说学不会数学,看着周围的同学蹭蹭地做题速度,自己一节课居然做不出一道题来,急得把学习资料扔垃圾桶了。明天我将去学校面对孩子,我该怎么劝孩子啊?

孩子的智商绝对优秀,上次数学考了139分。

孩子性格有些内向。又是才分了班。和新环境有关吗?




数学考139分高分,孩子居然说自己学不会数学,突然说不想学了,这叫只能考80分、90分学生情何以堪啊。做家长千万不要盲目瞎急乱来。这是孩子长时间绷得太紧了的缘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些体验:手里拎着东西走长时间的路,会觉得手里原来不重的东西越来越重,恨不得处理掉。爬一座山,最难的是快到山顶的那段路。这些道理你孩子这么聪明一定懂,所以,家有高考生的家长朋友们,我是讲给你们听的。高三学子长时间处于高压态势下,绷得太紧,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做父母的要帮助孩子学会恰当放松。最近,本校有个高三男生其行为举止就非常奇葩:他居然开始像一个女的那样描眉画眼涂口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数学   孩子   厌学   焦虑   班级   情绪   家长   父母   昨天   成绩   压力   原因   努力   同学   老师   优秀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