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需要多喝水?

左氧氟沙星由于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不需要皮试,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加之其对导致呼吸系统感染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抗菌活性强,并且在肺组织分布浓度比较高,所以也称之为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临床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1)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发作。(2)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包括脓肿、蜂窝织炎、疖、脓疱病、脓皮病、伤口感染)、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3)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复杂性尿路感染、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4)吸入性炭疽(暴露后)。(5)肠道感染、旅行腹泻。

左氧氟沙星的代谢量极低,主要以原形药物随尿液排泄。口服给药后,约87%的药物在48小时内以原形药物随尿液排泄,少于4%的药物在72小时内随粪便排泄。少于5%的药物以去甲基代谢产物及N-氧化代谢产物的形式随尿液排泄。正是由于左氧氟沙星主要经尿路排泄,所以服用左氧氟沙星之后,应该尽量多饮水,避免尿中药物浓度过高形成结晶。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临床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主要通过抑制拓朴异构酶Ⅳ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 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从而发挥抗菌作用,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杀菌,作用时间长,组织渗透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由于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常见病原菌抗菌活性强,在呼吸道浓度高,因此又被称“呼吸喹诺酮”,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扁桃体炎、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呼吸系统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盆腔炎、附件炎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感染性肠炎、痢疾、伤寒及副伤寒等肠道感染以及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皮下脓肿等皮肤软组织感染。

盐酸左氧氟沙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便秘、失眠、头痛、头晕等,导致停药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而肌腱炎、肌腱断裂、重症肌无力恶化、超敏反应、周围神经病、肝毒性、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血糖紊乱、光敏感性或光毒性 、QT间期延长、惊厥、中毒性精神病等严重不良反应非常罕见,一旦发生,可致残或致命,如果在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期间出现上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体内几乎全部以原型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泄,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可析出结晶,从而引起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大剂量服用或尿液pH值在7以上时,可显著增加结晶尿的风险,因此,为避免发生结晶尿,在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期间宜多饮水,保证每天应饮水量至少为1.5-2L,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此外,还应避免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枸橼酸盐、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能够碱化尿液的药物。

总之,盐酸左氧氟沙星是目前临床上使用广泛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常见恶心、腹泻、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是导致停药的主要原因,由于盐酸左氧氟沙星在体内主要以原形由尿中排出,容易引起结晶尿,因此,在服用期间,需要多喝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还应避免同时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

参考文献: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氧氟沙星   盐酸   尿液   支气管炎   呼吸系统   肠道   原形   复杂性   肺炎   毒性   浓度   结晶   活性   药物   皮肤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