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

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众多,其中影响范围最广的山脉,当属秦岭。

它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是众多的山脉连成的庞大狭长地带。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改变了我国大陆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南北差异”,比如气候温度、文化、动植物,地形,河流等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我国最伟大的山脉,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秦岭

秦岭位于我国大陆的正中心位置 ,是横亘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穿越陕西,东至河南省。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高大巍峨,气势磅礴。其主体位于陕西省中南部。我们熟悉的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等著名的山系都属于秦岭山脉。

众所周知,秦岭与东部的淮河共同勾勒出了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这是由于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秦岭就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南北方向的气流,导致秦岭的南北侧出现显著的气候差异。

南北气候差异

秦岭北侧属于暖温带气候,冬季寒冷干燥;秦岭南侧属于亚热带气候,降水充沛,常年温暖湿润。

因此,秦岭-淮河线也是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中段的主峰太白山,高度为海拔3771.2米,这样的高度在冬季可以抵挡来自北方的寒流南下,所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大多保持在0℃以上。而冷空气被阻滞在秦岭以北地区,造成北方温度降低,1月份的平均温度降到0℃以下,河流冻结成冰。

在夏季的时候,秦岭又能抵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北上进入西北地区。而且秦岭南坡相对来说比较平缓,这使得南方温暖潮湿的气流在此处缓慢上升,从而形成降雨。这也是夏季南方降水量多的原因,南方全年降水普遍超过800mm。

秦岭北连黄土高原,南接四川盆地,正是因为有秦岭的阻挡,邻近的四川盆地,才与黄土高原的气候有着天壤之别,才令我国有着南雨北雪,南船北马的景象。

农业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一山之隔,北方人一般喜欢吃馒头,南方人则喜欢吃大米。这也不是来由的。同样在因为秦岭造成的气候差异,秦岭南北两侧农作物的生长也有所不同。因此,秦岭也是我国农业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两熟到三熟。

秦岭动植物

秦岭也是我国物种最多的动植物基因宝库,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等珍贵物种也生活与此。植被秦岭以北以温带落叶林、针叶林等为主,秦岭以南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长江黄河分水岭

“秦岭—淮河”一线,也是长江与黄河流域的重要分水岭。秦岭北坡的河流小,含沙量大,都流入黄河水系,有结冰期;而南坡的河流大,含沙量小,也几乎都流入长江水系。

南水北调

如今的秦岭又肩负起南水北调工程的重任。以秦岭为源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逐渐缓解了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等省市的供水问题,大约有6000万人受益,喝着,用着来自秦岭的水。南水北调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这座古老而宏大的山脉也是华夏文明诞生的基础,它的存在对人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感谢大自然对我们丰厚的馈赠。




广义上的秦岭是指西起昆仑东至大别山那一块狭长的山脉,在地理上有重要的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是一座怎样的山?它不是一座山,而是众多的山脉连成的狭长一片。秦岭被尊为华夏的龙脉,在秦朝之前也被称为昆仑,有万山之祖的美誉。

秦岭从西到东绵延1600余公里,有众多的植物、动物,单单中草药的种类就有1119余种,秦岭之中木本植物1000余种,常绿阔叶木本植物177余种,还有众多的珍稀植物,身处秦岭之中,林密溪流众多,还有野生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动物种类中,脊椎动物642种,野生保护动物80余种,鸟类300余种,可谓是动植物王国。

秦岭是如何形成的?

秦岭是我国大陆上的中央山脉,古代诗人曾写了无数首关于它的诗句,比较著名的有白居易的“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有李白的“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秦岭的形成与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板块运动有关,分别是发生于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以及发生于三叠纪至早侏罗纪之间的印支运动,板块之间的碰撞促使秦岭所在位置的隆起。秦岭原先是海洋,经历了数亿年的地质演化过程,自晚中新世以后开始了快速的隆升阶段,成为了如今雄踞我国中部的庞大山脉群。其主峰(最高峰)是太白山,海拔3771米,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秦岭的历史文化底蕴

既然关于秦岭的古诗词那么多,那就说明秦岭在古代文化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那么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秦岭的故事呢?

秦朝自秦岭武关出,遂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秦岭,出奇兵击溃楚军,帮助刘邦建立了绵延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明末李自成兵败潼关之后,手下只有不到百人,于是退入秦岭之中休养生息,仅一年余,便拥有万余众,之后出秦岭,沿路吸纳饥民,扩充队伍攻下洛阳,不久之后便有数十万之众,为之后攻下长安建立大顺政权奠定了基础。历史上周王朝兴起于秦岭北麓,秦王朝也是建都于秦岭北麓的咸阳。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后病逝于秦岭五丈原。

秦岭地形复杂,有山有水,是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在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王朝更迭都与秦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秦岭中的风景名胜

山高水长、云雾缭绕,有翠华山的天池,有太白山的大爷海,有青峰山上的瀑布,有华山上的玉泉,有秦岭七十二峪,然而并不是说只有七十二个,七十二在这里只是形容“多”的意思,实际上远超七十二个。有五丈原、白鹿原等等。

秦岭到底是怎样的山,它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历史文化名山,是万山之祖,是华夏龙脉。




秦岭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

关于秦岭,在古人的诗词中就描绘的很有诗情画意,如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可见一斑。

《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名篇,它是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的描述,于诗情画意之中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首诗的大意为:静谧无声的山林在一场新雨之后,夜晚丝丝凉意使人感到仿佛初秋已到。皎洁的月光穿过松隙洒向林间,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地流动。竹林中的喧嚣原来是洗衣归来的姑娘,荷叶轻轻晃动则是轻舟泛起的水波所致。春天的芳菲就让它消歇,王孙自然可以在山林中久留。

秦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秦岭仅仅是指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而广义的秦岭则是指东西走向横贯中国中部长约1600多千米的山脉。广义的秦岭作为中国文化与中国生态的一张靓丽名片,她在历史传承、生态效益等众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被称为“中华脊梁”、“中华龙脉”、“中国生态命门”等。

从地理意义上来讲,秦岭、淮河一线共同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处于这一线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等均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变化。

由于秦岭山地对气流运动的阻滞作用,一方面使得夏季暖湿气流不易向西北推进,另一方面削弱了冬季干冷空气对中部及东南地区的影响,因此秦岭成为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我国一月份0°C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等重叠,同时也是我国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总之,秦岭峰峦叠嶂,环境优美,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她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守护好这座绿水青山!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众多。其中,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山脉、昆仑山山脉、祁连山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山脉等等;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小兴安岭山脉、太行山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山脉、南岭山脉等等。而我国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山脉——秦岭,属于我国“三横”系列山脉之一,即昆仑山山脉——秦岭山脉,当然秦岭和南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相隔千里。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秦岭的地理位置及特殊意义。

秦岭别称“南山”,“终南”等,东西走向,长度1600多千米,南北宽度100多公里,西起甘肃省,东至河南省,途径甘肃省、四川省、陕西省、河南省等几省。秦岭分三段:西段秦岭,中段终南山,东段蓝田等。古有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诗句,“终南阳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描述秦岭的秀美山色,寓意深远。


秦岭在我国地理位置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与淮河勾勒出一条东西走向分界线,秦岭的南北差异显著,比如温度、气候、文化、植被、土壤、矿产、河流等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线;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水田农业与旱地农业的分界线;是一年两熟或三熟分界线;是一月份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又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等。古时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写到“桔生淮南则为橘,生於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充分说明了秦岭南北巨大的环境差异。

秦岭一线,有着极为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面积广阔,气势壮观,巍然屹立。秦岭东西走向,对南北气流影响作用明显,它就像“屏障”一样阻止了冬季寒冷空气的南下,拦截了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体现了秦岭位置的特殊性。古人有“把秦岭比作炎黄子孙的父亲山,把黄河比作华夏儿女的母亲河”的说法,秦岭被称为中华大地的“龙脉”,养育了炎黄子孙的秀丽之地。


谢谢阅读。




一株株史前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在这里结出红果,与秦岭相恋了800多万年的活化石大熊猫在这里悠闲的散步,成群的金色的金丝猴在高大的树木之间跳跃,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在沼泽地里翩翩起舞,古时候有万山之祖美誉的秦岭,不光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中华物种的基因宝库,更是咱们华夏文明的龙脉,这片众多山脉连接成的狭长区域,拥有着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辉煌与神秘!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神秘又漂亮的雄伟大山—秦岭!

一,风光秀丽,丰富多彩的秦岭

4亿年前,沧海变桑田,随着地球构造运动的展开,秦岭开始隆起为陆地,渐渐变成一座绵延中国中部长达1600多千米,南北宽100多公里的山脉,广义上认为横跨中国的甘肃、陕西、河南三省!

秦岭分为三段:西段秦岭,中段终南山,东段蓝田!这里峰峦叠嶂,有着山高林密的太白山主峰,奇峰突兀的险峻华山,洞天福地的终南山等等五十余座风光秀丽的大山!这里草木众多,有中草药1119余种,木本植物1000余种,常绿阔叶木本植物177余种,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97以上!这里溪流众多,有着黄河的最大一级支流渭河,长江的最大一级支流汉江,涵养着巨大的水源,是名副其实的的“中央水塔”!

并且由于秦岭的特殊性,它与淮河一起组成了我国800毫米的降水量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等等,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我们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而正是这条线不仅造就了秦岭自然生态环境的丰富多彩与奇妙,山北下雪,山南不下雪,山北叶落,山南才叶黄。更是造就了不同的地理风貌,产生了不同的民风民俗!

二,动植物的天堂,基因的宝库!

秦岭,这片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真正原始森林的地方,西起甘肃,东至淮阳,占地面积55000平方公里,面积广阔,高山与植被林立,气势恢宏,云雾缭绕,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这里不光有着世界没有的中华国宝野生大熊猫,也有着刺猬、野猪、报春花等各种各样的常见野生动植物,是中华的动植物基因宝库!

01,野生大熊猫!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800万年的活化石国宝大熊猫,除了四川有,秦岭深处也是有不少的,而且还是很有特色的野生大熊猫!因为据相关研究表明,秦岭大熊猫与其它山系的大熊猫因为在地理上隔绝已经超过1.2万年,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面达到了亚种之间的差异水平!亚种也就是说种内占据不同地理分布区、互不重叠、生殖隔离不完善并具有一定形态差异的生物类群。所以说,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还是有点不同的,是属于两个不同的亚种。并且秦岭还有棕白体色大熊猫出没呢!

02,金丝猴!素有猴王之称的稀有的金丝猴也在秦岭的高山上来回跳跃,它们是这里最美的精灵,一身金色如丝的长长毛发,细密柔软,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分外夺目!金丝猴是群居动物,常常几百只或者几十只住在一起,由最强壮的猴王发号施令,保卫猴群,而猴王也因此享有一夫多妻的特权!并且,金丝猴还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非常的重感情,特别是母金丝猴,它们的爱简直就是无私的,因为据秦岭当地老人的说法,母金丝猴基本上无论怎么受惊都是不会丢下小猴独自逃跑的,如果实在走投无路了,它也会急忙推开幼崽,牺牲自己为小猴争取一把生的希望!

03,朱鹮!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也在这里翩翩起舞,秦岭成了它们最喜欢的家园!因为曾几何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野生朱鹮只在秦岭的南麓剩下7只,后来经过人工繁殖培养以及对秦岭地区朱鹮喜欢的野生栖息地进行保护还原,现在才已经扩展到了5000余只,其中我国陕西境内就有4100余只。

04,红豆杉!当然,秦岭不光有这么多稀有的动物,秦岭也是有很多稀有的植物的!红豆杉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的史前植物,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它那一串串红色的果实是不是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呢!底部的黑色的种脐就好像历史长廊的通道,另一边是否连接了250万年以前!

三,悠久的人文历史!

八百里秦川风调雨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做为黄河流域文明与长江流域文明的中间地带,周王朝兴起于秦岭北麓;秦朝从这里崛起,发展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并建都于秦岭北麓的咸阳;韩信在这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奇兵击溃楚军,帮助刘邦建立了绵延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唐王朝建都于受秦岭滋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长安,并把秦岭当做佛教、隐士文化的圣地!

秦岭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溪水潺潺,一片郁郁葱葱,风水极佳,是正宗的“中华龙脉”。在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的兴起与更迭都与秦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秦岭见证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悲欢离合,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一次又一次衰败与崛起,见证了中华民族顽强不熄的精神。亦然也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与情感!

总之,秦岭就是这样的一座山,一座风景秀丽,不光能欣赏到山之宏伟壮观,也能欣赏到水之清秀柔美,华山之险峻陡峭,还有高山林海草甸之奇特绝美!当然还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厚重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见证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秦岭是一个美丽又充满历史感的神秘的地方,你一定会喜它的!




在各种小说中,秦岭总是充满神秘的地方,南派三叔在《盗墓笔记》中写了秦岭神树,古代传说中神农尝百草也发生在秦岭一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把秦岭当做是“龙脉”所在地。

那么,这座充满着神秘气息的秦岭,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山呢?

秦岭

从地理位置来看,秦岭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和淮河一起被称为“南北方”分界线。

秦岭并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一座山脉,东部以丹江河谷为界,西部以嘉陵江为线(也有其他的说法)。

秦岭被称为中华文明的龙脉,在古代为兵家必经之地,这是因为秦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颇有“一股当关万夫莫开”的局势。

秦岭的形成和地质运动有关,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有一个炙热的地心,地心温度向上传递时,会遇到冰冷的岩石层导致温度下降,因此地球内部会形成热对流。

在热对流的作用下,地壳之间会发生板块漂移,如果两个密度、厚度大小都差不多的板块由于热对流的作用逐渐靠近、挤压,那么该地区的地势将会被抬升,但是在抬升的过程中,上层的地质又会因承受不住上方的重量而坍塌,由此形成了褶皱山脉,秦岭就是这样形成的。

秦岭:800毫米降雨量分界线

由于地势运动抬高了秦岭的海拔,所以秦岭会阻滞地球的气流。

我们知道,在炎热的夏季时,陆地会形成低气压,而海洋着形成高气压,因此形成气流,气流从高压的海洋地区流向低压的陆地。

等到冬季时,由于陆地温度比海洋更低,因此陆地会形成高气压,而海洋形成低气压,此时的气流会从陆地流向海洋。

由于海洋地区携带的水汽较多,所以当海洋的水汽流向陆地时,会给陆地带来大量的降雨,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夏季多雨的原因。

但是,由于秦岭山脉的存在会阻碍海洋气流继续北入,因此秦岭以北地区降雨较少,秦岭以南地区降雨较多,由此形成我国南北降雨量分界线。

当冬季时,来自高压地区地区会向低压地区吹来寒风,比如:西伯利亚地区的寒流。

从西伯利亚吹向我国的寒流经过的地区大多是陆地,而陆地上水分有限,因此寒流携带的水汽较少,很少会导致降雨,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冬季降雨较少的原因。

当西伯利亚寒流吹来时,由于秦岭的阻滞作用,所以寒流很难穿越秦岭到达秦岭以南地区,因此我国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偏高,而北方地区气温偏低。

所以,秦岭以及淮河也被称为“南北方分界线”。

秦岭的生物

由于秦岭气候的变化较大,地势较高,以及南北坡的降雨差异大,所以这里的植物差异非常大。

秦岭以南地区由于气候温暖,降雨量较多,所以这里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秦岭的北坡由于冬季气候较低,河流会冻结,因此这里的植物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再者,秦岭地势较高,不同的海拔会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比如:山林灌木地带以及针叶林带。

植物的丰富,造成了很多动物都可以在秦岭找到适宜自己的环境。比如:金丝猴、大熊猫等生活在秦岭的南端较为温暖的地区,黄鼠和白股阔蝠生活在秦岭的北段较为寒冷的地区。

再者,由于秦岭属于褶皱山脉,交通不便,所以这里的人口稀少,自然环境保存较好,许多野生动物可以在此栖息,比如:豪猪、领养、云猫,以及最近新发现的野生云豹。

除此之外,秦岭还拥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雉鸡类种群,各种名贵动植物更是数不胜数。因此,秦岭又被称为动植物基因库。

总结

中国山脉这么多,但只有秦岭被称为“中华龙脉”有一部分是因为文化因素,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秦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1月气温0摄氏度分界线,也是800毫米降雨量分界线。

由于温度和降雨量的不同,所以秦岭南北地区的植物与动物资源异常丰富,其中有很多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也因此秦岭被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人称之为“中华龙脉”。




秦岭,一座历史文化上的名山,被人们尊称为华夏龙脉。在地理课上,老师这样讲:“秦岭-淮河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南北方的分界线,也就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在中国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


因此,“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在中国古代,众多山脉的祖宗都是昆仑山,因此,秦岭也被称为昆仑山,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这座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的山才被冠以秦岭至今。在陕西境内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


秦岭横亘于我国大陆版图正中心部位。

秦岭有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之分。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商洛地区,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跨越甘、陕、鄂、豫、皖等省,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高大巍峨,气势磅礴,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秦岭”名字的由来,主要还是被归咎于秦人和秦帝国的威名之上。司马迁在《史记》中有着“秦岭,天下之大阻”。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如果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么,秦岭就是我们的父亲山。


“不去秦岭,你是听说;去了秦岭,你是感受;经历秦岭,你就是神秘。”

巍峨的秦岭中国东部第一高峰太白峰、“天下第一福地”的终南山、“天下第一险”的华山等众多山让人称奇的仙山胜景。

1、大陆东部第一高——太白山

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和眉县。



2、仙都——终南山

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又名太乙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3、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华山有“华夏之根”的称谓。





秦岭四宝: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和羚牛。

大熊猫

金丝猴

羚牛

朱鹮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实李白同志所说的蜀道在四川只占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还是指的秦岭。当时由长安到蜀中,最艰难的还是难以逾越的秦岭。因此,古代穿越秦岭就有以下的几条著名的古道。

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陈仓道、蓝武道、库谷道、义谷道、锡谷道等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时所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两句。意思是:(回顾长安)云彩横出于南山(终南山),我的家乡又在哪里呢?

让韩愈难舍乡愁之情的南山就位于今天的秦岭一带。

相信大多数人对秦岭并不陌生,它与淮河一道是我国地理南北的重要分界线。

而从“风水”角度来看,它又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龙脉。

我们现在常说的秦岭从地理上来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上的秦岭,西起甘肃省临潭县白石山,向东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又分为三支,北为崤山,中为熊耳山,南为伏牛山,东西绵延长达1600多公里,是横贯在中国中部的一条巨大山脉。

狭义上的秦岭,则仅指今天陕西省的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其东始于灞河与丹江河谷,西到嘉陵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这句话形容秦岭地区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山川恰如其分。

秦岭是横卧在我国中部的一道天然屏障。它像一堵墙,既在冬季阻止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又在夏季拦截了来自东南沿海季风的北上。

由于秦岭的存在,使得岭南和岭北的温度、气候均出现明显差异。岭北属于暖温带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而岭南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潮湿。

秦岭—淮河也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的界线。

这种气候差异也造成岭南岭北农业生产有很大不同,由此秦岭也是我国旱地与水田地区的分界线。岭北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而岭南则是以水稻为主。

由于秦岭的阻隔,不仅南北气候有着巨大差异,人文景观和生活习惯亦是如此。“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一说法就是来源于秦岭—淮河的分界。

此外,秦岭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分水岭。秦岭北河流小,含沙量大,有结冰期;秦岭南,河流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走进秦岭,如同进入一个仙境。远出高山云雾缭绕,近处河流潺潺,水汽弥漫。

秦岭物产丰盈,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林木种类繁多,其也是各类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我们熟悉的朱鹮、野生大熊猫等。

峻岭登临最上层,飞埃漠漠草稜稜。 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几废兴。 红树青烟秦祖陇,黄茅白苇汉家陵。 因思马上昌黎伯,回首云横泪湿膺。
——南宋诗人汪元量《秦岭》

秦岭不仅在中国地理上有着特殊作用,它对于中国历史走向亦是影响深远。秦岭南北的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是缔造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均发生于此。因为有秦岭的气候屏障和丰富水源滋养,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

忆往昔,西周在这里灭商建国;秦朝从这里崛起,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西汉王朝在此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唐王朝在此威震八方。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

据统计,前后有13个封建王朝在秦岭一带建国立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从李白的《蜀道难》到白居易的《长恨歌》,历代迁客骚人曾多次在此驻留。面对秦陵的雄浑与神奇,他们即兴挥毫泼墨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

一座山可以影响一大片区域气候,影响到动植物的种类、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起伏,在中国所有山脉当中仅有秦岭可以做到!


故秦岭已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种厚重历史文化传承。

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是一块龙兴之地,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根之所在地!

现今秦岭又承担起了南水北调的重任。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巨大生态宝库,秦岭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




秦岭号称华夏文明的龙脉,同时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他屹立在中国大版图的中央,西起昆仑,中间经甘肃、陕西,东至鄂豫皖,她俨然一条巨龙。他宛若父亲般威严、刚毅,博大、包容,虚怀若谷,傲视群雄。

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秦岭把大中国分成南方、北方,中国南北方气候的不同据说也是由秦岭决定的。

秦岭植被良好,动植物丰富,秦岭有珍稀动物大熊猫、茱萸、金丝猴、羚羊等珍稀动物;秦岭南北植物丰富,号称生物和植物之库,中药材也极其丰富。

秦岭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五岳之一的华山、中国内陆最高的太白山、终南山、都是秦岭山中的山峰。

秦岭是当今被污染较少的为数不多的一片净土,秦岭是中国大陆腹地仅存的“绿肺”,秦岭是我们的大氧吧,是我们的会客厅,也是我们户外活动和锻炼的场所。





从地理学角度讲,秦岭准确的称呼更应该是“山脉”,秦岭不像城市当中某一座山体公园,而是连绵四五百公里的大型山脉。此外,秦岭更是我国南北方天然的分界线,所以秦岭南北更是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从地质构造上讲,秦岭属于褶皱断层山,在4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当时的规模并没有当前这么大,高度也没有当前这么高。秦岭最先隆起的区域是北部,而南部那还是广阔海洋,又过了2亿年左右到了晚古生代,因为地壳运动,我国天山、祁连山、秦岭、大龄安岭等逐渐隆起,又过了四千万年,因为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最终秦岭形成了当前规模。秦岭在封建时期,是朝代战争中的一个天然屏障线,我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能够在关中盆地崛起,秦岭屏障作用很大。另外,巴蜀地区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这其中也绝对包含四川北部的秦岭。蜀中地区一年四季气候温润,平均温度高于同纬度的其他省份,秦岭的作用功不可没,连绵四百多公里的横亘,最大限度为蜀中地区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除了地质构造以及战争屏障以外,秦岭当前在我国最特别的意义便是南北方的分界线,其中不仅包含有气候上的分界,也包含有降雨、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基本上只要跨过秦岭,就能相应的来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不同的流域种植的经济农作物就发生了巨大改变,关中、陕北的面食独具一格,而蜀中的川菜更是风靡天下。所以秦岭除了是一座山脉以外,更是我国最具意义的文化标志之一。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秦岭   太白山   黄河流域   淮河   山脉   华山   金丝猴   华夏   分界线   大熊猫   动植物   中国   气候   我国   地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