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100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在现在值多少人民币?

清代跨度很长,从1644年到1912年灭亡,历经了268年。这期间,白银的购买力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我们可以从一些文献,甚至文学作品中一窥清朝白银的购买力。

康乾盛世年间,每升最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多文钱(1两银子等于1000文)。根据《清会典》记载,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康熙到乾隆年间能买150斤最优质的大米。现在优质大米——以东北大米为例,批发价在4元/斤左右。那么,1两白银折合现在600元左右,购买力是相当可以的。

《大清会典则例》有记载,亲王岁俸银一万两,郡王岁俸银五千两,贝勒岁俸银2500两,贝子岁俸银1300两。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

六部尚书属于从一品,一年的俸禄是180两,可以购买2.7万斤优质大米,折合现在人民币10.8万元。对比于现在的正部级,这个收入不高。

100万两白银可以买到什么?在李鸿章经营北洋水师时,很多从英国或者德国购买回来的军舰,一艘价格还不用100万两。比如有邓世昌任管带的致远号巡洋舰,价格为84.5万两白银。致远号巡洋舰排水量为2300吨,现在只属于轻型护卫舰级别。这种级别的军舰,现在的造价在10亿元以上。

100万两的购买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相当于现在的5亿元以上。




我刚才专门去查了一下,得知今天的白银价值大概在每克4块钱左右徘徊。

如果按照清朝一两相当于现如今37克计算,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清朝的一两白银在现如今价值140块人民币、一百万白银在现如今价值1亿4000万人民币的结果。


当然,这种白银的价值换算并不准确,因为清朝时期的白银储量并没有现在这么庞大,所以那个时期的白银价值自然要比现如今的白银价值高很多。

国家年税收换算

接下来,我们还得看一下其他方面对比出来的价值。

如果从税收对比来说的话,清朝的白银价值会翻升很多倍。

在清朝中早期的时候,清朝一年的国家税收大概在5000多万两白银到8000多万的白银左右徘徊,在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清朝的国家税收则提升到了一年上亿两白银的数值。

而根据已经统计出来的数据,我们可知2018年的国家税收是我们现如今所知道最高的,数额高达15万亿元人民币,

如果用清朝最高的1亿两白银税收和我们现如今最高的年税收相比,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值,那就是清朝的一两白银相当于我们现如今的15万人民币。

当然,这个数值未免太过于夸张,并不符合历史现状。

房价换算

因此,往下我们可以再看看房价方面的对比。

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清朝有一套14间房院子总共卖了600两白银价格的案例。

虽然说这套院子并不是最标准的四合院,但是其面积、规格都要比普通的四合院大上不少,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其来替代普通的四合院换算。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价格和现如今北京四合院最低2000万的价值换算,那么可以算出清朝100万两白银最低能抵现如今的300多亿人民币,而再继续换算下去的话,可以算出清朝的一两大概相当于现在今天的3万多人民币。

米价换算

不过,稍微懂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数值和上面所说到的年税收换算一样不切实际,因此我们最后就用大家比较认可的米价来换算一下清朝100万两白银的价值。

按照一些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一两白银可以在清朝时期买100斤到150斤左右的大米。

如果按照现如今一斤大米最低两块人民币的售价来换算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清朝的一两白银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两百到三百块人民币、清朝的100万两白银大概相当于现如今的2亿到3亿人民币。




清代白银如何折算成人民币

即使是在两个相隔很远的时期里,在购买等量劳动的可能性方面,等量谷物似乎都比等量金银或其他货物大。因此,在两个相隔很远的时期里,等量谷物保持相同真实价格的可能性更大。—《国富论》

于是要将白银换算为现在的货币就要以谷物粮食为媒介,按照相同的粮食在古代可以换得的白银和现在所能交换的人民币即可得到白银与人民币的比率。

一百万两白银能值多少人民币

康乾盛世时,一升大米价格在10文上下,一两银子是1000文,

而按照《清会典》的记载,当时的一升大概等于现在的1.5斤左右,这样算下来一百万两白银在清朝能得大米15000万斤。

现在的米价则是5.5元每斤差不多,15000万斤大米就需要人民币8.25亿元。

综上所述,100万两白银在现在能值人民币8.25亿。

如何评价

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遍地”都是亿万富翁的今天数亿的资产也许并不显眼,在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人面前就更显得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100万两在当时那可是一笔大财富,要知道当时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4000万两银子,40个这样的人就能和4万万人口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相等,不可谓不恐怖!

不过这样的人清朝也不是没有,大贪官和珅就是典型的代表。

和珅财富

据《和珅供词》记载,官员查抄和珅府邸的时候收获巨大,感觉他的豪宅简直就是座大宝库:光黄金白银都查抄了数百万两、宝石也有四千多颗、黄金器皿也达五千多件,珍珠更是多的用斗来装,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古玩、房产地契、当铺、银号,看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所言不虚啊!




北洋水师军舰每条100万两,放现在值多少人民币?

现代人对古人的财富状态,实在是理解的很不够。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

100万两白银,放到现在值多少人民币?

不同的参照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一个比较明确的例子是,清朝打造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仅购买军舰花了740万两白银。其中定镇两舰的造价为283万两白银, 致靖两舰的造价为169万两白银, 来经两舰的造价为174万两白银 济远的造价为62万两 平远的造价为52.4万两。

这样的价格贵不贵?关键是你不敢看看如今的中国一条军舰造价多少。镇远舰放现在相当于航空母舰的水平,是最先进的战舰,而如今一艘航母要80亿美元上下。所以,简单来算,100万两白银相当于如今的半艘航母,就是40亿美元,换成人民币是280亿!

当然,不同时期的海军发展是不一样的,用军舰来看,不太合适。

100万两白银,放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清末,绝对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巨款。慈禧太后建设颐和园,总共耗费了800万两白银。如今咱们房地产事业比较发达,造一个颐和园规模的园子,先不说里面的文物字画等软装产品,基本的框架动植物,都不是小数字了。

当然,还有一个维度是,我们看看清朝给列强的赔款。第二次鸦片战争,对英法两国的赔款是1500万两和800万两。如果算上前前后后所有的赔款再带上利息,清政府和他的继承者冥国政府总统赔款了38 亿 8120 万两白银。

建设一个强大的海军,也不过就是1000万两白银,可是赔款的话,这点钱连利息都差远了。清政府确实不会算账。

反观英法日等侵路者,付出的军费和赔偿相比,简直都太少了。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总的军费开支是17万英镑,相当于119万两白银。

100万两白银在1840年足以发动一场战争,逼迫一个数亿人口大国割地赔款。你想一下,这100万两白银,放在现在相当于多少钱?100亿?10000亿?

更宏观的一个尺度是,清朝的财政收入,康熙年间是3000万,乾隆年间5000万,到了慈禧统治时期达到了1亿。1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朝财政最多时的100分之一。放到现在,即便是印度财政的100分之一,也不少。2017年,印度财政预算是3200万亿美元,不到我国的十分之一。

如果晚清政府与印度相当,那当时的100万两白银,放到现在相当于32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200亿。

总体上,还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是宏观尺度的比较,如果去看微观尺度,你会发现100万两白银可能价值更大。

现在,我们已经完全消除了饥饿,所以粮食价格长期维持低价,即便是这样来算,5元一斤的大米,放在清朝值多少钱?历史学家给出结论是120斤大米平均价为1.62两,每斤大米算0.01两白银。这样看,一两白银也就是500元,100万两5亿元人民币。

这种比较方法,是最不负责任的。与其这样比,还不如直接说100万两白银直接融化了换钱。清朝一两是31.25克,一克价格4元那就是120多元,100万两才1.2亿!

这种换算方式,根本无法理解当时清朝人的生活状况。

乾隆年间河南唐河县的吕魁元给当地郑天禄家做长工,工钱为一年2500文,为2.5两银子。一个壮劳力,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放在现在怎么也得5到10万吧!我们以5万最低价来计算,一两白银就2万元。100万两就是200亿!

总的来说,不管是以工资水平,还是财政水平,军舰价格多个方面来看,清朝的100万两白银,都相当于200亿人民币。

那些认为100万两白银只相当于5亿甚至更低的人,根本不理解清朝人对100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

100万两白银,在古代,绝对只能是国家财政、皇家消费才能涉及的超高数字。说句难听的,明朝和清朝当初灭亡,但凡有100万两白银,都能救回来一条命!




白银在清代作为货币大量流通,古代中国白银比较稀缺,所以其价值是很高的,自然而然购买力也是很可观的。别说100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就是100两也够清代一个普通农家生活50年所需的费用。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清代100万两白银到底购买力如何,能兑换多少人民币?

我们先看一下清代100万两白银的购买力

清代市面上流通的白银主要有碎银、银锭和银元三种,其中碎银和银锭为清代自产,而银元由于工艺复杂一般是外来。清代一两纹银的重量为37.3克,其含银量为93.5%,大约为34.9克,纯度还是很高的。

清乾隆时期,一个七品公务员的年薪为90两白银,而当时新街口附近的房子约为85两白银,也就是说此时的100万两白银可购买11800套北京新街口的房子。七品官省吃俭用两年可买一套北京房子,乾隆时白银的购买力确实很高。

清道光年间,200两白银可在北京可以买到一套四合院。如果在四合院再加盖客房、门楼各一间,书房、板房各三间,总消费额为350两白银。100万两白银在道光时期可以购买2817套这样的北京四合院,此时的白银购买力依然很猛。

清光绪年间,一两白银在北京可买到100多斤大米,或者可以买到400多个鸡蛋,又或者可以在北京市区租一套占地半亩的四合院。清末时期,一两白银等于制钱3000多文,一斤猪肉约20文钱,一亩良田约7两银子。

因此,白银在清代的购买力是很厉害的,10两以上就算大数额。乾隆年间清朝一年的全部收入是约5000万两白银,100万两白银相当于乾隆一年国库收入的五十分之一,其购买力之高可见一斑。

我们再来看一下清代100万两白银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清白银兑换人民币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但好多都不能正常的反映出清代白银的真正价值。其中用粮食作为中间物来换算,这种方法本身还是很合理的。现代农业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已与清代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应该参照粮食自给率不高的国家的粮价来作中间交换物。

我们就用日本的粮价作参考,2018年日本的米价约为500日元每公斤,按照现在日元汇率折合人民币为30.5元,所以每斤日本大米的价格约为15元人民币。而清朝光绪年间一两白银大约能买100斤大米,因此清代一两白银约合人民币1500元。有很多其它方式换算出来的结果为二三百元人民币,这是严重低估了清代白银的价值。

依照上述算法,清代100万两白银能换算的人民币为:1000000×1500=1500000000元。15亿人民币,其实也不惊讶。如果用房产作为中间物来计算,结果怎么样?

目前,北京的一套四合院大约值2亿人民币左右,这个估价应该算是很低的。前面我们说过了,清代100万两白银在当时可买2800多套北京的四合院,那么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00000000×2800=560000000000元。5600亿人民币,这个结果怎么样?我认为这样的结果才能与清代国库年收入的五十分之一相匹配。

综上所述,清代100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在当时是很强大的。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也是很可观的,我们不能低估清代100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及价值。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清朝的10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首先我们从银价直接来看:

按照传统说法“半斤八两”,一斤等于16两,一两呢就等于37.5克,现在香港也依旧是一两等于37.5克。现在一克白银3块2,37.5克就是120元。

37.5×3.2=120

100万两×120=12000万,也就是1.2亿元。

我们从购买力来看

清朝一石大米2两,荒年4两。一石米就是100斤米,放现在一斤米3块,2两等于300块,一两150块。这样算下了就是1.5亿左右。

从买房来看

历史记载乾隆年间有一个北京内城4间的房子卖75两。四间房算小点20平米一间已经了80平,而且那时候的房子不止这么小,相当于不到一两一平米。现在北京内城房价4万到5万一平。

那100万两,就相当于400亿,每年福布斯排行榜必然榜上有名。

所以这100万两看你怎么花,如果你的先祖从清朝开始投资房产,搞企业,说不定现在并且熬过了列强和战火,那么现在就是家族企业。如果买大米,也是粮食大亨。如果埋起来,现在挖出来如果能古董收藏也会有不错的价格。如果将100万两捐献,可以清朝末年打造一艘强大的舰艇和部队,一艘致远舰造价为70万两。

当然不同时代的金钱兑换,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还要找专业人士来鉴定。红雨这里按自己所知,供大家一乐,切勿当真。

文/红雨说历史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清朝即使从1644年进入北京算起,到1911年溥仪退位,也历时255年,这期间物价波动很大,只能随便列些数字参考下。

清顺治初年,一石米价格是2-3两,清顺治十四年(1657) 一石米价格是0.6-0.7两,到了乾隆三年(1738)一石米的价格是2.6-2.75两,而宗嘉庆时一石米价格是收成好的年景差不多要2两,歉收时大约3两,而饥荒的时候4两。

按照这个价格算,算2.5两一石米吧,根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里的数据,清代一石米大约是156.45市斤,折算下来差不多1两银子60斤米,相当于现在的120-240元吧,取中间数180元,100万两就是1.8亿。

另外考虑到当时其实其他消费比较少,一个农民家庭一年收入不过20两左右,这个100万两的实际购买力就更加惊人了。






清朝276年,货币购买力的变动是非常大的,不同时期应该分开进行对比,就比如三十年钱的一百元和现在一百元,购买力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钱还是比较值钱的,清朝官方给出的白银兑换铜币的比例,一直都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铜币,但是市场上肯定不会按照这个比例来,在康熙年间白银兑换铜钱一般在1200-1400左右,雍正年间基本能维持在1200左右,乾隆年间1200-2000不等,数值越小,波动越小代表货币购买力越稳定。

在康熙皇帝执政期间,一升大米的价格在2-4文钱,优质大米的价格在10文钱,到了灾荒年间,一升大米的价格会涨到6文钱左右,一升大米约现在的1.5斤,现在一斤大米的价格在4元左右,那么一文钱的购买力约1.5元,如果单按粮价来折算,一两银子按1200文钱计算,在康熙年间购买力约1800元,100万两银子约18亿人民币。

康熙年间,一斤猪肉约35文钱,清朝的一斤约600克,现在的1.2斤,最近的猪肉价格约20元一斤,按照猪肉的价格来折算,那么一两银子的购买格约800元钱,一百万两银子约8亿人民币,我们对比购买粮食和猪肉就会发现,同为100万两银子,购买力却有两倍多的差距,这主要还是和社会生产力有关。

我们再以乾隆年间的房价来做比较,乾隆年间,要在北京城刘家胡同买一亩地,建十间房的四合院,花费大约就在200两银子,我们暂且不按照四合院的价格来算,一亩地666个平方米,同样的地段现在房价几乎都在十万一平,如果按这样算下来,一百万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三千多亿人民币。

所以要讨论过去的货币在现在值多少钱,根据不同的物品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如果按照我们日常的生活物品来看,一两银子在康熙年间,购买力约1200元左右,一百万两银子的购买力约12亿元人民币。

清朝时期的通货膨胀也是很厉害的,到了光绪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00-120斤粮食,我们折个中来计算,这个时期按粮食价格计算,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约400元,购买其他物品,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在500元附近,一百万两银子的购买力约5亿人民币。

因此在清朝时期,随着所处年代不同,白银的购买力也不同,在清初,白银的购买力较强,一百万两银子购买力约合12亿人民币,而到了清末,随着货币不断贬值,一百万两白银的购买力约合5亿人民币左右,当然这也得看你买的是什么东西。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些大侠绅士们在客栈吃干抹尽之后,帅气的甩下一锭银子然后扬长而去,其实这是不对的。中国古代银库稀缺,金银这种贵金属通常都是皇帝和贵族哪来用的,市面上难得一见,更不用说哪来流通了,银子作为等价物大规模流通那已经是明朝隆庆开关以后的事情。这个时期由于中国实行银本位,与明清两代做生意的欧洲人正好又在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银矿,这时候中国的银储备才开始足够流通的需求

那么清代白银的购买力如何呢?

首先要明确,清朝国祚近300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这十二个君王在位时期民生各不相同,所以银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康熙到乾隆年间,每升最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多文钱(1两银子等于1000文)。依据《清会典》记载,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康熙到乾隆年间能买150斤最优质的大米。

至于后期,据清朝军机处档案的记载:光绪十五年,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玉米、高粱、谷子三种粮食作为代表计算,均匀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清朝时期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56.45斤。换算下来,光绪年间的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07斤左右的粮食。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由于清朝有200多年的历史,白银的价值也存在着变化,再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如今的一两银子远不如清朝时期的一两银子“值钱”,所以我们也无法准确得出结论清朝的100万两银子能值多少人民币,只能通过参照物来推算出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


以大米作为参照物推导: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流通比较广的货币就是银两和铜钱。但是与现代一样,经济市场必然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问题,大清两百多年历史,银子的价值和购买力也在不断变化着,所以我们就以一个特定的时期:晚清时期来进行计算推导。

以晚清为例,我们将百姓的必需品:大米作为参照物。当时1升大米的价格大约为10文铜钱,而1000文铜钱才相当于1两白银。所以,1两白银能够购买100升大米。当然,如今的大米计量单位为斤,根据史料推测,1升大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5斤,因此,1两白银大概能买150斤大米,而现在的大米是多少钱1斤呢?笔者特意查了一下,由于产地和品牌的原因,也存在着不同的价格,姑且以老百姓在超市购买的米价为准,大概4元一斤。

所以,1两白银=150斤大米×4元/斤=600元人民币。如此,便可以推导100万两白银=6000000000元,即6亿人民币。那么,这个比例合理吗?我们再以其它参照物来推导。

以房价为参照物为推导:

大米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样,在古代房子也是百姓的生存必需品。

以清朝时期的京城为例,人们居住的房子除了通过祖上遗传的方式之外,还可以进行交易购买。在清朝,百姓居住的房子以瓦房为主,而一间80平方米的瓦房大概需要80两白银,所以1两白银在清朝的京城大概能买1平米的地。

而现在的北京一平方米是多少钱呢?由于北京地段较多房价不一,就以海淀地区为例,1平米大概是8万人民币左右。所以,1两白银就相当于8万人民币,而100万两白银呢?这个数字有点吓人:足足800亿。


结语:

通过大米和房价两种不同的参照物推导可以得出,大清100万两银子的购买力在现今由于参照物的原因存在着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诸如白银的价值在改变,以及生产力的不同。因此,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旧时楼台月,坚持原创,欢迎关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购买力   清代   米价   人民币   参照物   现如今   清朝   北京   银子   大米   年间   四合院   时期   价值   价格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