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吗?为什么?

根据以往的地震记录来看,安徽境内破坏性地震一共发生过17次,其中最高纪录是6.25级,而最近的一次破坏性地震记是70年代末期蚌埠5.0级地震。

地震发生概率,与局部地区的地质结构息息相关,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地质断裂带之上,安徽境内也分布有大大小小多条断裂带,其中长度较长的有郯庐断裂带、太和--五河断裂带、宣城--泾县断裂带,宁国--绩溪断裂带,还有环大别山附近的多条小型断裂带较为集中。

比较著名的郯庐断裂带是安徽境内最长的断裂带,基本纵贯全境,从西南部的宿松县开始,跨越了庐江县、肥东县等,一直贯穿到了东北部的泗县、五河县,然后出境继续跨越江苏、山东。这条断裂带上发生过著名的郯城大地震距,不过距今已经350年了,后期都没有表现出特别活跃,只有一些小型地震。

安徽发生地震最多的地区,是环大别山向北推进的这一区域,历史上最大的6.25级地震也位于大别山东北部的霍山县。因为大别山属于大型山脉,隆起时肯定会与周边地质发生结构断层,所以整个大别山区域集中有6条中小型断裂带,但相比于我国西部大型的山脉断裂带来讲,大别山的活动也不是特别剧烈。

整体上安徽境内发生大型地震的概率相对较低,大部分是一些中小型地震,对地表建筑破坏力有限。

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安徽是含有两大地震带区域,分别为华南地震区,华北地震区,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并且在历史上的大小地震都有,我们看下数据就明白了,所以严格的来说,只要存在地震带的区域都可能发生大小不一样的地震,这里面就跟地震活动情况存在关系,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安徽的地震说明,看看为何说,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

安徽主要的地震带

上面我们也说了,安徽主要是位于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的交界部位,在这种较大的地震带之下,还存在一些小地震带,而科学界将这些小地震带主要又分层了四个相对较为活跃的地震带,分别为扬州—铜陵地震带,麻城—常德地震带,郯城—营口地震带、许昌—淮南地震带。所以从这四个地震带的情况来看,跨越的区域还是不少。

当然这里我们得说明下,就算是位于地震带上的区域,如果没有任何的变动情况之下,也是不会发生地震的,所以地震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该地区就会发生地震,稳定性的地震带是不具有极大的影响,这两者没有绝对性的关系。就如全球范围之内,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样的地震,只要板块或者断层带,地震带的活跃程度不高,那么地震也不会发生,或者只会出现极小的地震,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发生了地震。

安徽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吗?为什么?

我们上面也说了,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因为在历史上,我们看到了分出来的4个地震相对较为活跃的区域,出现过比较强的地震。

扬州—铜陵地震带,该地震带是一个比较长的地震带,并且是横跨过个省份,包含了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根据科学记载数据显示,自公元 999 年以来,能够明显记录到的数据是有25 次强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 11 次,所以这个地震带的活跃程度还是不低,而最大的一次地震是6.75级,影响最大的是江苏溧阳地区紧邻安徽的区域,1979年又发生6级地震,所以这个版块较为活跃。

麻城—常德地震带,这个地震带总计来说,要缓和一些,其中在安徽霍山—六安及合肥地区是该带中地震较多的地区,历史上共发生8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的为1917年霍山 6.25 级地震。

郯城—营口地震带,是我国东部活动最强的地震带之一,这个地震带上出现过3次7级-7.9级的地震,还有1次8.5级地震,不过这次地震是发生在临沂,在安徽地带是不具有这么强的,所以相对于安徽来说,郯城—营口地震带的影响不大,但是4级左右的地震还是出现过。

许昌—淮南地震带,这个地震带活跃程度不高,近几十年来,基本上都没有任何的地震发生,相对较近的也就是1979年该带中的固镇又发生5级地震,这就是4个地震带的主要记载情况。

总结

整体上来说,安徽的位置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历史上还是出现过相对较大的地震。但是近几十年来,较大的地震也就基本没有了,所以这说明了这些地震带的活跃程度降低了不少。当然一般来说,在某个区域出现较大地震之后,都会长时间处于平静状态,因为主要的板块区域或者断层带已经处于几乎稳定的模式,所以小地震可以看到,但是大地震并不太可能有。

包括在1月的时候,安徽广德市新杭镇境内出现了一次3.3级地震,不少人也在担心大的地震,中国地震局也说明了,广德发生的地震以孤立性为主,这一次是断裂带——次级断裂带,所以不会发生大的地震,这就是安徽的基本情况。




安徽地处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交界处,历史上大地震不多,但是小地震也不少,总的来说在我国属于地震发生概率中等的省份,大型地震发生概率不大,但是小地震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

安徽地处两大地震区交界处,省内分布多条地震带

从大的尺度来说,安徽位于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两大地震区的交界处,省内分布着多条断裂地震带,分属上述两大地震区。像麻城—常德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属于华南地震区;而许昌—淮南地震带和营口—郯城地震带则属于华北地震区。

安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6级以上大型地震

上图是安徽省主要断裂带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图中红色圆圈越大代表发生过的地震震级越高。其中圆圈最大的六级及以上地震共有三次,分别位于霍山、六安六百安地区和淮河中下游地区。最大的地震为6.25级,有两次,分别是1831年发生的凤台地震和1917发生的霍山地震。一般来说6级以上的地震就属于大型地震了,破坏力较大,这两次地震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畜伤亡和房屋损毁。

安徽大型地震不多,小地震不少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安徽境内虽然地震带分布不少,但是由于避开了核心地震区,历史上大型地震不多,但是仍不能掉以轻心,事实上安徽发生小地震的概率还是挺高的,我们以2017年为例来看一下:

(2017年安徽地震分布)

上图是2017年安徽全省发生的地震分布,同样圆圈越大代表震级越高。2017年,安徽省发生的1.5级以上地震共计25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1级,发生在六安市金寨县。虽然这样的震级很难造成破坏,甚至一些更小的地震我们根本察觉不到,但是小地震频繁意味着地壳内部还是比较活跃的,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精确的预测地震,只能通过概率性进行比较粗放的趋势性推测,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2016年我国制定了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根据这份新图(下图),绿色的安徽东南部地区是地震防御级别较低的小于六度区,东北部及六安、阜阳周边(红色)是地震防御级别最高的七度区,其余黄色区域为六度区。省会合肥市七度区面积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巢湖、庐江等地的多个乡镇由原来的六度区提高到了七度区。

综上:安徽位于两大地震区交界处,省内分布着多条地震带,由于避开了地震核心区,大型地震发生概率不大,但是小地震不少,随着我国地震防御水平的提升,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点击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你我有生以来是不会的。安徽现在最大的地震带是郯庐断裂带所在的地震带,距上一次能量释放还不远,目前不会释放巨大能量的,即发生大型地震的。




有没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首先我们必须知晓地震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地震常发地是板块活跃区,频繁地震必须是板块活动非常频繁。预防地震最好是买个地震探测仪,还有就是建房子打地梁,装修房间可以购一些耐断耐折不易破碎且比较轻的优质材料,修高速垫钢筋连接体。根据上述你自己应该可以知道安徽有没有可能发生地震。




说到这个,安徽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这个美好又美丽的大省并没有处在活跃的断裂带上,历史上震级较大的地震也极少,大多数地震都是来自邻居省份的强震引起的小波动,安徽这个得天独厚的大省,别说地震连水灾旱灾都是很少见,堪称上帝的宠儿也不为过。

安徽简介

安徽人称中国戏曲之乡,其中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民风又纯朴,人杰地灵,也是徽商、徽墨、徽菜、徽戏的发祥地,历史至今帝王将相更是人辈出。

地理位置

安徽省地处我国华东地区,临江近海,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坐拥长江水道,传承海道经济贸易,地势平原、一马平川,横跨淮河、钱塘、长江三大水系。

省内气候四季分明,淮河北区暖温带半湿润,淮河南区亚热带湿润半季节,南北兼容,土地肥沃,主要特点是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更适合农作物生长,万物易生长,使得农民的农作物收入有保障,当地居民安居乐业幸福万家。

安徽的历史地震

据历史记载,安徽省也并非没有过大地震,破坏性较大的震区大分布让一个叫霍山的地区、六安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全部承包,其它地区的小震小晃动,大部分是其它重灾区的省份余震所带来的小影响。

历史记载6级以上地震也就只有3次,最牛的两次地震是1831年9月的凤台地震6.25级和1917年的霍山6.25级地震,据当时的报道还造成了不小的人畜伤亡及房屋损毁情况,其它都是不值一提的小玩意。

据传合肥境内,几百年前也曾发生过两次5级以上地震,地震时,电闪雷鸣,声震九州,由于几百年前古代的房子,相比现代的水泥钢根结构来讲,完全就是一堆豆腐渣工程房,没摇两下就摆平一大片农家土房,按当时的GDP经济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

1954年时的合肥六安也曾发生过小地震,造成部分房屋损坏,合肥邻近20多个县市均有小部分房屋倒塌,波及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

其它地震

而自我懂事以来,只听过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特别是四川这个地震重灾区,似乎每年都要抖一抖,每次地震也不是开玩笑的逗你一下,每震一次都是直接的经济大损失,人员大伤亡。而唐山大地震则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地震。

再说到安徽,这几十年貌似没听到过有什么大地震的报道,连大水灾都少有,地震头条都让四川包揽了,而水灾自然是我广东名列前茅,每年的龙舟水节更被称为台风季,一浪接一浪,直接的经济损失,也是伤疤还没好又来撒把盐。

总体来说, 安徽是个好地方,由于地不处于断裂板块上,面朝长江而不受台风喜爱,真是幸运之极的地区小宠儿,生活在这的人们该有多幸福呢,估计也只有他们知道了。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

安徽位于两大地震区交界处,省内也分布着多条地震带,由于避开的地震核心区,小地震会有不少,大型地震发生的概率不大。




简单点说,安徽地处华南、华北地震区交界地带,本就算得上我国地震带分布稍微比较多的区域之一,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合肥—明港断裂,麻城—常德地震带,总计有4个地震带分布其中。

在科学地震纪录数据之中也可查询到,安徽过去也发生过较大震级的地震,特别是在扬州—铜陵地震带上,仅仅是公元 999 年至今就一共记载了 25 次强震,其中 6 级以上的地震达到了 11 次,所以,不管是地震发生的次数,还是地震的破坏力度都不算很小。

安徽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吗?已发生过多大地震?

由于地震在科学之中无法精确的预测,所以安徽是否会发生大型地震这个是无法进行确认的。但是在已发生的地震之中,上面也说了有6级以上的地震,其中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较大地震是1979年发生的6级地震,显示了较强的地震活动水平。发生区域位于中江苏溧阳地区紧邻安徽,所以从地震的情况来说,安徽还是可能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出现。

而郯城—营口地震带在我国活动性较强的地震带,属于东部活动性最强的地震带之一。根据公开地震数据指出,自公元前70年至公元1973年。出现了4次6级到6.9级地震,3次7级到7.9级地震,1次8.5级地震发生在1668年,这次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 4 次大于 8 级地震之一。

所以,安徽境内发生过的强震还是不少,当然还是那句话,地震发生属于自然现象,并且如今在科学之中是无法进行预测的,所以安徽有没有可能发生大地震是无法知道的。

这就是我们针对安徽的一个地震说明,当然在2020年以来,我们全球也出现了不少的强震,但是这都是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居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年以来的地震基本情况。

2020年已经发生了多少较大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监测网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全球总计记录到的6级(包括6级)以上的较大地震为37次,其中最强为古巴南部海域7.7级大地震,不过比较幸运的是,这些强震都没有产生较大影响。

而在6月以来,全球总计记录到了4次强震,分别为智利北部6.8级,斐济群岛以南6.1级,印尼哈马黑拉岛附近海域,琉球群岛6.7级地震,相对来说地球比较稳定,没有大家想得那么活跃。

而5级(包括5级)以上的地震发生了27次之多,这就是6月以来的地震情况。还是那句话,只要地震不会产生影响就行,本身地震我们也无法进行精确预测,我们只能坦然面对。

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板块运动或者断层带滑动带来的,这种地震发生无论是在海洋区域还是陆地区域都是一样的,所以说在人类还未完全解答出地震板块运动的精确预测方式的时候,地震预测研究可能会持续下去。

地震无法预测,发生地震怎么办?

地震的破坏力很强,即使人类如今无法精确做到预测,但是发生地震我们也得想办法减少影响,所以地震预警就成为了如今比较关键性的问题。

地震预警跟地震预测不是一个情况,地震预警也是建立在地震发生之后,也就是地震发生之后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进行预警提示,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赶在地震波传播到破坏区之前给予一定时间预警,这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实施之中。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地震预警系统来接收预警消息,所以都是提前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而地震预警的时间长度要看地震发生的区域。

震源越远肯定预警的时间就越长,所以不同区域的预警时间就存在差异,当然随着第二代预警系统的建立,对于地震预警的时间更加提长了,也就是说预警的时间更长了,这是我们非常高兴的。

综合情况来说,如今地震无法精确预测,所以大家担心这些问题也是“多余”的,我们无法知道发生的地震情况,就如说的安徽有可能发生大地震吗?谁知道?只有等待科学界真正研究出地震可以预测再来说明吧。




不出其,华南一带有火山,有一个地方叫什么地名不记得,但历史记录曾经记栽,这地方有时可以粮食,有时干渴。干渴时经常出现移震。




关于地震的预测,从目前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一个非常棘手和困难的问题,针对一个区域未来是否发生地震,还不能从空间和时间上完全精准和准确地进行判断。从监测记录来看,近1000年来,安徽地区发生的4级以上地震有30多次,最近的1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917年的霍山。下面,我们从地震发生的机理、安徽所处的地震带以及今后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等方面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地震发生的机理

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地预测,但是通过地球板块构造、地质运动以及以往发生的地震空间和时间分布等方面出发,还是总结出了一套推动地震形成的机理,核心就是因地球板块以及内部的子板块,在不断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碰撞所引发。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个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不同圈层结构所组成的固态行星,在每一个圈层以及特定圈层内部,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运动规律和不同空间区域,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会不断产生、积聚和传递着应力。同时,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不同区域的岩层,因存在形态、运移速率、密度、刚性、厚度等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相互之间持续进行着挤压、碰撞和分离。


在不断积聚的应力以及不同岩层间的挤压和碰撞,地球内部所聚积的能量越来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区域岩石的束缚和承载能力后,就会寻找地壳最薄弱的区域进行释放,在此过程中,会连带引发岩层的断裂、错位,于是地震就形成了。在不同的推动作用机制下,地震被科学家们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由地质构造的剧烈运动形成的构造地震、由火山运动形成的火山地震、由重力沉降作用形成陷落地震、由人为活动(采矿、地下核实验等)引发的诱发地震。


目前全球超过90%的地震,都发生在地球各个板块的交接处,或者在板块内部存在的主要断裂带上,这些都属于构造地震。

安徽的主要地震带

安徽省总体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长江、淮河两大河流从西向东穿越,自然将全省划分为淮河以北、江淮之间和长江以南三大区域。其中,淮河以北为淮北平原,地势非常平坦;江淮之间丘陵、山地纵横交错、连绵不绝;长江以南层峦叠嶂,中高山错落分布。以淮河为界,以北地区属于暖温带,为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为湿润季风气候。



从地震带的分布看,安徽省位于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的交界部,以这两个较大地震带为基础,又划分出扬州-铜陵、麻城-常德、郯城-营口、许昌-淮南4个比较活跃的小地震带。其中:


扬州-铜陵地震带:北界为盱眙-响水口断裂和郯城-庐江断裂的南段,南界是无锡-崇明断裂以及江南断裂,从而该断裂构成一个东北的走向,像一个木楔一样向江北直插黄海,西南直达江西九江。安徽省境内的长江沿岸地区就位于该地震带的西南段。

麻城-常德地震带:北界为鲁山-确山-息县断裂,紧挨着华北地震区的许昌-淮南地震带;南界为洞庭湖南端的湘潭-安化连线;东界为郯庐大断裂的南段;西界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的西线。省内的六安、合肥以大别山区,就位于该带的东北区域。

郯城-营口地震带:南界为安徽嘉山,然后一路向北,经江苏宿迁、山东郯城和蓬莱,穿过渤海后,到达辽宁大连、鞍山和沈阳,最后止于开原,全长1200多公里。安徽省内的嘉山及周围区域属于该带的最南端。


许昌-淮南地震带:西界为河南三门峡,向东依次经过洛阳、郑州、开封、商丘,东界为郯庐大断裂,南界为周口断裂南端,向东绵延至肥中断裂。该断裂带主要贯穿安徽的北部地区,阜阳、宿州、淮北、蚌埠等都位于该带的东端。

以上四个地震带的活跃程度

地震带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区域地质构造特点和历史上所发生地震的频次、强度而综合进行判定的,一个区域如果处在地震带上,则并不一定代表肯定会发生地震或者大型地震,而只是说明这个区域具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到底会不会发生,则更多地取决于地质活跃程度。通过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安徽境内这四个主要地震带的活跃程度。


从扬州-铜陵地震带来看,从999年到现在,扬州-铜陵带记载显示一共发生了25次地震,其中6级以上的11次,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区域。其中在安徽境内共发生了两次具有较大破坏作用的强震,分别是1585年巢县的5.5级和1743年的5级。在该带上紧挨着安徽的江苏溧阳地区,于1979年发生过一次6级地震。以上说明该地震带的活跃程度较高。



从麻城-常德地震带来看,公元前1177 年至 1976年该地震带共发生地震30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5次,其中安徽境内的霍山-六安(合肥)地区发生地震的次数较多,历史上5级以上的地震一共发生了8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17年的霍山地区,震级为6.25级。不过,从总体上看,该地震带的活动频率较低,强度较弱。


从郯城-营口地震带来看,由于郯庐大断裂是我国主要的大型地质断裂带之一,因此也成为我国华北地区强震的重要来源。该地震带历史上记载的4.75级以上地震有17次,其中7-8级之间的有3次、8级以上的1次(1668年临沂8.5级,是华北地区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不过,该地震带在安徽省境内的区域,位于地震带的最南端,地质活动强度要比该带其它区域低得多、频次也少很多,没有强震记载,只有一些零星的4级以下地震发生。

从许昌-淮南地震带来看,历史上该带有记载的破坏性地震共有14次,6级以上的仅有3次,分别是1820年河南许昌6级地震和1831年安徽淮南凤台的6.25级(两次发生)。该地震带的地震活跃程度比较低,主要集中在许昌和淮南地区,近200年来没有强震发生,甚至近几十年都没有明显的震感。


安徽有没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

从以上安徽境内4个主要地震带的活跃程度可以看出,除了扬州-铜陵地震带稍显活跃之外,其余3个地震带的活跃程度很低,近几十年来更是非常平静。从安徽所处的地震带来看,它是属于两个地震区块的交界地段,没有庞大的地质断裂结构,因此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由于存在着一些分支地震带,虽然基本不会发生大型地震,但也会在地下岩层应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发生小型、零星的地震,总体上对地表建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安徽   麻城   霍山   郯城   大别山   淮河   许昌   营口   铜陵   淮南   发生   大地震   活跃   区域   地区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