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败,已经失去应届生身份,该如何求职?

2015年第一次考研985cc 失败

2016年第二次考研985cc 失败

2017年第三次考研985jm 成功

第一年失败,那时正是大学,为了缓解考研失败的痛苦,我好好的玩了一整个大四下班学期,去了成都,重庆,武汉,去了女朋友老家,和女朋友学着做饭,做了好多好吃的,在西安吃了好多好吃的……然后开开心心毕业了。

为了备战cc二战,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间,每天从早到晚在学习,不过日子过得很美好很充实

二战失败后,我已是毕业了,不能在家里混吃混喝去,靠着爸妈养,自己去了事务所上班后来又又开始做起了会计。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日子过得很累,但自己成长的很快,工龄一年了……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了……认识的人多了……等等,在这种每日繁忙的生活中,我参加了第三次考研,这次换成了jm结果一战第五考上了……

所以,我觉得考研失败了应该:

1 该好好放松就好好放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别向我第二次失败后,虽然工作,但由于经不起打击得了恐怖症,在医院治疗了好久……

2 一定去工作, 不用担心工作了就无缘研究生,工作会培养你各种能力,同时,只要你努力,一样能考上,我花了五个月一边工作一边考jm法律硕士没日没夜地学习,终于上岸了

3. 失败后,好好考虑什么专业适合自己,是不是自己选择错误,而不是自己能力不够




考研失败并不一定会“失去应届生身份”。先分清应届生身份的认定和在求职中的作用,然后再看“如何求职”。

一,应届生身份的认定。

1,大学毕业年级且未毕业离校,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但是有的研究生在读书期间依旧交社保,要用“应届生身份”时可能会有麻烦(如以应届生身份落户,考应届生的公务员)。

2,大学毕业两年内,没有工作记录,没有社保记录。按照政策,理论上还属于应届生。为什么说是“理论上”?因为在具体报考公务员,事业编或者应聘企业的校园招聘岗位,要是招聘公告上写着“某某届应届毕业生”,自己不是某某届,而是某某-1届,还是不符合条件的。如果没有写“某某届应届毕业生”,只是写了应届生,可以报名。

3,毕业时签过三方,打过报到证,一年内可以改派。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理论上还是属于应届生身份。也是理论上,认不认是单位说了算,通常企业认,公考事业考难说。

题主的问题,考研失败已经失去应届生身份,未必是“事实”。1,本科大四考,出成绩是三月份,还没毕业。2,本科毕业后第一年继续考,没考上。只要在毕业离校后到第二次考之间没有就业记录,还是属于应届生。这两年(2021)特殊情况,单位对“应届生”的条件放宽了。

二,应届生身份的作用。

1,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有的岗位专门是针对应届生了。当然也有的岗位是专门针对有工作经验的,只是应届生的岗位数量要比有工作经验的岗位数量大。

2,企业招聘时,校招和社招分开不同的通道。校招岗位通常对相关经验的要求比较低。企业对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比较宽松,毕业一年之内,即使有工作记录,有社保记录可以办理改派,也能继续投校招的岗位,尤其是这两年。

3,异地落户。除了北京和上海应届生落户有特殊政策,其他省市无论是不是应届生身份,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落户都不难。

三,考研者如何规划求职。

1,大四考研笔试结束后寒假期间,做简历,投投看。

2,成绩出来后,如果觉得复试没戏,马上投校招简历。三四月份是春招高峰,来得及。很多学生,成绩出来后伤心一个月,思考要不要再考一次一个月,再去找工作春招已经过去了。寒假准备好简历,成绩出来后伤心一天马上投简历。是不是考第二次可以边找工作边思考的。

3,准备再考一次的求职规划。这个没啥好规划的,铁了心要再考,得有心理准备万一考不上,求职会比较被动。网上说一考打基础二考985,过过嘴瘾就算了,不要当真。二考的成功率大约是25%。

现在六七成本科生有考研的打算。大学期间不应一边倒,只顾着学习。只要简历不空,即使考研失败转而去找工作也不难。

我是某大学就业中心的老师,如果觉得我的解答有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学一点专业,就业,职业小知识。




我分享一下我家孩子的经历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我家孩子是今年毕业生中的一员,去年夏天他们学校有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他想参加,而我们当家长的希望他能多读点书,所以很鼓励他准备考研,他也担心考研失败,心中拿不定主意,这样到了9月,他没有参加就业指导培训就错过了秋招,只有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我们最后一家人统一了意见就是孩子好好准备考研学习一直到考研结束,翻年就参加学校的春招,不管考研的成绩如何,都去参加校招。由于考研准备的时间短了点,成绩出来不理想,比往年复试资格线多几分,算是跨线,希望不大,又不想调剂,这时候学校的复试线也没有出来,校园春招开始了,他参加三家单位招聘,拿到两份意向通知,选择了其中一家国企签了三方协议。现在考研复试线也出来了,上线了,他也积极准备复试。万一过线了就去读研,手里有一份工作保底了。心里也踏实了。先好好准备考研,大四下好好参与校招,然后根据结果选择自己最理想的一种选择吧。所以希望我家孩子的经历能给正在准备选择的学弟学妹们一个经验吧!




我给你说两条路吧

第一,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

只要你还没工作,还没有开始交社保,你还是可以被算作应届生去报考应届生岗位的。像国考之类的,都是会偏向应届生招录的,而且国家明确了这两年事业单位也会偏向应届生。

第二,新人找工作态度很重要

如果你不想去考公,想去企业工作,那就明确你想去的岗位或者说你还是想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才毕业的人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很多公司对于应届生的态度是宽容的,即使你要跨行业。比如你想去当个文案策划,那你多去看案例,多去看别人写的文案,然后自己选择心仪的公司,了解相关信息,然后自己写一份作品出来,发过去,让别人看到你的态度。

找工作不难,但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很难,当你没有工作经验的时候,就用态度来弥补。难的是很多人说着难,却不想办法去改变。




或许我们当初选择考研的时候,没有想到如果自己考研失败,如果自己没有拿到理想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那么自己怎样解决自己就业问题?因为这时的我们已经不再是应届毕业生,失去了这个最大的优势前提,因此我们找工作的途径会减少,找工作的成本会因此增加。

由于每年的校园招聘会只是面对应届毕业生,所以参加校招已经是不可能,所以我们只能是通过其他途径来谋求一份新的工作,当然这也有很多的渠道,可以供我们选择:

首先,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社会招聘,但这很可能是碰运气了。

每年各地都会组织社会招聘,其规模和参展的用人单位也会非常的多,所以就业机会也随着比较的多,只是其对前来应聘的有更高的要求,一般是要有3到5年的工作经验,必须还要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历等等,而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往届生来说,参加社会招聘其实更多的是来碰运气的,如果能够遇到一家自己可以接受,并且用人单位也认可的,那么就能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了,只不过这希望还是比较渺茫的。

其次,不要忘记找师兄师姐内推,这是最有效的途径。

很多大公司都有内推制度,由已经在公司上班的工作人员内推自己所认识的优质毕业生,只要通过公司所组织的面试就可以顺利入职,而且这种内推是成功率非常高的一个方式,也是每年毕业生都希望实现的,所以要积极的和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联系,尽最大可能获得内推的资格,保障自己顺利就业。

最后。参加各地组织的编制考试,也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事业编制考试每年各地都会组织很多次,各部门的事业编制考试,只不过这需要考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不然即使报考也是打酱油的,几乎没有进入面试的资格,所以虽然这是一个机会,但这需要我们付出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并且其每年参与竞争的学生也非常的多,竞争程度也非常激烈。

总之,考研失败之后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立马转换角色,开始积极的找工作,即使没有了应届生的身份,也要相信还是可以找到好工作,但是也要承认其难度是很大的,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所以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先说说我的经历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8年第一次考研失败:本人国内某不知名的三本天坑专业,在就业方面好不占优势,2017年初决定考研,想着研究生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一直有名校的情结,所以第一考研报的是国内某211大学,准备了有一年时间,2018年三月份,考研成绩出来之后,简直不敢相信,我的成绩连国家线都没过。考研失败之后,我颓废了一个多月,接着就是找工作,可是错过了学校的春招,社会招聘处处碰壁,工作了两个月之后,毅然决定辞职继续考研。

2019年第二次考研失败:由于我毕业之后还有一些积蓄,大概是一万块钱左右,所以生活压力不大,于是就来到另一个城市某知名高校,重新看书考研。我这个人有个缺点,那就是目标不坚定,第二次报考的是更牛逼的学校,中国科技大学。考研备考的时候喝了不少教育机构的毒鸡汤,比如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高校。那时候像打了鸡血一样复习,很少玩手机,没日没夜地看书,本以为能够考个好成绩,可是事与愿违,这次虽然达到了国家线,但是离该校的院线还差了一大截,无奈之下只好调剂。那一个月的时间内,几乎时时刻刻看着电脑,生怕错过了任何一条考研调剂信息。由于我是跨专业、跨院校,所以提交了很多学校,都没能收到面试通知,第二次考研依旧以失败结束。

2020年第三次考研失败:经历过两次考研失败之后,人的所有锐气都消耗殆尽。第三次考研,我由于目标不坚定,这次未能坚持上两次所报的专业和学校,选了一个双非院校。选这所学校的时候,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详细分析了专业录取情况以及院校在这个专业的优势。我所填报的这所双非院校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高校,但是地理位置以及口碑非常好,本人也很喜欢这所院校,毕竟经过两次失败之后,更加认清自己。但是这一年,这所院校的报考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较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报考我那个专业的人也特别多,很遗憾,这次考研依旧以失败告终。


经历过三次考研失败之后,我更加认清了自己,知道认清自己有多么重要。三年考研都失败了,无论任何人都很难走出,我也一样。考研虽然失败了,但是人生还得继续,这三年都是在压抑中度过的,也许失败了心里就放下了,可是对于考研人来说,只要动了考研的年头,这辈子都很难放下,除非真的考上了。


再说说考研失败之后应该怎么做吧!


第一、保持一颗平常心。考研失败对人的打击是很大的,全国每年研究生招录的人数毕竟是有限的,近几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大多数考研人最终都成了炮灰。可是生活还得继续,人生除了考研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考研失败的人往往很难走出这段经历,严重的甚至会抑郁,如果走不出,就会继续把自己囚禁在悲伤的情绪中,对人的伤害是极大,所以考研失败之后,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过去了就过去了,大不了重新开始。


第二、积极拥抱生活。考研路上,有的人一战失败,还有的人甚至二战、三战都失败了,我想说的是,考研虽然失败了,但是生活最重要,要积极拥抱生活,要么工作,要么学习,让自己充实起来,只有忙碌起来才能忘记这段经历。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没看过的风景,由于考研而忽视了的好友以及家人等等。既然考研结束了,那就好好地活着,多看看风景,多和好朋友联系,多与父母聊聊天,人一旦大了,就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了。

第三、做好今后的打算。既然接受了考研失败的事实,下一步要做好今后的打算,最主要的是工作,要找一份好工作,其实挺难的,毕竟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是很好,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在,在就业的时候,不能眼高手低,尽量找适合自己的,自己有能力从事的。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如果对自己的专业还比较认可,那么就找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职业,第二,如果自己的专业在就业方面不占优势,可以从自己的特长考虑,找自己感兴趣,而且有能力从事的工作。


下面来谈谈错过了应届生身份怎么办。


第一、应届生身份一般保留两年。一战考研的学生其实不用担心,一战及时失败了,应届生的身份还是在的,除了可能会错过春招,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是二战失败,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受到一些影响,毕竟考研这一年属于空白,有的企业招聘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一点,有可能不被录用。但是二战失败的考生,应届生身份还是存在的,某些体制类的考试,比如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考生还是能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的。


第二、毕业超过两年,失去应届生身份如何就业。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到底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不能为了工作而求职,要有目的地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否则还会遭遇失败。如果感觉自己没有什么过人的特长,可以从基础做起。目前就业市场上,普通本科生的选择有限,名校本科生的选择范围稍微大一些,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普通大学毕业,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实力,从能力与兴趣两方面出发,综合考虑就业。

第三、降低期望值。失去应届生身份的学生在就业方面确实有一些阻碍,这一类的学生可以降低就业期望值,去不了大公司就去小一点的公司,去不了大城市就去小城市。在就业中,更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先找到工作,日后再不断提升自己,从而积累工作经验。就业不能一蹴而就,任何职业都不能保证一辈子都从事。

前进的路上,继续加油吧!




目前有两种情况:

1、如果分数差别不多的话,建议还是考研,目前这个社会,学历还是很重要的,个人亲身经历告诉楼主,有机会的话,还是要继续深造的。

2、当然,如果实在不想继续深造了,建议先难后易找工作,如果在大城市,首选大一点的公司,即使是基层,也可以,大的平台可以让您有丰富的学习机会,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建议报考公务员,目前,公务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还是可以的,而且相对较为公平。

学无止境,我觉得不管是工作还是继续考研,都是个学习的过程,也都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掉队。加油




我们先来理清一下往届生的定义,这是很多同学到毕业也没搞清楚的一件事,这个对求职很关键,不可大意。



因为大家都知道校招针对的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往届生,不管有没有经验,基本都不能参加校招了,这对于没有经验的同学来说,非常不利,所以对于身份的界定要提前搞清楚,不要错过了应届生机会。



有人认为毕业了就不算应届生了;有人认为毕业了只要我还没找第一份工作就还算应届生;也有人认为毕业两年都算应届生……谁对谁错,应届生又是如何判断的。



其实算不算应届生很简单,就是看企业的要求。



校招的企业都对招聘的人才有具体的时间段要求:例如毕业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7月”,那么2019年7月及之前毕业的同学就无法投递了。



以腾讯今年秋招为例,毕业时间不在企业要求范围内的同学,即便网申了也都没收到笔试通知。



所以想知道某企业的校招自己能否投递,直接看招聘对象即可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那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校招信息查看自己是否还符合投递要求,如果还在应届生范围内,其实就没有那么担心了,没有经验照样可以参加校招。



如果校招信息没有写明是面向哪一届的,那就甭管那么多,简历投过去,反正不要钱。即使是写明面向2020届的,也可以尝试作投递。日后进入社会,你会发现,拘泥于一字一句的规则条文,是学生思维,而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变通的。



这时候你的过往实习经历就很关键了,以及简历打磨,笔试面试都需要重点准备。



那如果不是应届生怎么办?



积极参加社招,找准社招时机



社招虽然很难,但是我们只能迎难而上!



各大招聘网站都要多投,特别是标明1年工作经验及无经验要求的岗位。只要你的技能达到公司要求,适当放低期望薪资也是有很大机会的。




这里也给往届生们三个建议:



一、找到自己的定位,先从小公司做起



相对于应届生来讲,往届生少了很多高大上名企的校招机会,但是只要你尽快地找到自己的职场定位,先从小公司做起。由于小公司门槛相对较低,进入后能够学习行业技能,并混行业经验,为之后跳槽该领域名企奠定基础。



很多名企的员工都是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跳槽过来的,只要个人能力强,人脉广就有机会在社招时找到大平台和高薪的工作机会。 当然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至关重要,要在有限的范围内挑选人事和管理制度规范、比较知名的私企。



二、试试银行、事业单位和公务员



在往届生中,不乏一些想进入编制的人,很多银行、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都不要求应届生身份,只要你把握住机会报名,有时间充分地复习,就有机会进入体制内成为获得工作机会。



不过要注意,这些机构的招聘流程比较漫长,可能需要几个月漫长的等待和备考时间,做好长期备战的准备。



三、学会利用人脉找工作



现在很多同学找工作都是通过家庭人脉关系找到的,如果你要找一份工作,在招聘网站投简历的同时不要忽略人脉关系的重要性。比如家人、朋友、前同事等,事实证明很多企业都有内推机制,如果你够优秀,有人脉,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方面的资源,可能下一个拿offer的就是你。




另外,建议大家跟参加校招一样,制定一个投递进度表,用来记录自己的投递过的企业+岗位+岗位JD+投递时间+公司地点……这样有利于进行复盘。



哪类企业回复率最高?
收到过哪些企业的面试通知?
最终结果如何?
岗位JD差别大不大?
主要是卡在了笔试还是面试?
简历通过率如何?
……



这样有利于总结面试经验,让自己在后期的面试过程中不断提升相关技能。

以上内容如果喜欢,还请帮我点个赞~后续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不定期解答。如果对文中细节有不同意见,也欢迎大家评论区进行指正。


关注我,看更多自我提升、简历撰写、求职秘籍、金融行业等职场干货。




大学四年,没有取得保研资格,于是积极准备考研,无奈千军万马过“考研桥”,考研失败,又错过当年的求职机会,又失去应届生身份,这下一步怎么办?怎么求职?

如果抱定读研的决心,就不要着急求职就业,当然读研也是为了更好地求职就业。做好计划,勤奋备考,就和高三复读一样,吃得苦中苦,方为读研人。同事的孩子(男孩)山西大学毕业,保研无望,考研落榜。不求职,不就业,整整一年,呆在家里,刻苦学习,准备来年考研。这得需要多么惊人的毅力,需要深入的学习和钻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同事的孩子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博连读,真是不容易呀!

我的外甥女上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本科毕业,保研够不上,考研刚过了国家线,但是由于报的是北京的医院,录取不上,于是等待调剂。结果现在考研的太多了,国家给的指标名额有限,偏远地方的医科大学也调剂不上,又不想放弃临床专业,只能准备二次考研。那真是足不出户,手不离书,看资料,背知识点,做真题,一年之中一天都不能懈怠。然而第二年考研,填报志愿不敢报得高了,就报山西医科大学,分数下来了,超了国家线十来分,比去年多了一些,但优势不明显。最终太原的医院进不去,还得调剂,最后弄到一个地级市的三甲医院。罢了,终于有研上了,不用再考了。这年头考研的人真多呀,多得让人上出研来心里发慌。

所以,对于第一年考研失败的同学,不要灰心,不要气馁,下定决心,狠下苦功夫,咬紧牙关,奋战一年,也许第二年就考上了,圆了你的读研梦。但是,对于很多依然考不上研的同学,及早谋划求职之路应该是当务之急。虽然错过了应届生身份的就业季,校园招聘什么的,然而社会招聘还是多得很,这就需要你沉下心来,把简历弄好,把方向确定好,一份一份地投出去,一次次去面试,直到拿到一个合适的入职合同。考研的苦注定艰辛,求职之路也注定不平坦,不管哪一种路都需要自己勇敢去闯,去争取,去付出。




先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已经失去应届生身份只能非应届生求职,只是一些国企事业单位,对非应届生落户有一定的限制,简单说应届生好落户,非应届生落户难。

如果不考虑户口等原因,非应届生身份求职影响也不大。

只是当前需要明确的是,后续是专心工作了,还是继续考研。

之前,一直很佩服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很少,成功概率也不高,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限的精力不可能做太多的事情。

好多人为了考研都是辞职全身心考研。

建议你继续考研。

当前本科文凭太多了,很多用人单位都是硕士起点,你现在找工作有合适的吗。

如果有合适的工作先干着,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还是需要继续考研。

只有你考上研究生,用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身份找工作,选择面会更多一点。

你上了名校研究生,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当然这个过程还是很痛苦的。

努力上个名校研究生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人脉   身份   事业单位   找工作   岗位   研究生   经验   简历   机会   学校   社会   工作   专业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