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重点监控目录要调整了,30+品种或纳入

今日网传国家有关部门近期给各省发了辅助用药目录调整的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核心如下:

1、目录调整频率:动态调整,2年1次。

2、纳入目录范围:依据药品价格用量,重点锁定用量大、金额高、临床易滥用、临床辅助类药品 。

3、目录数量:30+左右。

4、调整流程:医疗机构依据现有用药上报,省级汇总上报。

首批重点监控被调出医保目录,院内处方受限,两年已过,市场萎缩近80%!

自从2019年7月1日,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印发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据统计,第一批有20个药品进入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2019年8月公布的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将国家医保目录中的重点监控药品全部调出。从调出的品种看,有一些是年销售量比较大的品种,可能会对个别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据统计,国家卫健委此次公布的20个重点监控品种2018年样本医院合计销售数据为176亿。而据公开数据显示,国版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370个亿降至2020年的110个亿左右,降幅高达近80%。

重磅,国家重点监控目录要调整了,30+品种或纳入

各省不断新增省级重点监控目录,将成为国家重点监控目录候选品种,一旦进入重点监控,面临调低挂网价,并相应调整最高销售限价及医保支付标准

据统计,截止至今日,已有22省、17市、11家医院公开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涉及203个品种。从各省公布的目录来看,内蒙古,黑龙江、广东、江苏、四川、陕西、贵州、甘肃、吉林、湖北、云南、福建、上海、西藏与国家版目录一致。江西在国家版基础上新增15个品种,河北新增5个,海南新增10个,山西新增2个,新疆新增14个品种,浙江新增12个,安徽新增2个,广西新增5个、青海增加10个,新疆兵团增加13个。

比如福建省医保局3月30日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医保重点监控药品和重点关注药品清单的通知》。其中10个医保药品被重点监控,59个被重点关注。《通知》明确对于纳入重点监控清单的药品,在省药械联合采购平台上标注“黄色”标识。存在采购使用异常情形的,由省药采中心、各级医保部门通知生产、配送企业做出情况说明,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对使用占比较高的医疗机构进行使用异常预警通报。对月发货金额超过500万元的,责成生产企业从次月起按照原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以医保支付结算价为基础的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工作的通知》(闽医保办〔2017〕16号)规定调低挂网价,并相应调整最高销售限价及医保支付标准,调低的挂网价不再回调。

重磅,国家重点监控目录要调整了,30+品种或纳入

哪些品种容易纳入重点监控目录?

根据部分省份重点监控情况汇总,中药注射剂、辅助性药物成为各省制定重点监控目录的首选品种,同时营养药,抗菌素,以及部分抗肿瘤品种在不同省份名单中出现。

重磅,国家重点监控目录要调整了,30+品种或纳入

重磅,国家重点监控目录要调整了,30+品种或纳入

企业品种被重点监控后营销对策有哪些?根据品种属性不同,在药企积极通过药物经济学,临床研究等方面证明自己的品种不符合重点监控条件的同时,积极主动降低中标价,控制销量,从使用医保资金层面减少品种纳入重点监控的可能性。如果真的被定为第二批重点监控品种,老郑建议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应对。

1、保院内

既然定位重点监控品种,按照重点监控品种用量大、金额高、临床易滥用、临床辅助类药品等这几条筛选规则,在院内在销量下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能够从在临床路径中找到药品独特的价值,在联合用药的新研究中锁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则有可能继续保住院内市场,不至于下滑的很快。根据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品种销量结果来看,虽然重点监控品种在医院下滑70以上,但是还有近30%的存量市场,证明重点监控品种在院内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和治疗价值,所以采取什么手段,如何保住院内市场,是重点监控品种营销团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扩院外

重点监控品种从医生处方角度来讲,有一定的处方基础和患者人群。同时重点监控品种可能被滥用,但是滥用不代表没有,很多品种效果还是很好的。虽然在重点监控下院内市场销量下滑,但是可以通过院外临床销售模式进行弥补,把品种放在院外DTP药房,做外购。院外临床模式是医药分家的必由之路,同时在院外进行销售可以绕开药占比,医保资金监控等对销售的不利条件。同时,企业可以寻求和商保进行合作,作为医保的补充。

3、拓渠道

对于药企而言,被重点监控而导致限制用药,轻则销售业绩大幅下滑,重则资金链断裂而陷于死地。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除了公立医院,还有民营医院、诊所、连锁药店、单体药店等。受限品种可开辟“第二战场”,向其他渠道进军。首先可考虑在公立医院由医保药转为自费药。若是在医院销售多年、市场用药基础深厚的口服药,可往OTC渠道转。院外诊所、药店不同于院内销售,能不能销的好,一看产品属性适合不适合在院外销售,二看有没有专业的院外销售队伍承接品种。

目前,不少中药企业则走上了转型之路一些中药企业将目标市场放到了医保以外的地方。

案例:

1、例如,A药企在互动平台上提到,除医院外,OTC、电商渠道也是市场拓展的重要渠道,今后还将加大新产品、梯队产品的开发力度,改善产品结构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

2、B药企药企多款中药注射剂“受挫”,2018年公司开启转型之路,由销售型公司转为科技型公司,主营产品由中成药向生物药、疫苗、化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药转换,并由中国本土化向全球化转换。

3、C企业主要应对策略方向是创造口服制剂新增长点、加大口服制剂增长动力,减低对中药注射液产品利润贡献的集中度。公司曾指出,中药注射剂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管控,辅助用药及重点监控目录也呼之欲出,一旦主要产品被纳入,会对销售规模造成负面影响。

为减少政策对公司带来的影响,C企业近几年持续推动由注射剂为主向口服+注射,处方推广为主向处方+OTC的战略转型,目前通过转型也带动了公司业绩保持增长态势。

中药和西药头对头竞争时代已经到来,中成药如何做学术推广?有没有成功案例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本周六(8月7日)趣学术大数据论坛聚焦中成药,我们邀请实战嘉宾将详解中成药的学术推广之路。

除了邀请10年以上一线外企营销经验的王鹏给我们讲解中成药的学术推广之路外,我们还邀请知名上市中药企业——重庆多普泰的推广经理市场部总监分享多普泰成功经验。据公司年报,2020年,重庆多普泰年营收增长不到1%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增长66.39%,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多普泰在年报中表示,他们用趣学术拓展线上推广模式,线上推广给他们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净利润大增的背后,数字化做到了哪些?点击下面二维码预约报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国家重点   品种   目录   销量   重磅   中成药   医保   院内   处方   中药   药品   重点   医院   国家   财经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