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积极应对欧美的碳排放陷阱,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益

大家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逐年累积的,从1900年算起的人均累计排放对比图显示,全球平均碳排放量水平是209吨/人,我国才157吨/人,美国是1218吨/人,欧洲的法国、英国这些国家都比我国多得多。 所以如果计算人均累计碳排放,我国远远低于全球平均。

中国要积极应对欧美的碳排放陷阱,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益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与这个国家总体碳排放量紧密相关,这个时候,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叫嚷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本质就是要剥夺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这也是历届峰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交锋的焦点之一。中国代表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是一定要遵循的。这也是中国政府一直在国际上多次表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原因之一。欧美不是一直叫嚣要取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吗?特朗普也说,美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对一个人均碳排放量是中国人均7.7倍还多的美国来说,这多么荒谬无耻啊。

中国要积极应对欧美的碳排放陷阱,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益


我们要警惕欧美,在今年英国气候峰会上对中国狮子大张口,他们看似站在全球道义的角度,对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无理要求,对中国进行道德绑架。如果中国不同意,那中国将背上对全球气候变暖负有主要责任的黑锅,让全世界人们憎恶中国,为后续的制裁、索赔打下基础;而中国一旦顶不住压力,就上了他们的大当,中国将自我断臂,失去发展的动能,最后还不是落得个落后挨打,被人瓜分的下场?我想,这才是欧美对中国打气候牌想要的结果吧!要知道,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出的全球气候治理的偏方,完全是一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他们自己好逸恶劳、强取豪夺惯了,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已显露败相,又怕失去自己用霸权维持的所谓高人一等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对中国祭出了碳排放这一颇迷惑人的提法。我们当然完全有理由,对他们要真心保护全球环境的真实目的,提出深度怀疑。他们与中国,打吧打不过,压也压不住,构建制裁围堵包围圈也不好使,眼看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还是没有好办法,这时候,气候问题正好可以拿来用一用。

中国要积极应对欧美的碳排放陷阱,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益

中国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旗帜鲜明地捍卫自己的发展权,欧美要和中国谈碳排放,好啊,还是那句话,是让他们把人均碳排放量降到中国人均水平呢?还是把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提高到他们的水平?他们不是最讲人权吗?发展权是人的最基本人权之一吧,他们理应要尊重这个啊。中国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要求全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立即兑现环境补偿援助款项,同时要把自己不可持续的高耗能生活方式,最起码先降到全球人均排放水平,否则,他们就失去了道义,你总不能一边享受着高耗能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还要限制为你提供基础服务的人的权利吧?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把消费端的高排放,当成重要突破口,毕竟是他们把生产端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来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把高污染高排放留在发展中国家,把看似干净的果实拿走,满足自己。多么的虚伪啊!

中国要积极应对欧美的碳排放陷阱,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益

中国要积极应对欧美的碳排放陷阱,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益

面对一个出尔反尔毫无诚信的美国,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团结一致,捍卫自己的发展权,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求他们为自己的黑历史买单。G7不是很发达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是他们的历史贡献,他们理应为自己曾经的行为承担责任!

中国要积极应对欧美的碳排放陷阱,捍卫自己的发展权益

中国也是全球气候灾害的主要受害者之一,我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要对现在世界气候变化,负历史责任。他们如果真心关心气候问题,那就先让他们先把自己的人均碳排放量水平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吧,否则他们没有任何资格,站在道义的高度对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指手画脚,我们也要知道,美国对中国打碳排放牌,其在表面关心全球气候问题,实质是对中国打压、遏制的变种,是让中国最终放弃自己的发展权。我们要明白,碳排放权其实就是发展权,我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节奏,统筹好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我们当然非常关心全球气候问题,但绝不放弃自己的发展权,更不接受道德绑架和无端抹黑指责!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中国   欧美   排放量   英国   生活方式   道义   美国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气候   陷阱   权益   水平   代表   我国   责任   全球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