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两个投资大雷,得注意了!


近期的两个投资大雷,得注意了!


2019年の第11篇

文字 | 小丫

来源 | 小丫投资笔记(XiaoyaNotes)

作为投资者,想好好的过个年也没那么容易,最近投资市场接二连三出现不太好的消息。今天小丫梳理了几点,算是给大家的温馨提示。

PART

01

基金经理离职潮


第一件,就是小丫上周已经提醒过大家的,基金经理离职潮。

想详细了解的,可以点这篇文章看看:

年终奖没拿就走,这些人离职关乎你的投资!

除了文章中提到,大家在挑选主动型基金时要多关注基金经理和做好已投基金的检查外,今天还有一些小提醒:

(1)长期业绩稳定的优秀基金经理越来越难得,昔日不少明星基金经理都已转战私募或者另起炉灶。而还有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则是顶着“明星”光环不断为新发产品站台呐喊,只想吸引投资者的大量新资金入场。新一年,很多投资者会制定新的投资计划并挑选产品,对市场上大力营销宣传的所谓“冠军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的新品,我们要加以甄别。

(2)优秀基金经理的减少再叠加当前的市场环境,投资者想从主动型基金中赚到超额收益变得不太容易;而且主动型基金的成本费也普遍比被动型基金高出很多。坚持投资的话,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被动型基金其实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这一点,在上周分享的《那个教我们赚钱的人走了,他留下了5个投资原则》一文中,“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其实已给我们做了特别好的提醒——选择低成本基金,被动型基金(指数基金)优于主动型基金。

“基金产生的成本,其中很大一部分支付给了基金管理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于对投资者收益征了税。”

说完基金经理离职潮,下面提到的两个问题更是近期的大雷,有的已经炸了,有的潜藏待发......

PART

02

债券违约潮


债券违约,其实18年已经频频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的报道中。19年债券违约潮的势头丝毫没有减缓迹象。

第一单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是大名鼎鼎的康得新。


近期的两个投资大雷,得注意了!


近期的两个投资大雷,得注意了!


来源:公司公告


两只债券接连发生实质性违约,本息合计15.6亿。康得新也遭遇评级机构大幅降级,由1月3日前的AA+级接连降级,目前仅为C级。

(关于债券评级,大家可以到上交所或者深交所的官网直接搜索债券代码查询,我国的评级一般分为三等九级,常见的债券评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为中等评级,往后的都为低评级。)

除了已经违约的这两只债券,根据Wind数据统计,康得新还有两只中期票据,余额合计20亿元,2022年到期。也就是说,可能还有两颗雷在路上。

不仅如此,今天开市后,康得新更是直接沦为ST康得新,曾经的千亿大白马,就这样一夜之间加入了ST大军......

大量持有康得新债券或者股票的公募基金,显然踩到了2019年的首个大雷。

持有债券的基金:

目前持有康得新债券的基金有新华增强债券基金(002421)、金鹰添润定开(004045),二者分别持仓8.8%的“18康得新SCP001”和4.87%的“17康得新MTN001”。在康得新公告“18康得新SCP001”出现实质性违约后,新华增强型债基于1月15日净值下跌了2.34%。


近期的两个投资大雷,得注意了!




近期的两个投资大雷,得注意了!



持有股票的基金:

持有康得新股票的公募基金,数量更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共有34只公募基金出现在康得新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持股量较大的基金公司包括上投摩根、兴全基金、国联安基金、华泰基金、华夏基金等。


近期的两个投资大雷,得注意了!


图片:界面新闻根据Wind数据整理


诡异的是,还不起10亿元短期债务的康得新,在去年披露的3季度报上却显示,账面还有150亿的现金......投资者纷纷质疑,康得新存在重大的财务造假嫌疑。

同样遭受财务数据真实性质疑的还有东旭光电(000413),根据东旭光电18年的三季度报显示,其货币资金余额是215.08亿元,有息负债却是231亿,一边很有钱,一边频繁的借钱,也是不太能理解。

1月还没过完就接连爆出上市公司的债券违约事件,那2019年的债市是否会像2018年一样“天雷滚滚”呢?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新增42家违约主体,涉及债券118只,违约金额达1154.5亿元,而2017年这一数据只有337.5亿元;根据中金的测算,今年各种金融债券将大量到期,偿还总量将超过6万亿,相比2018年增加15%,创历年新高。

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2019年信用债违约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

直接投资债券的门槛太高,主要由机构投资,因而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手中持有的那些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甚至低风险产品,比如债券型基金、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

检查基金的持仓情况,了解重仓股票或债券发行主体近期的财务情况。并在挑选新品时,优先选择大平台且信用甄别能力好的理财机构发行的产品。

PART

03

商誉减值潮


商誉减值也是2019年初的一大雷潮,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目前排队等着预告商誉减值的企业多达50余家,创业板更是商誉减值重灾区。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什么是“商誉减值”。

举个栗子:

A企业的经营情况一直不错,每年可以实现净利润1亿元,而且增长速度稳定。B企业因为看好A企业的发展前景,因而愿意作价5亿元将其收购,但A企业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亿元,多出来的4亿元便是B企业对A企业潜在价值的溢价,被确认为“商誉”。

(当然,也不排除B企业在并购A企业时,进行利益输送,虚增商誉;而且企业并购往往会推动股价上涨,进行套利......)

好景不长,企业合并后,始终发展平平,其潜在价值连年下降,按照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先前已经确认的4亿元商誉,是要进行减值处理的。但为了使得财务报表的数据好看,企业很有可能利用商誉来调节利润,不对商誉进行减值或者只减值很少的数额。由此,企业账面上的商誉就出现了泡沫。

溢价越高,泡沫就越大。

泡沫什么时候被戳破?

如果企业的承诺业绩不达标,势必要进行商誉减值,泡沫就不得不被戳破,甚至会造成股价腰斩,由此暴雷。

不久前,银禧科技就发布了2018年度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全年亏损4亿-7亿,同比下滑283%至420%。如此大的亏损,主要原因就是对并购的企业兴科电子有4.9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公告发布次日,银禧科技一字跌停!

银禧科技只是“商誉减值”风险中的一个案例,接下来A股的“商誉减值雷潮”更值得警惕。

春节过后,大量企业要披露年报,而过去一年的企业经营困境,你懂的,尤其是创业板,势必有很多企业要进行商誉减值。而且在去年年底的时候,监管层就严令上市公司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业绩不理想,本来年报数据就很不好看了,再加上商誉减值,这些商誉占比过高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只会更难看,股价也很有可能出现大幅下跌!

因此,无论你是炒股还是买基金,都得注意排查企业的商誉风险,留意企业的【商誉/净值产】、【商誉/总资产】占比数据。

根据券商中国统计,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末,A股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都存在商誉,商誉总额高达1.45万亿。有134股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有46股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70%,有18股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100%。

(因为名单很长,想获取详细名单的,可以到后台回复“商誉”获取)

PART

04


看完今天的内容,可能有些小伙伴会觉得“头晕”:基金经理离职、债券违约、商誉减值、财务数据造假......

无论炒股还是买基,总有一堆坑等着你跳。

小丫只能再强调一次:

想提高赚钱概率,降低投资风险,日常还是得多掌握点常识。

其他的,就交给大势和运气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商誉   净资产   年报   债券   股价   上市公司   泡沫   投资者   业绩   主动   近期   两个   情况   经理   基金   数据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