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佬与娱乐明星之间存在着不可描述的事情


一个女明星拍部片子片酬1.6个亿,税收大概需要缴纳掉6000万,还剩一个亿,一个亿对于一个普通人是什么概念?一种比较低调的做法:存在银行,和银行行长谈个定存吃利息,然后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买个几十万的车,买个自住二居室小房子,一年以后发现账户上的钱反而比去年多了,因为光银行产生的利息一年就好几百万,根本花不完。

可是明星不这么想,他们的本质是后台老板的欲望扩张,可越招摇的事,越会招人厌恶,于是群众们分分钟举报要求彻查这个1.6亿天价片酬,与此同时,治标不治本而已,这位明星妹子只是不幸被曝光,还有其它更多的暗箱操作的艺人。

娱乐圈的垄断现象似乎是一个顽疾,归根结底就是全民娱乐化所造成的,这种现象历史上都是可以找到相似的一幕,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非常强大的娱乐圈业态,就连当时的皇帝宋徽宗也是个追星族,可想而知当时全民娱乐化有多严重,他经常偷偷溜出宫,跑去青楼找当时的顶流明星李师师,而宋徽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女人其实是别人玩剩下的,这个别人就是李师师的后台老板苏轼。

苏轼是个大文豪吗?现代媒介告诉我们他是,而当时他的身份是宋朝最大的娱乐圈大佬,他手头不仅有李师师,还有王师师,张师师等等,就像今天京圈的王氏兄弟,他们不仅控制了青岛冰冰,还控制了上海冰冰,以及全国各种冰冰。我们现在看到的酒吧、影业、传媒公司、艺考单位,只要有美女靓仔产生的地方都是被少数人垄断的,苏轼就是当时的垄断者。他几乎是掌握了当时最大的娱乐供应链,掌握了媒介权利自然就开始了潜规则,苏轼想潜谁就潜谁,利用潜规则打通政商关系,还有各种被动找上门来让他潜的,一是因为他的圈中地位,二是因为他的绝大多数诗词歌赋都是写给这些歌女们来给青楼的客人调情用的,以至于苏轼的宋词一度非常的抢手,苏轼给哪个姑娘写词,意味着哪个姑娘要红了。

就好比今天的传媒大佬,只要我给你媒介曝光度,你就红定了。可凭什么让你红?那就得看你能给我带来什么?你和我是什么关系?你能在我的算盘里发挥什么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星也只能是他人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得好控制,所以反而今天的明星都没什么才华和演技可言,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名的明星要单独成立工作室的原因。

说到这里,大量日益剧增的娱乐消费信息在满足人们的爽点、痛点、痒点、奇点、欲点、笑点、泪点的同时,人们已经开始沉沦娱乐之中;快速的、视频化的传播模式首当其冲,这就为娱乐圈的繁荣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心里形成了明星共识的象形思维,人口基数大了以后,总有人会为这些明星的流量曝光度买单,于是任凭广电的《演员降片酬意见》怎么说,明星的片酬再怎么降,他们的努力回报永远和普通人的努力回报不对等。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明星什么的不关注不感冒,甚至反感的时候,当我们把国家的英雄人物视为偶像的时候,流量明星才会没有市场,才会让他们的片酬达到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追赶的档次。那个时候娱乐圈会把流量重新回归到那些真正有才华的艺人,其垄断也就自然瓦解了。

仔细想来,我们的文化输出真是任重而道远。


传媒大佬与娱乐明星之间存在着不可描述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大佬   后台老板   片酬   青楼   宋朝   利息   媒介   普通人   全民   潜规则   艺人   娱乐圈   流量   群众   事情   传媒   明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