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限距后,​上海一批药店,主动不干了

近日,一位读者向搜药爆料,上海有一批药店主动关店,通过微信群“狂甩”货架、阴凉柜。

不过,综合当地的市场、监管环境以及药店的营业能力,上海出现这一现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一批药店主动闭店

“药店关闭,货架、阴凉柜低价处理,有需要的朋友联系我!”

搜药从一位读者提供的聊天记录上获取,一位上海的药店经营者关闭了他的门店,并甩卖药店用具。

放开限距后,​上海一批药店,主动不干了


放开限距后,​上海一批药店,主动不干了

放开限距后,​上海一批药店,主动不干了

尽管这位经营者从未直接表述他关店的原因,但从他字里行间无奈的语气以及群友们看似“鼓励”实则“自嘲”的文字,关店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上海药店的生意,不好做了。

监管严格,规范化运行成本提高

这位读者告诉搜药,上海药店的监管环境是非常严格的。

用图片中一位群友的话来形容,就“一个小小的药房,十来个人,探头要十几个,在下面干活太压抑了,处处被监控,除了厕所里面”。

搜药了解到,这些监控摄像头,一部分用于药店内部运营,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医保基金监管的需要。

“上海药监管理严格,质量管理是红线,犯规就灭,上海之外没这样的严格执法。”这位读者说,“严格按照GSP执行、执业药师在岗签到记录、处方调配记录、进货票据票账货相符以及温湿度养护记录等,几乎都是每次监管部门例行检查的必查项目。”

以温湿度养护记录为例,这位读者告诉搜药,到了夏季,大多药店不能将室温控制在25℃以内。

放开限距后,​上海一批药店,主动不干了

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盈利能力较差,药店老板舍不得开空调降温,尤其是一些加盟店。

“依据相关规定,药店应该按照面积设置制冷空调才是,但往往都是小马拉大车。”这位读者说。

药店盈利能力差,经营者就不愿投入更多的成本在合规经营上,但不合规经营,就将面临监管部门的罚款等处罚,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一些药店撑不下去了,只得主动关店退市。

竞争加剧,药店营收能力堪忧

据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截至2020年底,上海药店数量为4076家。早前,由于药店限距以及医保定点的申请限制,这4000多家药店大多能够守住属于自己的那块“自留地”,竞争相对和缓,门店利润也有一定的保证。

但这一平衡,在2021年初被彻底打破了。

自2月18日起,上海取消了新开办药店的间距限制。而前不久,上海发布了《关于促进上海市药品零售行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优化上海市“热点”“盲点”区域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门店配置,并根据医疗服务圈的常住人口以及门店分布情况,分类逐步增加医保定点药店数量,填补空白,提高密度,鼓励竞争,合理布局。

放开限距后,​上海一批药店,主动不干了

这两个文件意味着,上海市的药品零售市场将迎来一个巨大变局,最直接体现的,就是将有更多的资本力量进入到药店行业。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几年内,上海药店的数量将快速达到一个峰值,竞争也将快速进入白热化阶段。

政策鼓励市场化竞争,这对大连锁来讲,可能是一个扩张的好机会,但是对一些盈利能力不强的小连锁、单体药店以及加盟店,无疑是一个噩梦,它们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但这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因此,一些药店的经营者就会选择在末日来临以前选择关停药店,急流勇退,以免越陷越深,最终进退两难。

*本文来源于搜药原创,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上海   药店   主动   温湿度   上海市   阴凉   加盟店   医保   货架   经营者   数量   读者   药品   原因   竞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