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新“军团”崛起

7月15日

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在线专业医师平台”的医脉通科技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正式交易,其成立于2013年4月8日;

7月6日

2014年12月成立的医疗科技公司(人工智能及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肿瘤大数据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零氪科技,被曝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更新了IPO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但之后其挂牌交易时间因故改为待定;

6月22日

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披露港股申报资料,主打数字医疗健康到家服务,其成立于2014年9月;

6月9日

2012年成立、主打全渠道智慧药房概念的成都泉源堂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港股IPO申请文件;

4月1日

2004年成立、顶着“中国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头衔的微医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披露IPO申请资料,拟登陆港交所;

1月15日

2014年12月9日成立的医渡科技有限公司登陆港交所,自我定位是“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提供以数据智能驱动的医疗创新解决方案”;

2020年12月8日

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港股主板IPO,此时距其2018年11月30日成立刚刚过去了3年……

除了前述这些企业之外,可被列入上市“I”势力的还包括已上市的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港交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00241)、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即平安好医生,港交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01833)、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937)等,以及正在融资、上市进程中的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药店新“军团”崛起

可以这样说,互联网+医疗/医药健康类企业正迎来成长的黄金时期,相关的代表性企业也表现出了诸多的共性特征。

01

高成长性

互联网基因企业的高速成长,根源不在于整个市场的扩容,更多时候其实是从A转至B的零和博弈,他们增加的份额恰恰是多元场景(比如直播带货、无人零售、到家业务等)兴起后从传统线下渠道分割的。

以叮当健康为例,其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实现收入人民币58,461.2万元、127,558.9万元、222,856.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5.2%,而2021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幅则是55.9%。这种成长速度数十倍于全国药品零售市场2020年3.1%的整体增幅,也数倍于中国药店价值榜100强企业14.12%的平均增幅。

再来看医渡科技,其成立之后至2017年,将精力和投资集中于建立数据智能基础设施YiduCore,即通过帮助医院整合内部不同的信息技术系统,将系统中积累的异构数据高效地转化为可计算、结构化和标准化的数据,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

夯实基础之后,其开始以一套数据分析驱动的医疗解决方案服务客户,比如为生命科学公司提供智能药物开发解决方案,为医生和医院赋能的智能研究和患者服务解决方案,为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的智能公共卫生和人口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医渡科技获取了可观的商业利益——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0,201.30万元,较2017年爆增348.86%;2019年继续高速成长,同比增幅飚至447.07%,全年营收为55,808.30万元;随着营收基数的扩大,2020年的增幅有所回落,但仍达到55.36%。(参看表1)

药店新“军团”崛起

02

资本持续输血

尽管互联网类企业的营收增长“一年一个样,两年大变样”,但反映到净利润指标上却不尽如人意:

药店新“军团”崛起

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两家企业外,多家企业仍在持续亏损的泥沼中寻找着前进的方向。而之所以还能持续运作,得益于在此过程中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行为,“用今天的风险资金,做明天的生意,赚后天的利润”。

资料显示,截至刊发招股资料日前,叮当健康一共发起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约30亿元人民币。比较关键的包括:2016年12月,获同道资本3亿元A轮融资;2018年1月,获软银中国3亿元战略融资;2021年6月8日,据说是获得了TPG、奥博资本、鸿为资本联合领投的2.2亿美元。(参看表3)

药店新“军团”崛起

再来看泉源堂,同样是在资本的助推下不断前行:2015年,完成A轮融资,筹集人民币4,020万元;2017年,A+轮融资完成,筹得8,020万元;2019年,B轮10,350万元融资获得成功;2020年,C轮筹得发展资金30,000万元,此轮融资完成后,泉源堂的估值达到15亿元。

03

从“轻”到“重”

“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企业的资产结构。”中金公司在研究报告中如此评价。

事实的确如此。传统的企业一般需要厂房、办公场所、各类有形设备等等,像零售药店起码需要实体的店铺、货架等等。但在数字经济形态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实物资产的依赖大幅下降,更加看重的是人力资本和数据资产,人才和创新能力比以往变得更加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最早带给业界的影响便是,一切资产都尽可能“轻”化。比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第三方平台的生意曾经火得一塌糊涂,纷纭而至的都是上线B2C官方旗舰店者;及至新零售概念兴起,以及医药消费的专业性特征,则是使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处在了风口。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垂直型电商,还是平台型企业,大家都在提升可直接触达消费者的“重资产”的比例。

作为全渠道智慧药房概念主打者,泉源堂近年来便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2018年,其B2C零售业务营收达37948.4万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5.9%,而线下零售药房只占8.3%,O2O业务更是只有可怜的5.9%;转至2020年,这三大业务占比分别为33.8%、29.2%、17.7%,B2C业务大减而后两者大增,但整体占比仍保持在八成左右。(参看表4)

药店新“军团”崛起

在泉源堂看来,这三种销售渠道可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B2C零售业务可提供广泛的产品,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线下零售药房可满足线下客户的体验与专业服务化要求;O2O零售业务可满足客户的私密性和紧急需求。

与线下药房、O2O业务占比快速提升相呼应,泉源堂线下药房的拓展非常“凶猛”:2018年、2019年、2020年,泉源堂分别开设62家、96家、95家新零售药房,同期关店数分别为1家、12家、11家。截至2020年末药房总数达到253家;而到了2021年5月31日,线下药房进一步扩展至369家。与此同时,其在主流电商平台还合计运营着38间在线药房。(参看表5)

药店新“军团”崛起

再来看平台型企业的代表——京东健康,其线下是通过自营京东大药房、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无人售药机等渠道,为用户提供便捷、高品质的供应链与医疗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的全渠道布局覆盖中国超过300个城市,为用户提供当日达、次日达、30分钟、7×24快速送达服务。

04

构建生态

如果说多元化的渠道是满足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需求,那么,从医或药出发,利用“互联网+”链接各类资源,构建起一站式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的闭环生态,亦是一众上市“I”势力突出强化的自身特色。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2020年适逢其成立6周年,当年总营收达68.66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在线医疗收入同比增长82.4%,达15.66亿元,占整体收入的比重从2019年的16.9%上升至22.8%。其年报分析称,在医疗服务上,平安好医生会通过六大专科(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中医科、皮肤科)引领、23个全科室覆盖的模式,通过图文、语音、视频、测量体征等多样展现形式落地服务,辅以线下检验检测服务,会员权益实现O2O全打通。

以此为基础,平安好医生近几年还持续向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动等板块发力。从定位来看,健康商城是其为用户提供医疗健康一站式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产品端来满足用户健康需求的重要渠道,可以在线为用户提供覆盖中西药品(非处方药)、营养保健、医疗器械、母婴育儿及运动健身等众多品类的商品。报告期内,健康商城业务收入37.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8.0%,毛利率6.9%,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参看表6)

药店新“军团”崛起

再来看叮当健康,其拼杀多年,以“快”作为核心战略,靠“28分钟送药到家”切入市场,最终成为医药O2O赛道的领跑者——2020年以8.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观察其业务演进之逻辑,可以发现是从与线下药店合作,到自建智慧药店,再到如今已具备线上APP和线下智慧药房的情况下,开始探索慢病健康管理等新的应用场景,以此形成健康生态闭环,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但未来如何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竞争,继续保持“快药”的起家优势,对叮当健康而言或许是一大考验。

05

从经营商品到经营用户

“互联网+”时代,流量是一切的基础。实际上,传统实体药店也非常遵从这点,特别是在开药店“躺赚”的普遍红利期结束、优胜劣汰的内卷时代下,谁掌握了顾客,谁就拥有了未来。因此,我们看到传统药店非常强调自身的会员数据,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则更是关注MAU(月活跃用户)、MPU(月付费用户)等指标。

平安好医生在2020年报中将之列为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运营指标,“截至12月31日,公司注册用户数达37,280万人,较2019年末增加5760万人,上涨18.3%;2020年12月的MAU数和MPU数分别达7,260万人和400万人,同比增长分别为8.5%和34.1%;2020全年日均咨询量达到90.3万,较2019年上涨23.9%”。持续精细化运营用户流量也获得了很好的回报——“报告期内平均付费用户转化率达4.9%,较去年同期的4.0%提升0.9个百分点,付费用户中医疗付费用户占35.1%,日处方销售单量较2019年上涨88%”。

2020年,京东健康总收入为人民币194亿元,同比增长78.8%。在他们看来,这也得益于用户量的持续增长——“平台活跃用户数增至8,980万,相比2019年净增加3,370万,成为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平台的日均问诊量超过10万,是2019年同期的5倍多”。

为了将用户牢牢掌握在手中,泉源堂从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服务的角度出发,设立了由逾20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药学服务团队,涵盖执业药师、健康顾问、慢性病专家,并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专业药学咨询服务的在线零售药房。受益于此,2020年其B2C零售业务在线药学咨询服务产生的平均转化率(指通过电商平台的在线药房咨询后作出购买的消费者数目,除以通过在线药房进行在线咨询的消费者数目)为46%,而行业平均转化率只有39%。

再比如,为适应消费者生活方式转变及客户对夜间药房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泉源堂旗下近一半的零售药房提供24小时配送服务。因此,其一年内最高月均夜间订单(指夜间10时至翌日上午8时的订单)由2018年的每间药房412张,增至2020年的799张。

06

大数据运营成显学

中金公司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成为重要的产品研发、客户营销、生产组织资源,是企业无比关键的一项资产。“随着诸多流量平台入局,具备跨时空、联结性、共享性、数据全程留痕等特点的 health-tech不断解决医药产业因时空束缚导致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患信息不对称、监管难度大等痛点,并进一步催生产业格局重构及商业模式重塑。未来,数据AI有望使得精准研发、精准营销、临床疾病研究、医保控费等诸多领域得到突破”。(参看表7)

药店新“军团”崛起

实际上,本文提到的几家互联网基因企业都在不约而同地运营着各类的数据,只不过有的将之视为核心,有的将之作为补充。其中,零氪科技和医渡科技都是以大数据运营作为自身企业的。

以医渡科技为例,其在招股资料中指出,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智能基础设施YiduCore,目前处理和分析着来自3亿+患者的、超过13亿的时间轴医疗记录。(参看表8)

药店新“军团”崛起

微医也在招股资料中披露,其2019年5月推出了由旗下互联网医院运营的糖尿病管理项目,以数字化的方式监测和管理用户的糖尿病指标。该项目对糖尿病控制率达到64.1%,远高于行业均值49.4%,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健康状况。

同时,推出由公共医疗保险基金直接结算的会员式数字慢病管理服务模式,其在泰安的实践表明,可以将单次处方金额降低约12.7%。

此外,微医还透露,其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用户的医疗和健康维护需求以及保险需求,从而为用户开发定制化的高性价比保险产品。例如,他们与友邦保险共同开发保险产品与医疗服务,包括针对专科医疗需求(比如乳腺癌与白血病)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在山东省推出了一款融合数字医疗服务的区域性健康保险产品——“齐鲁保”,为当地参加公共医疗保险的居民提供了附加商业医疗保险和数字医疗服务的选择。自2020年10月在济南推出以来,3个月内便有8.7%的当地医保参保居民予以购买……

中金公司指出,能够实现数字经济融合的产业在供给和需求方面有两大共性:供应层面,原本生产效率有待提高或者生产销售环节冗长,数字化能够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效率或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例如,流程自动化、渠道扁平化、供应链实时管理等。需求层面,拥有大规模的客户量、高频次的需求,能够积累海量数据应用大数定理进行分析,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触达更多客户,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客户的转化。

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包括药品零售行业,都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To C模式,更易于实现数字经济带来的规模经济、网络效应、范围经济等,产业数字化进程发展较快。换言之,To C模式的公司在供需两端产业数字化的空间相对更大,受市场追捧的机率也更高。

*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店原创,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在线   泉源   平安   药房   药店   军团   融资   消费者   需求   客户   医疗   数字   数据   用户   健康   财经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