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号的重要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每年7月底,最高中G层都会举行一次经济工作会议。

目的是——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释放重要政策信号。

下半年乃至明年的政策走向,全藏在这场最高层的会议里。

昨天,关于2021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落幕了。这场会议的通稿中,我们发现——这艘大船,在缓慢转向。诸多措辞,发生了变化。

下面这张图片,是过去一年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要点。

30号的重要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本次G层会议的政策定调,与此前两次相比,共有以下几点重要变化——

第一,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变为“更复杂和更严峻”。

今年4月份,G层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提到一句话: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当时能用到这句话,说明是相对乐观的。


但是,在刚刚7月底的会议上,G层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

去掉了“稳增长压力较小”的乐观字眼,强调了“更复杂和更严峻”。措辞的变化,说明高层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开始由乐观到谨慎。

从“抓住乐观窗口,转入应对严峻挑战”。这将是下半年及明年政策出台的主背景。


第二,未来政策的主基调,更加积极。

去年乃至今年4月份,高层提到政策的主基调时,反复强调四个字:不转急弯。

除了这四个字之外,高层还反复强调了一句话:要保持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高层反复强调这“四个字”和“一句话”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在告诉我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转弯了,但是不转急弯。按照经济增速,缓慢压缩货币供应。

从疫情爆发开始,为了快速提振经济,保障就业和复工复产,我们维持了一整年的宽松货币政策。

宽松到什么程度?货币供应,远远超出经济增速的程度。正因为如此,也造就了一整年的资本市场浪潮。

股市、楼市、各种币……一个劲儿的狠狠涨了一波。从今年年初开始,从高层提到“不转急弯”和“货币供应匹配经济增速”开始——我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开始缓慢收紧了。

但是,在刚刚7月底的会议上,高层对于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再次发生变化。

去掉了“不转急弯”,去掉了“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却强调了财政政策仍要保持积极,货币政策仍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措辞的变化,说明高层对于宏观政策的主基调,从保守转入积极。这将是下半年及明年宏观政策的主基调。

讲到这里,大家会发现——我们这艘大船,开始转向了。

对于未来形势的判断,从乐观转入谨慎。

对于宏观政策的调整,从保守转入积极。

伴随大船的转向,高层在这次会议上所释放出的政策包,也发生了变化。

第一,货币政策,开始发力。刚刚7月底的这次会议上,高层首次提到了一句话。

这句话,在过去的历次会议上都没有被提及过——要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这句话意味着,未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与欧美国家发生背离。

大家都知道,美联储即将启动Taper,缩减QE,拧紧水龙头,逐步开启货币正常化进程。而在这次会议上,高层以上面这句话的定调,告诉我们——中国可能会与其发生背离,降准甚至是降息。

中国要开始“补水”了。请牢牢记住上面这句话,这是下半年及明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第二,财政政策,重启地方债。

去年乃至今年,虽然高层在不断强调财政政策要积极有效,但是在实际的落地环节——

我们的财政政策,始终是迟滞和迟缓的。大基建的规模,始终没有上去。

财政政策迟滞和基建规模上不去的原因是:高层一直在强压地方债。

去年年底和今年4月份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一句话——要防范地方债,要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但是,在刚刚7月底的会议上,高层对于财政政策的主基调——去掉了“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提出了“合理把握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

措辞的变化,说明高层对于财政政策的主基调,变得更加积极。开始从强压地方债,控制大基建规模,转入加快发行地方债,加快大基建投资,这将是下半年及明年财政政策的主基调。

第三,对房地产,并没有想象中严厉。

这次会议之前,高层不断出台政策,屡次收紧楼市调控。

尤其是本月的住建部会议上,更是联合八部门放出狠话:要对调控工作不利的城市,坚决予以问责;要在三年内,实现房地产秩序明显好转。原本,绝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次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措辞会更加严厉。下半年的政策调控,会更加凶残。但是,这次会议对于房地产的表述,并没有想象中严厉。

与4月份会议上的严厉措辞相比,甚至还有所缓和。今年4月份的会议上,提到房地产的措辞是: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

而刚刚7月份的会议上,提到房地产的措辞中——去掉了上面那句话,仅仅是强调了要提高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强租赁性住房。

措辞的变化,说明高层对于房地产的主基调,不再进一步下死手。从猛下重手,转入维持现状。从“以打楼市换稳定”,转入“以保障房换稳定”。

大概率不会有更凶残的政策出台,这将是下半年及明年楼市政策的主基调。

这次的高层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大船,开始缓慢转向了。从疫情之初到现在,中国始终保持着相对冷静克制,甚至是略显保守的宏观政策。

我们曾反复听到过一句话:中国的政策工具箱,有足够的储备和后手。

欧美国家突突突的放水撒钱的时候,我们稳着不动。欧美国家敞开了玩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时候,我们仍在“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但是,这次的高层会议告诉我们:中国的政策工具箱,打开了。

中国政策工具箱里的宝贝们,开始慢慢登场了。货币政策,开始发力了。财政政策,也开始扩张了。地方债,将加速发行。大基建,将快上大干。下半年乃至明年,大概率还将有新一轮的降准降息。

讲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对于未来的判断已经足够清晰。下半年乃至明年,我们即将迎来的是什么?是一个货币宽松的流动性大年,也是一个财政积极的扩张大年,更是一个快上大干的基建大年。

当然,面对已经被政策篱笆墙锁死的楼市,上述利好并不能使其也变成一个“大年”。

但是,我必须提醒的是——此时此刻的我们,万万不可悲观。只因以上种种,都不能算坏消息。

最近这段时间,我知道很多投资人充满迷茫与悲观。股市反复跌宕,套牢了一票又一票;楼市屡遭重锤,干倒了一批又一批。投资者跳脚骂娘,你这是要逼死我们。

反观过去数十载的历史,我们能很轻易得出一个答案:只要是流动性大年,只要是扩张大年,只要是基建大年,持有资产就总不会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急弯   财政政策   措辞   经济形势   基建   基调   货币政策   中国   大年   下半年   经济工作会议   高层   信号   明年   政策   地方   经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