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纸沉浮录:痛惜着的一路前行

纸媒版面应该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大多已被新媒体的崭新形式所取代,但是传统的报纸版式应该成为一种永久的文化遗产。

这两天,乌鲁木齐的报人@乌鲁木齐那些事儿,报纸收藏达人@乌鲁木齐大西山等先后披露,曾为西北都市报黑马的《都市消费晨报》也将于新年调整刊期,即周五报改为周报出版;这也是乌鲁木齐地区近期继《新疆都市报》停刊之后又一张退出“都市报”行列的报纸。从先前乌鲁木齐《新疆都市报》《都市消费晨报》《乌鲁木齐晚报》三大市民报鼎立到今天仅剩下《乌鲁木齐晚报》(兼容党报)一家“独秀”。实在是让许多钟爱都市纸媒报刊的从业人员,以及传统的读者猝不及防,痛惜有加。


都市报纸沉浮录:痛惜着的一路前行

其实,都市类报纸的停刊对于报业相对发展稍稍滞后的乌鲁木齐来说并不是先例;早在2017年就已经有着大批的都市报(包括其他类)相继停刊,其中例如著名的《京华时报》《楚天金报》《渤海早报》《汕头都市报》等等。而最早停刊的还是2014年停刊的上海《新闻晚报》。

尤其是可视为“停刊潮”的则是2019年,这一年全国大概有近40家都市类报纸相继休刊;其中包括创刊于1998年北京的第一家都市报《北京晨报》,以及《法制晚报》。还有天津的《城市快报》,辽宁的《华商晨报》,成都的《天府早报》《成都晚报》,山西的《三晋都市报》,《黑龙江晨报》等等。

都市报纸沉浮录:痛惜着的一路前行

加上2020年停刊的《武汉晨报》《生活日报》(山东)《拉萨晚报》,加上刚宣布不久的《都市消费晨报》;全国生活都市类等报纸近三年停刊休刊多达约100多家。

一、都市报大潮涌起

其实说到都市报(晚报、晨报、生活类)的兴起,早在1992年第一张晨报《黑龙江晨报》的创办,我国的报业市场化就已经开始萌动。但都市生活类报纸最为鼎盛时期还当属1998至2008年的十年间;当时市场最为活跃的《广州日报》创利就达约8个亿,就连处在西北边陲的《都市消费晨报》仅广告收入就达4个亿之多。而且《都市消费晨报》发行量曾最高创下了20万份的记录,成为整个西部地区都市报当时的一批黑马。

都市报纸沉浮录:痛惜着的一路前行

自九十年代末开始,随后的都市报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成为了都市人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当时的很多街头早晨都能看到,一个个手拿一张报纸一张饼的上班族匆匆走过。

由此到2019年间,我国的报业可谓是到了一个最为鼎盛的时期;用笔者最近与@乌鲁木齐那些事儿共鸣的一句话形容就是,“报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向一群辛勤的拓荒人致敬”!是的,在这个十年间,中国的报业从业人员真的应该是最为辛勤的新闻工作者之一,

而今,却是已经有着数以万计的从业者“被迫转型”,忍痛转岗。

二、都市报的主要分布

改革开放后的报业繁荣,也是与经济发达程度密不可分的。九十年代之后,我国的报业矩阵,除了首都北京之外,几乎都是在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例如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成都、重庆等地。

包括都市报在内的报业最为红火的当数北京的《北京晚报》《北京晨报》《新京报》《京华时报》《精品购物指南》,广州的《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南京的《南京晨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重庆的《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武汉晨报》;以及其他地区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半岛都市报》(青岛)《辽沈晚报》《半岛晨报》(沈阳)《江南都市报》(南昌)《三湘都市报》(长沙)《大河报》(郑州)《燕赵都市报》(石家庄)《南国都市报》(海口)《贵州都市报》《新安晚报》(合肥)《海峡都市报》(福州)等等。

都市报纸沉浮录:痛惜着的一路前行

这其中尤其是都市报的领军旗帜当数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正是因为《华西都市报》的创办,以及其创立的报纸市场化运作理念和全新的竞争模式,从而才开启了我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可以说,这样的报业矩阵在全球都是屈指可数的,在我国的报业史上也是空前的浓墨一笔。

三、痛惜中的不舍

由于高科技的无穷魅力,人们真的是在猝不及防的瞬间发现,手中的纸媒不经意地被手机完全取代。

记得就在都市报刚刚盛行之时,也仅是报纸无纸化的开始,当许多的读者刚刚习惯电子版本的阅读时;这些手机、平板当中的微新闻、快新闻、闪新闻如同迅雷般的几乎取代了所有的纸媒。

都市报纸沉浮录:痛惜着的一路前行

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传统纸媒依然是在“死守着”自己热爱的阵地;许多的都市报从三大叠降到单叠,从几十版降到几个版,但最终依然还是在痛惜中停刊、休刊。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都市消费晨报》,笔者曾在今年年初回到乌鲁木齐,在街头买到一份四个版的报纸,当时就有着预感,这份曾经影响着百万市民生活的《晨报》恐也将不保了;于是就在年底,便已看到报纸改刊的消息。

也就是在2018年一些报纸停刊之际,就有人预言纸媒将会“绝迹”,但是没有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竟会在两年之内大部分的品牌知名都市报都已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纸媒的完全“绝迹”绝无可能,我们相信,体制内的许多报纸依然还会延续。因为,在她们的面前,还有许多的报业拓荒者,以及许许多多钟情于报纸版面的传统忠实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痛惜   华西   报纸   乌鲁木齐   都市   成都   鼎盛   都市报   北京   晨报   早报   报业   晚报   传统   我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