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家都陷入了平安、格力、万科的极度悲观情绪当中了呢?

现在市面对于平安、格力、万科已经有点极度悲观了,比如平安受限于人口红利,未来寿险将大幅度变低、地产因为城市化到头了,未来没有前景、格力跟着地产一起灭亡。这些言论具有一定市场,但是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但是漏洞也很大。

1、国内人口红利真的消失了吗?

为何国家放开三胎没有这么果断?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真实数据,靠看传言,事实是现在生二胎的很多,连之前只生一胎的,现在都抓紧抢时间生二胎。

人口随着经济发展确实会降低生育率,但是这并不是一定,因为除了韩日欧洲的低生育率一直被强调外,美国却重来没有被提及低生育了,这是媒体自然过滤引起的,美国除了外来人口输入多外,美国的实际生育率并不低,实际为1.9左右,比韩日的1.1高,我国没有数据,国外习惯性的定为1.7,我猜想,我国的生育率应该在1.8甚至高点。

2、保险覆盖面真的很广吗?

你确定周边的所有人都买了?有人会反问,买的起来的人都买了,买不起的不会买?这个逻辑就跟之前买的起房的早就买了,买不起的都不会买的逻辑一样的,按照买房逻辑,我们来分析下:

一、全国的商业保险覆盖面很低

目前我国长期人身商业保险只有3亿人,而且很多还是低价的保险,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只有4.3%和430美元,在全球的排名分别排为第38位和第46位,我国人均持有人身险保单数不足1件,仅为0.8张。

这个覆盖率有点像城市化,而目前的保险覆盖面还停留在10年前的城市化水平。

二、人均购买保单少,金额低

上面说了,我国人均保单0.8张,很多还是便宜的保单,比如保险公司赠送的免费单。而富人保单无论是数据还是金额上都是远超普通人,就跟富人买房1亿,穷人买房20万一样的道理,所以随时经济的变好,越来越多人买保险,保险金额和保单数量就会飙升。

三、保险意识低,并没有形成保险意识

其实目前来说保险意识已经比20年前高很多了,至少社保大家看到别人拿着高额的养老金后,现在几乎全国所有人都认可了养老保险等,只是目前寿险大家还没有看到别人的收益处,所以买商业险的意识并没有很高。

但是有一点至少被提高了,就是幼儿商业险已经被明显的提高意识了,而中年人因为收入以及性价比相对幼儿来说不高,所以买的人不多。

四、社保等公共保险永远是滞后需求的

社保,医保等保险因为覆盖面大,平均下来受益水平就比较低,因此很难能够完全解决保险的需求。

3、真正制约保险覆盖扩大的是收入

一份6000的保单,放10年前的收入,绝对极少数人买,而现在这个比例提高了,未来10年收入继续提高的话,那么购买的人比例肯定提高,因为收入提高了。所以收入是根本。

4、提高保单的金融属性

如果提高保单的金融属性,那保险将会跨越式的发展,比如保单便捷抵押贷款、保单剩余价值变现回购、甚至低息贷款买保险等等创新性的金融模式,那么保险就会爆发性的增长。

5、商业保险未来潜力巨大

商业保险属于消费,需要跟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就跟买房是一样的,未来收入提高,买保险的将会越来越多。

公司公益性给员工买保险的面也会越来越多,很多公司已经在参考欧美模式给员工买商业保险,未来如果这个面从大公司发展到所有企业,那么购买力是十分的巨大。

那么格力和万科的思路也是差不多,收入提高了,购买量自然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平安   生育率   保单   寿险   覆盖面   美国   悲观   社保   逻辑   商业保险   情绪   人口   年前   意识   收入   未来   我国   财经   万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