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培训被限,那么学生参加机器人编程比赛到底有没有用?

近期,教育部发文,限制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考试分数。与此对应的是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比如绘画、音乐、机器人、编程等等,这些培训美其名曰是以兴趣为主,其实私下里参加比赛、考级、拿证书、获奖已经成为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仿佛只有一纸证书才能证明学习的意义。那么对于机器人、编程这样的非学科教育,参加比赛到底有没有用?

1、机器人与编程比赛如火如荼

机器人与编程教育是近年随着创客与STEM教育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新的教育内容,但其由来已久,只是在近几年尤为火热。学习机器人与编程对拓展孩子的学习领域,培养孩子的工程技术兴趣,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创造能力大有裨益。但是一个疯狂的现象是,真正在学习编程与硬件的学生少,每天想参加比赛的学生多。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提高招生质量,让学生挤破头参加各类比赛获奖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家长,该如何识破比赛之后的“幻境”?如何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投入和金钱投入下学到更多的知识?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那么参加机器人比赛到底能为孩子带来什么呢,动辄七八千上万的机器人比赛费用值不值得呢,孩子到底该如何才能学好编程才能不沦为竞赛的牺牲品呢?

学科培训被限,那么学生参加机器人编程比赛到底有没有用?

如火如荼的机器人比赛

2、疯狂的机器人比赛、巨大的商业利益

机器人类的比赛有多疯狂,从教育部公布的赛事清单可见一二。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实行白名单制。在名单里面的赛事就是官方认可的正规赛事,学校可以组织参加(好处多多,费用报销)。不在清单里面的赛事都是非官方认可的,学校一般不会组织参加,但是学生私下可以报名参加(费用自理,证书不认)。2019年,首届赛事白名单公布,一共29个赛事入围,其中科技创新类的就有12个。

学科培训被限,那么学生参加机器人编程比赛到底有没有用?

白名单中的科创类比赛

虽然表面上看只是12个赛事,但是机器人类的每个赛事里面又包含了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赛项,每个赛项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厂家在赞助和协办,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从事机器人教育的公司,让人眼花缭乱。机器人赛事和其他赛事不同的地方在于花费奇高。教育部早在2018年提出白名单制的时候就明确指出,所有赛事必须秉承公益性,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报名费、参赛费、培训费、观摩费等等。但是机器人比赛不一样,因为参赛需要机器人器材,而这就是构成巨大的商业利益。据了解,机器人赛事的参赛器材零售价在几千万到几万元不等,有些学生一年参加学习的费用也不过两三千元,而一场比赛就要花费七八千元,真是本末倒置。因为所有的赛项都不是开源的,几乎背后都有厂家在赞助,那么要参加该比赛,就必须要购买该赞助厂家的器材才行,否则无法参赛。想想也能明白,厂家也不能白白赞助,动辄几十万一年的赞助费也不能白交啊,归根结底羊毛出在羊身上。问题的根源在于赛事的制度出了问题,既然是公益性的比赛,就应该采用开源的方法,主办方设计好规则,所有的选手可以使用任何器材参赛,只要能按照规则完成比赛即可,干嘛一定要限制器材呢?不过这么好的开源的办法为什么没有人愿意采用呢?废话,要是都这么公益的话主办方还怎么赚钱呢?因为大部分赛事的主办方都不是百分百的政府机构,都有牟利的需求,背后都有公司。还是那句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去参加比赛的学生都被割了韭菜了。如果要想彻底改变机器人比赛成本奇高的现状,必须得采用开源的比赛形式,难啊。

3、你以为的名校敲门砖可能就是废纸一张

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参加比赛的目的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获奖给予孩子以鼓励,二是希望获奖取得升学的便利。如果是前者,那么花费几千上万元参加一个比赛代价实在太大,普通家庭很难承担,最后就变成有钱人家孩子的游戏了,有钱人也是冤大头啊,参加一些免费的比赛不香么,非要当韭菜。如果是后者则有可能会让你们大失所望。目前无论是哪一级别的升学需要,对比赛证书的限制都非常严格,基本上除了五大学科竞赛,即五大奥赛的证书有一定的作用外,其他的证书都可能是废纸一张。即使是其他的认可的比赛证书,也大多是一等奖。机器人编程比赛的一等奖和五大学科竞赛的一等奖那差别可就大了,你以为一等奖的孩子都是学习很好的么?错,大错特错。可以说机器人比赛成绩和学员学习好坏的相关度非常低,因为比赛对器材参数,现场环境,操作习惯都有很大的依赖,同样的代码在不同的器材上可能跑出不一样的结果,比赛成绩不好你能怪学生没学好么?你比赛得了一等奖你以为你就很厉害么?其实中间的各类因素很多。那如果是奥数一等奖那就不一样了,那是硬实力啊,二等奖的水平是永远不可能获得一等奖的,对于选材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机器人编程就要另看了。那么机器人比赛能体现什么能力呢?其实最能突出机器人编程竞赛优势的是创意创新,不过在限制性的器材要求下,这一优势也没有了。孩子拿着一个完全组装好的机器人练习各种动作,玩一年,可能连机器人的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搞不清楚,只停留在简单的逻辑应用层面,无论是智力选拔、创意选拔还是创新能力都无从考量,丧失的机器人比赛应有的价值。

学科培训被限,那么学生参加机器人编程比赛到底有没有用?

国家严格限制各类比赛加分

4、到底要学习还是要比赛

机器人编程的学习完全是基于兴趣爱好的长期过程,千万不能被竞赛所裹挟。机器人编程竞赛与学科竞赛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参赛成本很高而后者的参赛成本很低,前者是基于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非知识性学习,后者是以思维训练为主的知识性学习。以奥数为例,学习奥数的过程,能够准确训练学生的复杂逻辑能力,但是高难度的机器人编程竞赛则应该训练学生制作机器人、改变机器人以解决现实需求的能力。千万别把机器人当知识进行学习,那将使得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现实中很多的机器人竞赛培训就像培训解数学题一样不断地刷题,刷代码,那还有何乐趣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能有随机应变地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这样竞赛得奖的学生怎么会不功利呢,这样竞赛下失败的学生怎么会不被带偏呢?因为作为家长,亦或者老师,应该全面深刻地认识竞赛的本质,让孩子重新回到兴趣学习的轨道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机器人   学科   羊毛出在羊身上   教育部   学生   赛事   证书   费用   兴趣   厂家   机器   器材   名单   能力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