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一个二战时期的侵华日本兵,竟然长眠于我国的烈士陵园;他的中国战友为了报答他的恩情自愿连续61年为他扫墓;并且在我国2014年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他也赫然在列。

为什么在中国的抗日英烈里会有一名名为宫川英男的日本人?翻开历史,我们发现21岁的宫川英男是二战时期日本侵华战争的一名日军士兵,但他在27岁时为了不被日本侵略者俘虏而英勇就义。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一段不为人所知的过往呢,为何宫川英男从侵略者摇身一变成了抗日英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日本共产党员——宫川英男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宫川英男1918年出生于日本梨县,读完中学后便进入社会底层,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扩大战场,便一直强行征兵,1939年年仅21岁的宫川英男应征入伍,随后便被分配到了中国战场,在百团大战后,驻扎在山东地区的宫川英男被八路军俘虏。在战俘营,年纪轻轻就被帝国主义洗脑的宫川英男非常激进,刚开始他一直拒绝组织的教育改造,甚至还一度要剖腹自尽以孝天皇。

直到后来,在他慢慢接触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目睹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悲惨经历后,思想上才开始有了转变,并志愿加入到中国人民的抗日队伍中,成为了“日本反战同盟”的重要一员。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1943年宫川英男从延安到山东敌工部工作,由于他此前在日本军队内服役过,对敌人内部的矛盾冲突认识深刻,所以他主要负责通过制作宣传传单,打动并策反山东境内铁路沿线的日军下层官兵。在宫川一男刚到山东的一次小型战役中,他便成功说服了一名日本警务所长。当这名警务长被俘后,仍一意孤行、不吃不喝,当地村民还要打死他。正是在宫川英男的循循善诱下,警务长才明白日本侵华战争中两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经过宫川英男的耐心教育,警务长终于改变了态度,还高兴的说“八路的是大大的朋友”。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而另一个俘虏奥村则被宫川英男成功策反。在多番施压下,奥村虽然被被他的上级营救回去,但经过在此宫川英男的教育后,他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即使是回到驻地,也曾多次化装出来同敌工部的成员见面,并为敌工部输送了大量有用情报。

1944年以后,抗日战争攻守态势发生剧变,日军为了挽回败局,一方面在战场上驻扎重兵,另一方面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妄图切断敌工部对日军的政治宣传。为此,他们不惜重金悬赏宫川英男,据说他的赏金在当时都可以买一架飞机,但宫川英男从未被日军的悬赏吓到,一直活跃在战斗一线。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1944年秋,为了进一步分化日军,宫川英男和桥本参加了日军工作队,在这里他们直面日军。白天在老乡家隐蔽以来制作宣传单,晚上出发找日伪军联络员获取情报。当时的斗争环境恶劣,生活相当艰苦,上级照顾他的津贴费,他总是全部奉献给组织,给战友们买菜吃。生活方面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衣服自己洗,裤子自己缝,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有的东西都有借有还。他对八路军无限敬佩,认为八路军的钢铁纪律是制胜法宝,他常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定能够胜利。

不仅如此,他对日本籍队员的组织纪律要求也十分严格。有一次,桥本调戏房东的女儿,这让房东很是不满,在房东向宫川英男提出意见后,宫川英男严肃批评了桥本,并让他向房东父女道歉。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在日军工作队的工作中,大量印着日文的的宣传品和慰问袋被宫川英男想方设法地投进了日军高高的铁墙内。这些慰问袋里装有纸烟、糖果等慰问品。宣传品则是各类日本反战人士撰写的反战书刊,书中的内容无情揭露日本的帝国主义暴行,并宣传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针对日军官兵的内部矛盾,宣传品上有人格牌,写着对士兵不许打耳光,士兵不是牛马等口号;针对日军官兵的思乡情结,宣传品上有感情牌,写着 请千万保重身体,家人请你回家团圆等内容。

工作队队员还利用樱花节等重大节日,大量发放宣传单和慰问品,以加深日军士兵思乡厌战的情绪。工作队通过内线关系把宣传品秘密带进日军的据点,放进日军的生活区,或者把宣传单、慰问信放在日军的必经之地。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日军士兵捡到这些东西后,多数人都会自己留下,只有少数人会上交,对于这种政治进攻,日军高层毫无办法,只能不断对保存宣传品、慰问品的士兵采取血腥手段,企图凭借这样的手段稳固军心,但这样反而加深了其内部的矛盾。甚至有日军士兵在被关禁闭后,从禁闭室逃出来主动提出要与工作队队员会面,最终向工作队投降了。这对伪警人员影响很大,毕竟连日军都和八路军来往,伪军还凭什么给他日本人卖命呢?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这种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但与此同时日军高层也恼羞成怒,于是他们便策划了除掉宫川英男的阴谋活动,日军派遣日本特务渡边全权负责此次行动。渡边来到张夏车站后,以日本反战同盟的名义,给日军工作队的联络人员王继元送了一封信。

在信中,渡边表示强烈反对法西斯同盟、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并大力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还提出要与八路军搞贸易往来,为八路军提供急需物品,尽早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大地。

信上的大饼画得又大又圆,不仅王继元信以为真,就连工作队队员也有不少人被渡边所迷惑,李洛夫与宫川英男仔细地研究和分析渡边的这封信。宫川英男指出,从内容上看渡边无所不能,他甚至能提供八路军目前所急需的食盐和西药。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但事实上在当前这么严峻的形势下,他不可能这么容易地搞出来。因此他们强烈怀疑渡边就是日本人的特务,很可能是借和工作队接头做生意,然后逐渐打入工作队内部,获取相关的工作机密和人员信息,最后再和日军里应外合达到一举消灭日军工作队的目的。谨慎起见工作队决定不与渡边合作,不给他任何可乘之机。

眼见自己的阴谋就要泡汤,渡边立马派人把王继元骗到张夏车站,并对王继元许以高官厚禄,妄想收买王继元,从王继元的口中的到工作队的机密内容。但王继元最终识破了渡边的真正嘴脸,提高了警觉性,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渡边的花言巧语。在糖衣炮弹失效后,渡边就对王继元施以酷刑,王继元始终不屈不挠,没有透漏任何关于工作队的信息,眼看软硬并施都不起作用,渡边在野外枪决了王继元。王继元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日军工作队的战友。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日军的特务阴谋破产后,他们又采用包围突袭的方法谋害宫川英男。1945年6月,宫川英男和李洛夫转移到官庄一个僻静的院子里做敌后工作,拂晓时,敌人突然包围官庄。日军工作队见形势危急,迅速把文件藏好,向村西突围。但日军已经蜂拥而至,工作队无法突围出去。工作队员们只能回到村里烧毁信件后隐蔽起来,宫川英男选择隐蔽在一个麦秸垛里。日军对整个村庄进行严密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宫川英男感到在麦秸垛中无法藏身,为了掩护队友李洛夫,宫川英男冲了出来,用枪打倒了2 个日军。日军纷纷向宫川英男涌来,企图活捉他。而27岁的宫川英男不愿做日军的俘虏,选择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日军在官庄烧杀一阵后,带着宫川英男的尸体回到了据点。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宫川英男的尸体被日军抢走后,军分区政治部和敌工科高度重视,他们下令务必从日军那里夺回宫川英男的遗体。李洛夫等人当晚紧急研究方案,在其他战友的配合下,冒着倾盆大雨,从敌人的阵地里抢回了宫川英男的遗体,并安葬在根据地孙家土村附近。在建国后,宫川英男迁葬于当地的烈士陵园。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因为宫川英男与日军以命相搏,把日军全部引开,为李洛夫留下了生的希望。自此宫川英男被李洛夫视为自己的救命恩人,他连续61年为宫川英男扫墓,在李洛夫的遗嘱中,他叮嘱家人要将自己的骨灰与曾经亲密无间的好战友宫川英男合葬在一起。

他是二战侵华日本兵,却成为抗日英雄,死后被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

2006年,宫川英男的骨灰被移送回日本。3年后,宫川英男的墓土洒在了日本富士山下,2014年8月宫川英男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性有善恶之分,任何国家都充斥善良和邪恶,而宫川英男无疑是污泥里那朵最洁白的莲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日本   洛夫   抗日战争   慰问品   工作队   工部   宣传品   英烈   烈士陵园   警务   帝国主义   日本人   日军   俘虏   中国   士兵   我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