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1971年9月,78岁的毛泽东把李敏和李讷叫到床前,进行嘱咐道:“家乡还有两个叔叔,连饭都吃不饱,你们要经常去看看。”这两位叔叔就是指还在韶山的毛泽嵘和毛泽连。毛泽东给毛泽连一家子的资助在这段时期不得已断了,毛泽东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家中的开销逐日增大,他真的想休息了。一辈子没和组织提过一句照顾的毛泽东,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老了,请政府照顾一点吧。”这也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为毛泽连破例。

1949年,冬季时分,刚刚经历过国庆大典的北京城,也开始见着纷纷扬扬的小雪花了。在北京的协和医院里面,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和秘书田家英陪同一位老伯来看病。医生检查后说老伯的眼睛被耽误了太久,只能选择做手术挖取左眼,同时争取恢复右眼的视力。本来不打算同意做手术的老伯,想起了三哥嘱咐的话,“去治病,听医生的安排,不要死蛮。”,也就答应了医生的安排。

这位老伯就是毛主席的堂弟毛泽连,是毛主席最亲的亲戚,建国以后先后11次到北京来看望毛主席。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毛泽连旧照

身为“皇亲国戚”的毛泽连,一生清贫,在韶山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即使是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向政府开过口。毛新宇曾感叹说:“毛泽连爷爷是个真实的好爷爷。”

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户农家里。父亲毛顺生是一个精打细算,勤劳致富的人,白手起家经营起家里的宽裕生活,母亲文七妹也是温柔贤惠,勤俭持家。毛泽东的前面本有两个哥哥,都先后夭折,所以家族中小辈都唤毛泽东一声“三哥”毛泽连是老九,比毛泽东小了20岁,一生都谨记三哥的话,在韶山冲辛勤劳作。另外还有老四毛泽民,1943年在新疆牺牲;老五毛泽荣,和毛泽连一起在韶山生活;老六毛泽覃,1935年于瑞金牺牲;老七早夭;老八毛泽华,1928年于上海牺牲;老十是毛泽青,1982年在抚顺离世。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毛主席父亲毛顺生

毛泽连的家境贫困,逢年过节总是会受到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的接济。毛泽东的父母没有女儿,而后更是将毛泽连的姐姐毛泽建直接过继到毛泽东家。对于这个妹妹,毛泽东也是十分疼爱的。由此,两家人来往总是十分密切。

1921年,毛泽东回到韶山冲,希望发动毛家人参加革命事业。毛泽东接回了正在做童养媳的毛泽建,毛泽建受尽了屈辱折磨。毛泽东鼓励她说“这几年你受了很多苦,但这怪不得哪个,你要明白,不革命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毛泽建旧照

毛泽建在毛泽东的引导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事业,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和群众运动,成长为一名英姿飒爽,机智的游击队队长。年纪尚小的毛泽连,也受到了毛泽东话语的触动,但他还不能明白革命意味着什么,却已经在心中为自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1925年,毛泽东再次回到韶山发展革命力量,12岁的毛泽连在同一年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毛泽东对这位年幼的堂弟也十分重视,常常是毛泽东在屋里面开会,毛泽连就在门外负责站岗放哨。身高一米八,精明能干的毛泽连给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毛主席和毛泽连在一起

北伐战争后,国共关系破裂,国民党发起的“清党运动”使全国的共产党人陷入恐慌,而韶山作为毛泽东的老家,更是陷入了人心惶惶的白色恐怖中。毛泽东在危急的形势下,仍旧在韶山建立起了党支部,16岁的毛泽连自告奋勇地担任起地下党联络员的责任,凭借机智的应对和敏锐的观察,毛泽连多次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然而,不幸的事情随之而来。在一天晚上,毛泽连完成任务后又参加了农会的活动,讨论活动一直持续到半夜。就在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察觉出了异常,立即开始对参与人员进行逮捕。危急时刻毛泽连眼疾手快从院子里逃出,一路上奔跑躲藏,很快就逃过了拘捕。但是天黑路滑,毛泽连一不小心脚滑摔倒了,一根树枝直直地刺进了左眼,钻心的疼痛立即袭来,顾不上血流如注的左眼,毛泽连只能赶紧捂着眼睛继续跑,一直到安全跑回了家中,他才敢松了一口气,紧接着用布条简单地包扎了一下眼睛,第二天就继续下地干活。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清党运动

由于伤口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眼睛很快就开始发炎化脓,甚至是溃烂。本来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就医,但是毛泽连的家庭家徒四壁,无法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也只能一拖再拖,后来左眼完全失明,右眼的视力也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次受伤以后,毛泽连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他在继续干革命工作,组织也不在给毛泽连委派任务。然而对于毛泽连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他不愿意前功尽弃。于是,毛泽连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从事其他的革命任务,继续坚持革命事业。但是出于对毛泽连负责的原则,组织并没有批准他的入党申请,只告诫他好好休养。这件事情之后,毛泽连的士气达到低谷,经常抱怨。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毛主席和毛泽连

后来毛泽东听闻了毛泽连的情况,特意嘱咐远房堂兄毛宇居去看望毛泽连,并且捎去一封信,信中写道:“没入党不要紧,只要思想好就行了。”简短的一行字,却有很深的道理,对于毛泽连而言,这无疑于是一剂良药。毛泽连摆脱了怨天尤人的低谷状态,他想自己做不了大事,那就安安稳稳地做好自己的小事。

自此之后,毛泽连在韶山辛勤耕种,同时也为地下组织的活动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但是自此和三哥毛泽东中断了联系。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毛主席和毛宇居

1949年10月份,中南海内的桂花开得正是茂盛,浓郁的香气弥漫进了毛主席的菊香书屋,也打断了主席的思绪。看到主席出门后,早就守在门外的秘书叶子龙迅速跑了过去,边跑边对主席说道:“主席,来客人了!韶山来的!”毛泽东听后怔了一怔,在稍微想了想后,欣喜的笑容开始自他的嘴角溢了出来。“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来的都有谁?”叶子龙回答:“客人是昨天到北京的,他们说,一个是您的堂弟毛泽连。一个是您的表弟,姓李!”见面以后,毛泽东亲切地握着毛泽连的手,激动地问:“你是泽连,润发九弟吧!”毛泽连连忙点点头说:“我是润发呀!”两双强劲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毛泽东和堂弟毛泽连都心潮澎湃,难以平复。见面时,毛泽东就发现毛泽连的眼睛没有光彩,到了吃饭的时候,因为眼睛视力模糊,夹菜成了毛泽连面对的难题。在毛泽东的询问下,毛泽连才说出了眼睛失明的事情。随后毛泽东安排毛岸英和田家英陪同毛泽连到北京的协和进行诊治。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毛主席和毛岸英

由于耽误的时间过长,医生只能摘除左眼,并作手术对右眼视力进行恢复。手术以后毛泽东没有麻烦政府的工作人员,而是安排毛岸英,和李敏,李讷对毛泽连进行悉心照顾,还特意准备了帮助病人恢复身体的小米粥和各类营养品。毛泽连的眼睛不方便,毛泽东就专门准备了一个饭碗,把菜都夹进碗里面,再端给毛泽连。一个月以后,毛泽连的右眼视力稍微能见光亮了,医生说可以给左眼安装假眼。毛泽连向毛泽东询问意见,毛泽东说假眼起不了实际作用。毛泽连一想到要花费主席三哥许多稿费,心里也不愿意。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写作中的毛主席

看到毛泽连的眼睛没有治好,毛泽东的心里也是难受,表弟李珂轻轻地对毛泽东说:“泽连的眼睛没有治好,他家里又确实困难,老母亲身体还有病,三个孩子年龄都太小,能不能给他安排一个闲事做,家里能有一点收入,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下去 ?”毛泽东沉重地表示:“我这个国家主席,不能只解决自家人的困难,要先解决全国人民的困难。我只解决自家人的困难,我这个国家主席也当不好了。”说罢,毛泽东温柔地望向毛泽连,而毛泽连也是理解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遇到了棘手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前韶山的亲朋好友,很多来信请求主席安排工作,毛泽东一一回信进行回绝。曾经对毛泽东有恩情的表哥文运昌开出了想求职人员的名单,被毛泽东以“不要来此谋事,因为此处没有薪水。”给严词回绝。到1954年4月29日毛泽东还特地给写给外祖文家所在的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写去一封信,信中说:“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还特别强调“不能有任何特殊”。毛泽东在对待亲戚问题上坚持三个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不动用政府和人民的财产是毛泽东不能动摇的信念坚守。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伟大领袖毛主席

在毛泽连和李珂打算离开北京时,还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是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给哥俩每人做一套新衣服,又要工作人员去管理科领些糖果。工作人员领了十斤,毛泽东十分生气地问:“拿这么多干什么?”“给他们路上吃。”“两个人在路上哪里吃得这么多?有两斤足够!”不得已多余的糖果被送了回去,哥俩一人分了一斤糖果。随后毛泽东苦口婆心地劝说:“我们国家现在还穷,不要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注意节约,其他同志的家属来了怎么办呢?”即使是在小事上,严明的纪律也是不能放松的。第二是当时的火车票只能买当天的车票,毛泽东不准搞特殊,于是警卫们带着毛泽连和李珂到火车站排队买票,谁知人太多了,连续两天都没买到回湖南的票,晚上只能又折回了中南海。第三天警卫班班长武向庭,起了一大早,带着哥俩往车站赶,谁知买票队伍已经排得跟长龙一样。从天黑排到了太阳出来,眼见该自己了,啪,卖票的窗口就关了。哥俩倔着说一定要直接在车站过夜,自己去买票。急得武向庭只能去找车站主任说明了情况,这才解决了车票的问题。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北京车站旧照

回去以后,武向庭没有敢向毛泽东报告这件事情,然而纸包不住火,消息从车站传了出去,传到了一位国民党起义军官那里,他感叹道,“毛主席的亲戚来北京,回老家竟然排了三次队都买不到车票,听起来就像一则笑话。当时孔二小姐在撤离重庆时连狗都带上了,同样是一票难求,却有天壤之别。得天下失天下,不能不说是注定的啊!”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孔二小姐

虽然不能时常见面,但是毛泽东对毛泽连一家人牵挂在心,每年都会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0元寄回韶山老家。毛泽连也记得三哥的嘱咐,好好在家里面种地,不给政府和三哥添麻烦。

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垦荒的时候,毛泽连不小心从山坡上滚落下来,摔断了腿。毛泽连眼见着一家人的生活没有着落,心急如焚,右眼的视力又开始恶化。无奈之下,毛泽连给毛泽东寄去一封信,希望可以到北京进行治疗。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同意毛泽连来北京治病的请求,回信中写道:“不要来京,因为湘雅医院诊不好,北京也不见得诊得好。”毛泽东的这封信写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毛泽连是理解的,三哥身为主席,凡事要以身作则,如果自家的亲戚生病就可以来北京治疗,那北京有多少名干部?干部又有多少生病的亲戚?所以这个先例开不得。但是不久后,毛泽连的母亲因为忧心过度而离世。毛泽连将母亲去世的消息写信告诉了毛泽东。毛泽连一家经受的接连打击,毛泽东虽然不说,但心中很悲痛很担忧。毛泽东立即给毛宇居写信,希望他能代替自己去看望毛泽连家中的情况,同时又赶忙给毛泽连汇去总共三百万元旧币,一百万作为婶婶的安葬费,两百万让毛泽连拿去治疗伤腿。毛泽连靠着三哥寄回的这些钱,再也没有麻烦过政府。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湘雅医院旧照

毛泽东和毛泽连的一家人见面是在1959年6月。据毛泽东的卫士田云玉回忆,当毛主席回到阔别了32年的家乡时,表现的有些异样。“他老拨开窗帘看,看庄稼地。这个动作在我们以前,到外地去,比较少。”

毛泽东回乡以后的行程,被安排满满当当。年少时的近邻远亲,他都一一拜访问候。到临走前,毛泽东用稿费在韶山宾馆摆了7桌酒席,邀请当年的革命战友,烈士遗属,亲戚好友一起好好的吃一顿。毛泽东还用小车把客人们一个一个的接来,到毛泽连一家人下车的时候,大儿子毛岸平最先跳下车,挤到毛泽东的面前。毛泽东笑着问他:“你是那家的伢子呀?”毛岸平指着正在下车的毛泽连说:“我是我爸爸的伢子。”毛泽东看到毛泽连一家人赶忙招呼了过来。席间,乡亲们都有些拘谨,没有人敢动筷子。这时,毛泽东站起来,笑着用韶山话说:“今天,我们高高兴兴,在咯里团个圆。所请的各位父老兄弟姊妹都到了堂,就差我一个干娘没有来了!”席上的老人家听得一头雾水,从来不知道润之还有一个干娘。毛泽东见大家都在窃窃私语,互相打听,微微一笑说:“这事儿,恐怕只有泽连老弟知道了。今天天气热啊,老人家走也走不来,抬也抬不动,大家莫要等了,还客气么子啰!”毛泽连一拍脑袋想起来,主席说的是他的“石头干娘”。原来毛泽东在家中排老三,先前的两位兄弟都夭折了,文七妹在生下毛泽东之后请算命先生看相,说是他要拜大石头作干娘才能保平安,所以毛泽东从小就拜了韶峰北坡的一块观音石做干娘。这件有趣的事情被说出来,笑弯了韶山的一湾人。酒席不再拘谨,毛泽东也忙着和客人敬酒,为长者布菜。

时间到了1971年9月,78岁的毛泽东把李敏和李讷叫到床前,进行嘱咐道:“家乡还有两个叔叔,连饭都吃不饱,你们要经常去看看。”这两位叔叔就是指还在韶山的毛泽嵘和毛泽连。毛泽东给毛泽连一家子的资助在这段时期不得已断了,毛泽东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家中的开销逐日增大,他真的想休息了。一辈子没和组织提过一句照顾的毛泽东,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老了,请政府照顾一点吧。”这也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为毛泽连破例。

毛泽东堂弟毛泽连,主席最亲的亲戚,甘为清贫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图|毛主席和林敏李纳旧照

毛泽东离世以后,李敏和李讷经常回韶山看望五阿公和九阿公。李讷每次回韶山总是记得给九阿公带几盒松软的茯苓饼,住在九阿公家里就帮着忙进忙出,为两位老人整理房间,做饭烧菜。毛泽连的妻子张玉莲就曾多次感动的说:“李讷没有架子,是个好姑娘。”两家的后代也是相互帮衬,来往密切。

毛泽东和毛泽连相继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情谊,在双方的子女中得到了延续和传承。如今,毛泽连的小女儿毛小青在北京南池子办了一家毛家饭店,李敏和李讷一家人都是那里的常客,经常中秋节的时候,两家人就聚在一起,说现在的生活,也怀念老一辈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堂弟   韶山   亲戚   干娘   主席   阿公   哥俩   老伯   清贫   右眼   左眼   北京   视力   家人   眼睛   农民   政府   财经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