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一个姑娘究竟是不是美女,看她身边的追求者就行了。


一个企业是不是优质标的,看追逐它的资本就行了。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这就是目前小米汽车所面临的局面,它的热度足够高,互联网基因,以及雷军的创业成功历史,再加上小米的1080亿现金余额,让所有人对小米汽车的成功不抱任何怀疑,在地方政府眼中,它就是下一个蔚来小鹏理想,拉拢他,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

01


相比同样具备互联网基因的360,以及家大业大的华为,或者是从商用车转乘用车的创维,小米其实是最神秘的一家。

它似乎蒙着一层面纱,它的造车团队搭建得如何了,它的造车逻辑是什么,它的产品线将如何覆盖,它将怎样打造渠道,一概不知,撩拨投资人和吃瓜群众的,或许就是小米汽车的大手笔挖人战略。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业界疯传,小米造车项目年薪总包最高能给到2000万人民币,传闻已经被证伪,但小米的招聘始终是行业最热的信息,而且的确舍得花钱。至少董事长雷军一直在努力搭建一个强悍的智能驾驶团队,前不久还发布信息称“首批招募500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自研行业领先的L4级智能驾驶能力,支持全国多地办公”,不过根据岗位信息来看,多数需求的岗位都定位在北京地区。
毕竟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基本上可以被视为北方院校的明珠,人才就在这儿,还能去哪儿?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但造车基地就不一定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高层对此类信息的保密级别相当高,也没有人知道雷军的具体战略框架。而且,小米宣布造车的时间节点其实不晚,包括华为、360、创维都有了清晰的规划,甚至有相关的产品落地,那么小米为何摒弃了蔚来小鹏理想的以快制胜思维,也很难说。
从凤毛麟角的信息里,能被筛选出唯一一条较为可信的,是安徽省国资委正试图与小米接触,希望小米造车落户合肥。

02


假作真来真亦假,真作假来假亦真,但如果小米汽车真的能够落户合肥,我想其实也挺好。
其一,合肥有成功的新能源相关操作经验。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包括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均能正确把握投资人与被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此外合肥对蔚来中国总部的设立以及后续研发与制造基地的建设给予全面支持,从而成功帮助蔚来逆境翻身。小米汽车如果落户合肥,不用担忧会与地方政府产生拉扯,反而是合肥的高效管理将会成为真正的助力。
其二,整个安徽省正在逐渐以合肥为重心,打造新能源基地。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按照《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安徽省将会重点培养3-5家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同时希望能够让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将达到10%以上。况且,安徽省不是简单拿出了一个文件,而是真金白银,特别是在销售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兜底。按照文件,安徽省内新增及更新的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比例将不低于30%,且每年在上一年基础上递增10%,机要通信用车和老干部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庞大的采购量,将能够帮助新晋造车企业,比如小米汽车这类,快速完成产业爬坡。
其三,合肥具备培育新能源车企的适宜水土。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安徽省已经all in新能源,打造了以合肥为标杆,其余城市为之配套服务的布局。其中,动力锂电池产业基地布局合肥、蚌埠,燃料电池产业集聚区设立在合肥、六安、铜陵、芜湖,新能源商用车基地为合肥、马鞍山,真正调动了全省的主观能动性。其四,目前合肥是中国最受新能源产业欢迎的城市,没有之一。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上海已经有了特斯拉,以及上汽集团这个巨无霸,事实上留给小米汽车腾挪的空间并不多。但合肥市则一直处于上升期,它足够“贪心”,也有野望抛开包袱,去拥抱新能源,关键是,大家都看好合肥市。目前,合肥市已经在新能源产业内“招商引资”到了两个巨头,蔚来中国和大众安徽,并吸纳了零跑、比亚迪等整车企业,各类规划不是落于纸面,而是真正开始破土动工,再加上本身安徽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依托包邮区,积攒了足够的购买力。
其五,安徽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已经趋于完善。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安徽已经汇集12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具备了包括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和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此前,雷军一直在考察供应链企业,其中,巨头供应商中宁德时代独大,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亿纬锂能和比亚迪这俩虽然相对弱势,那么小米汽车就会拥有更强的话语权,不用担心被卡脖子。而传统的中小型零部件供应商方面,合肥,或者说是安徽都不缺,再往远了说,安徽还可以依托江浙沪嘛,长三角一体化的威力是相当巨大的。
其六,合肥的距离与上海足够近。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包括西安、武汉、北京、上海四个城市都在向小米抛出橄榄枝。从相关岗位推测,小米汽车的整车研发设计将落户上海,智能交通方面将落户北京。那么在西安、合肥和武汉三个城市里,得益于高铁通勤,以及密集的交通网络,合肥能够更好地联系北京和上海两地,按照小米汽车全国办公的设想,合肥的区位优势足够明显。
其七,江淮汽车是不错的代工厂。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虽然目前江淮汽车已经辟谣,说网络上风传的“江淮将为小米汽车代工”传言不实,但换句话说,江淮汽车也没说不会给小米汽车代工嘛。相对于自建生产基地的投资和漫长周期,在初创期以代工的方式生产整车不失为一个良策,而江淮汽车恰恰有为蔚来汽车代工的成功先例,在技术、品质、沟通等方面都有保障。其八,合肥具有人才优势。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当然,与北京上海相比,合肥自然居于下风,但和其他城市相比,合肥的院校在研究背景、研究成果、人才队伍、研究平台等方面都处于第二集团前列,包括中国科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科大讯飞等单位实力不容小觑,再加上安徽作为高考大省,合肥可以依托政策优势和家乡情怀,回流外溢人才,并借此承接江浙沪富余人力资源。那么相比西安和武汉,能够借力长三角一体化的合肥,在人才吸引力上,无疑将占据相当优势。

03


当然,也有观点称,合肥在蔚来上投资了太多精力,小米进入合肥将不一定受到重视。我只想说,格局小了。参考上海,你能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产生了内耗么?特斯拉落户上海,也没有占据上汽集团的既有资源,而是依托临港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假设小米汽车落户合肥,那么它与蔚来的确有竞争关系,无疑,良性的竞争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小米汽车应该拥抱合肥的八个理由


当然了,雷军有着激动人心的演讲,但雷军的决策就目前来看是谨慎和高效的,虽说小米汽车至今没有公布新车一丁点儿消息,也没说到底是采用代工方式还是自建生产基地的方式。究竟小米汽车将会怎样切入汽车行业,还是个谜团。但就造车基地来聊,我站合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合肥   小米   特斯拉   合肥市   安徽省   汽车   代工   安徽   江淮   新能源   整车   北京   上海   中国   理由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