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储能优质标的

[cp]《宁德时代生态链2》

储能端关注的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科士达、百川股份(海基新能源)、阳光电源、永福股份、盛弘股份、上能电气、华阳股份(中科海钠)、派能科技、星云股份(检测端)等;

储能相关数据:发电侧储能装机

风电、光伏的的原始输出功率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不稳定因素,若直接并入电网将造成不利冲击,影响电网电能质量,因此需要使用储能系统对原始功率进行平抑与调节。根据国家能源局 2020 年发电新增设备容量,光伏/风电分别新增装机 0.48/0.72 亿千瓦,同比+178.7%/81.7%。基于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规划,对发电侧(集中式光伏占比+装机增速)和装机侧(备点时长+渗透率)作如下假设,测算风光储能装机需求:

1、国内发电侧中集中式风光发电装机占比维持在约 40%-60%;

2、新增光伏装机量保持增长(增速维持在 30%以内),新增发电装机储能配套比率由 2020 年 10%增长至 2060 年 60%;功率配比由 2020 年 20%增长至 2060年 60%;配电时长由 2020 年 2h 增长至 2060 年 5h。测算得 2025 年储能装机需求 28.2Gwh;2030 年风光储能新增装机需求为83.8Gwh,预计 2025-2030 后储能市场将进入政策加速与需求拉动共振下的高速发展通道,2060 年新增装机需求为 332.8Gwh。

根据 IHS Markit 与北极星储能数据,受益于中美抢装,2020 全球风/光发电新增装机分别约 93/142Gw。假设海外发电侧备电时长、容配比、集中式光伏占比等与国内基本一致,测算出 2025/2060 年海外市场发电端储能装机增量需求为 51/364Gwh,全球合计2025/2060 年储能新增装机需求 79/697Gwh。

为简化计算,以分布式工商业侧储能装机+家庭侧储能装机计算分布式储能装机

空间,根据 IHS Markit 等数据,假设工商业与家庭装机来源全为光伏:

1、 假设新增光伏装机中,国内与全球分布式占比保持在 50%- 60%区间内变动;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中家庭侧占比为:国内由 2020 年 5%逐渐增长至 2060年 60%,全球保持在 45%-50%之间。

2、 基于国内家庭储能市场处于发展 早期:假设国内新增家庭装机中储能配比由 2020 年 5%提升至 2060 年 50%;全球由 10%增长至 70%。

3、 储能系统备点时长国内由 2020 年 1h 渗透至 2060 年 4h;全球由 2020 年1.5h 渗透至 2060 年 4h。


海外各国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家用光伏+储能的应用可提高电力自发自用水平,延缓和降低电价上涨带来的风险。市场格局来看,2019 年全球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前三名分别为特斯拉、LG 化学和派能科技,宁德时代

钠离子电池资料:7 月 29 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属于崭新的化学体系,其正极材料及电解液均不含锂元素,而使用钠元素替代,在锂矿供需偏紧、价格维持高位的背景下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宁德时代为其开发了一套适配的化学体系:

➢ 正极材料:目前具有潜在商业化价值的有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两类材料,克容量

已经达到了 160mAh/g,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当。

➢ 负极材料:由于钠离子无法像锂离子一样在石墨层间自由的穿梭,宁德时代开发了

能够让大量的钠离子存储和快速通行、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克容量可达

350mAh/g 以上,还具备优异的循环性能,整体性能指标与现有的石墨相当。

➢ 电解液:开发了适配正负极材料的新型独特电解液体系。

➢ 制造工艺:可以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相兼容。

集成计算平台助力公司在研发端快速成熟。宁德时代构建了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平台,

能够在原子级别上对材料进行了模拟计算和设计仿真,创新性地对材料的体相结构进行

电荷重排,对材料表面进行重新的设计,解决了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快速衰减这一世

界性的难题,使创新材料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指标优异。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热稳定性优异,与磷酸铁锂电池对比,

能量密度略低,但在低温性能及快充方面特别是在高寒高功率应用场景具有明显优势。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达 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 在常温下充电 15 分钟,电量就可以达到 80%,具备了快充能力;

➢ 在零下 20°C 低温的环境下,仍然有 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 在系统集成效率方面可达 80%以上。

开发 AB 电池解决方案,在系统集成端解决目前低能量密度痛点。宁德时代创新性地开

发了 AB 电池解决方案,可与锂离子电池的集成混合共用,按一定的比例和排列进行混

搭、串联、并联、集成。通过 BMS 的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实现取长

补短,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在现阶段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出了其高功率、低温性能

的优势,这样的锂-钠电池系统就能适配更多应用场景,且在商业化初期就具备推广的条

件。

目前尚处产业化早期,未来或将成为储能电池及低续航动力电池主流解决方案。目前钠

离子电池尚处产业化早期,但宁德时代开发 AB 电池混用方案可以使其提早进入市场。

宁德时代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 200Wh/kg,已开始进行钠离子电池的产业

化布局,计划于 2023 年形成基本产业链,并欢迎相关的研究机构、上游的材料供应商和

下游的电池应用端一起参与合作。未来凭借其价格的绝对优势及不弱于磷酸铁锂的性能,

钠离子电池或将成为储能电池及低续航动力电池的主流解决方案。

优质标的:宁德时代、璞泰来、亿纬锂能、天赐材料、当升科技、恩捷股份、新宙邦、宏发股份、汇川技术、科达利等。

新能源储能优质标的


新能源储能优质标的


新能源储能优质标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宁德   电解液   正极   分布式   新能源   标的   密度   离子   功率   能量   电池   需求   股份   材料   时代   国内   全球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