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中产家庭如何守住钱袋子?

假如你有300万,买房还是炒股?

搞清楚这个问题,一定要先了解你“身处何处”,也就是时代背景。20年前买房,2年前重仓基金,现在看来都是不错的选择,押中了大势。就像雷军说的,踩中时代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回望过去,路径是清晰的,比如房改政策、人口红利、城镇化发展铸就了中国房地产20年的繁荣,资本市场制度迭代、金融开放、外资流入、货币超发,催生了基金的小牛市。但展望未来呢?

相信一直以来看我视频的朋友,都能深刻意识到,现在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口,处于货币流动性拐点处,经济滞胀风险正在集聚,因此我们的资产配置方针也要随之改变。


这张图我放过很多次,一定要收藏。

未来5年,中产家庭如何守住钱袋子?

我想传递给大家的一个理念是,资产配置方案要随着经济周期变动。

经济学家,投资大佬都清楚的一个事实是,所有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股市房市债市商品等都围绕经济周期展开。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周而复始。这是经济运行规律,它蕴含着人性。正如被称作“预测大师”的任泽平所说,即使经历十次百次,它每次还会如约而来。有时你不得不相信宿命,在周期的轮回中,你看到一波一波的年轻人喊“这次不一样”,其实每次的周期本质都是一样的。

过去局部资产之所以能涨到天上去,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什么意思?全球性的货币超发、低利率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疫情更是将大放水推至高点。虽然实体经济趴在地板上,但不妨碍以中美为代表的全球股市走牛,漂亮国两大海岸线房价连创新高,中国深圳、杭州、东莞、上海等热点城市房价大涨。

资产价格涨幅远高于工资涨幅,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000-2015年,中国个人财富排名前10%的人群占社会财富的比重从47.75%迅速攀升至67.41%。投资错了,就会被时代的流动性甩下车。


那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工薪族们买房还能作为投资手段么?

我的回答是房价上涨告一段落了,局部风险会逐步释放。不要以为房价只涨不跌的,看看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南、06年的上海、07年的深圳,还有近几年的北京周边燕郊房价,都是阶段性泡沫刺破的典型案例。

如何判断未来房价? 一句话,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具体来看,这个阶段的货币宽松是趋于尾声了,金融去杠杆还在继续。

政策方面,近期一线城市密集调控。

以上海为例,年初的“沪十条”, 3月发布的教育新政,都在为楼市调控敲警钟。深圳、杭州也很快跟进。北京、广州虽然还未发声,但两地调控鼓声已经敲响。

土地方面,后续明确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

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着力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同时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另外,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那些手握几十套住房的人一旦批量抛售,必然会引发一波房市震荡。

再看人口,目前中国生育率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东北三省的总和生育率就已经跌破1,也就是女性一个小孩都生不到,京沪的总和生育率分别是0.70和0.73。我们来算一笔账,00后多是独生子女,从父辈那里继承的房产少说也有一两套,因为60后、70后、80后是前面20年置业主力,90后00后的买房需求远远不如父辈,当刚需房不再是刚需,改善型住房增长又相对稳定时,房子作为高杠杆的通胀商品,由谁来接盘呢?

综合来看,房产投资属性无疑在减弱,一个家庭加杠杆全部押注房地产,无疑是自杀式的资产配置,禁不起失业、大病和意外。

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房产在总资产中占比高达69%,漂亮国仅为36%。

也就是说,房价一旦下跌,中国大部分中产家庭财富会急剧缩水,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也比较难变现,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套牢,这是不合理的。


那么科学的资产配置方式是怎样的?

未来5年,中产家庭如何守住钱袋子?

先告诉你一个基本原理,看图,这是标准普尔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是世界上公认的科学、稳健的资产分配方式。

它把家庭资产按比例划分为四个账户,按一定比例分配,分为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和稳定增长的钱,以此来分散风险,达到资产配置的核心目的——平衡。

这四个账户就好比是桌子的四条腿,长久来看,少了任何一个就随时有倒下的风险。


再来看中美家庭的资产配置情况。

未来5年,中产家庭如何守住钱袋子?

发现问题没,中国家庭绝大部分资产都用来配置房产,相对而言,漂亮国家庭就比较均衡。

在次贷危机之前,他们的配置比例也不是这样的,2006年漂亮国居民住房负担创历史高位水平,有抵押贷款的自住户中,住房负担水平超过30%的住房户比例达到了37%,居民偿债的现金流压力和违约风险显著提升。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次贷危机爆发。2004-2006年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直接导致以浮动利率为主的次贷家庭月供大增、偿付困难,加上市场冷却,次贷家庭大面积违约甚至止赎、或是抛售住房以偿还贷款,造成房价大幅下跌,历时60年的房地产大牛市终结。

另外,你注意到没有,漂亮国居民保险配置比例高达24%,与房产持平,保险比例仅为4%,不到美国的1/6。这也是他们更敢于消费的原因。

我知道,很多人一有闲钱了就想着投资,喜欢以小博大,炒股炒房还要加杠杆,但是高收益一定是对应着高风险的。对于钱生钱的这部分资产,也就是房子、股市、基金等,一般占家庭资产的比例不宜超过40%,赚得起也要亏得起,对家庭不能有致命打击。

你要知道不管是炒股还是买基金,都是相对专业的事。一个公募基金通常会有几十人的投研团队,名校毕业,调研有一手资料,还有交易团队每天做差价。普通投资者不管从时间精力还是专业性上,都很难达到,往往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业绩二百五。更多理财知识,我们评论区交流。我是住你隔壁的金融老周,下期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中产   生育率   家庭   钱袋   杠杆   深圳   上海   中国   守住   货币   住房   房价   比例   资产   风险   漂亮   未来   基金   房产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