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跨越真的很难么?来听听这些百万年薪的打工人怎么说

年入百万,即使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也算高收入人群了了。富二代拆二代们就不多说了,我们这期就说说那些普通家庭出身,却凭借自身能力跻身高收入人群的“打工人”。


第一类:互联网、金融“打工人”

他们身上普遍的标签:名校毕业,进入一线互联网、金融公司核心岗,要达到年薪百万,快的三四年,慢的十年左右。

阶级跨越真的很难么?来听听这些百万年薪的打工人怎么说

所谓核心岗,就是与企业战略目标息息相关,关系到公司业绩和存亡的岗位,比如互联网公司的IT、产品、营销部门,金融公司的投资、研究、市场部。一个更直观的判断标准就是薪水,如果一个岗位的薪水高于行业正常水平,那它在公司中就是重要岗位。

现在好的企业核心岗的校招门槛都划在985、211,考这些学校挺难的。每年高考,能考上这些学校的考生,大约只占总考生的5%左右,考研的话,这个比例大概在8%。拼命学习,削尖脑袋进入一线企业,竞争只会更残酷,996是常态,007也不少见。

我有一个朋友就职于BAT其中一家,每个月绩效由领导打分,末位淘汰制,他每天都压力很大,大到长期心脏疼,字面意思那个疼。要知道一旦被末位淘汰,也很难再去其它大厂了。还有一个在华为工作的朋友,程序员,工资确实高但也真心累,频繁出差,凭一股爱国情怀支撑下去。


第二类:创业“打工人”

阶级跨越真的很难么?来听听这些百万年薪的打工人怎么说

除了这种大厂的打工精英,我身边创业的朋友也挺多,但是,能成功闯出来的,基本上多是家里有资源的,或者抓住了风口。家里有矿的不提,起点不同。什么是抓住风口呢,比如一个白手起家的朋友告诉我,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他16年开奶茶店,迅速积累了自己第一桶金,抓住了奶茶在中国快速扩张的红利期。可能你再早一点,会更赚钱,那如果你现在再去开奶茶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热门商圈门店趋于饱和。

好,我们总结出来首先第一条,就是如果你想创业,一定要选择一个快速成长的赛道,抢占先机。


除了打工人和创业,还有一个重要且公平的生钱方法就是投资。

阶级跨越真的很难么?来听听这些百万年薪的打工人怎么说

不过我身边炒股的朋友,十有九亏。一个做得不错得,现在已经全职炒股了,我看了他一个账户的操作记录,发现交易频次挺少的,空仓时间挺多的。他跟我说他只抓确定性机会,挖掘一家潜力公司,在合理的价格敢于下重注,接下来就是等风来。股市里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噪音,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住繁华。所谓,“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能给你赚到财富自由的投资方法,基本上都有大的格局。


年入百万真的快乐么?

普通人想象的有钱人可能是开着豪车,穿着大牌,山珍海味。其实,这是典型的,皇帝一定用金锄头耕田。

至少我身边的高收入人群,没有这些标签。穿着主要看他们的职业,互联网、媒体人穿的就比较随意,金融、律师行业就比较正式,工作之外的场合,女的普遍比较精致,化妆是一定的,包包也是高奢品牌。但男的就没那么讲究了,穿大众款的比较多,优衣库就可以搞定。车的话,年龄大一点的,路虎、保时捷,年轻点的,宝马、奥迪,开新能源车的倒不是很多。


和他们熟悉了,会发现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生养孩子的成本,不会成为他们发愁的主要问题。年入百万,在中产阶级中算第一梯队了,标配是两三套房,其中一般会有一套学区房,这一类精英对教育的投入是无止境的,这你可以看到近几年疯涨的学区房就能窥见一二。尤其,他们自己的成功路径是名校-工作一路上来的,不会希望孩子读一个比自己差的学校。

还有一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他们这个群体普遍非常自律。你要知道,能挣到百万的,大多都不那么年轻,至少大概率不是20几岁吧,工作强度还大,稍微放纵一点,身体就会发出警报,应酬多的更是吃不消。和他们吃饭,会发现他们饮食很节制,有个朋友甚至是10几年来不吃晚饭,一般都会有健身习惯,没有睡懒觉的。

那么上面说的,都是普通人与富人表层的区别,但真正决定你是有钱人,还是穷人的本质差别,并不在于钱上,而在于认知。有钱人之所以变有钱,关键在于他的思维。事实上,任何人想要变有钱,都要先有“富人思维”,只有思维得到改变,行为才会改变,结果才会变。

我知道,我说这个大概率要被骂了。当代社会,因为种种问题,我们大家仇富心理很严重,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富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起点不同,资源不同,不公平。

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打个比方,假如分别给小王和小周一座煤山,让他们去挖煤,然后卖掉,看一个月内谁赚的多?

小王每天努力挖煤卖钱,埋头苦干,好苦的呀。小周呢,把几天卖煤的钱攒起来,然后雇人帮他挖煤,挖的比小王快多了,过了几天,又多雇了几个人。一个月后,小王只挖了煤山的一角,钱赚的不多。而小周雇的工人早就挖光了煤山,赚的钱呢,一部分投资,一部分做生意,很快就成了富人。

我知道,这一段故事,很像那种地摊文学的烂俗鸡汤,但理就是这么个理,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形态,它诞生的初期,其实都存在大量的空白地带啊,你我之间,也谈不上谁有一个好爸爸,对吧?但是百年后,为什么总是会分化出穷人和富人呢?道理很简单:赛道优于埋头苦干,没有富人思维,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嘛。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总结6点共性和大家分享:

1、善于利用并整合资源,参透了其中的赚钱逻辑。你看啊,“空手套白狼”实际上就是富人思维的典型,比如富人会借银行的钱雇人干活,从中赚“利润差”,只要公司的收益大于薪资和银行利息就行。银行也是,当个“中间商”稳定赚取差价。

2、人脉很重要,你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再天才,也是独木难支,所以要广结善缘,就像与人为善的老周。就像前面说的,从100w到1000w的积累普遍比10W到100w容易,就是说有钱人往往会变得更有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进了高层次的圈子,其中的信息和资源,蕴藏普通人难以够到的大量机会。

3、掌握底层逻辑,就是去思考、研究事物的本质,原理,规律,不要人云亦云,这样也不容易被骗。比如我那个靠投资起家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他从来不信某个专家的判断和建议,也不会去抄大佬作业,跟着别人操作。而是从投资市场的源头开始,去研究每笔交易的前因后果,直到寻找到自己的赚钱模式,并不断迭代升级,成为市场上那赚钱的少数人。

4、立足长远。下象棋的朋友应该懂,高手都是走一步至少看三步的。我认识的有钱人,考虑问题都比较长远,会计划10年之后的事,甚至会思考儿孙们怎样能继续成为富人。在他们看来,长周期视角下,财富是流动的,阶级不会固化,只有思维才会固化。

5、活到老学到老,重视深度阅读。我询问了几个有钱朋友的书单,发现重合度还挺高的,感兴趣的朋友扣1,多的话就整理给大家。

6、知行合一。不是说你今天看了我的视频,学到了一点富人思维,明天就能变富了,知道和做到,中间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好在你今天迈出了第一步。


祝福你能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财富密码,有任何想法评论区和我交流,记得关注我哟。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小王   工人   学区   埋头苦干   风口   奶茶   年薪   富人   有钱人   阶级   有钱   思维   发现   金融   朋友   工作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