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开挂2000年,未来还要继续发力新基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基建狂魔”,从秦代开始就有修建国道的历史,搞了2000多年的“基建”都没弄完,现在也不用担心基建搞完了该怎么办,而且搞基建从来不是目的,而是为解放生产力打基础。

基建狂魔开挂2000年,未来还要继续发力新基建

先说古代基建第一人——嬴政。2200多年前,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修建了万里长城,同时修建的还有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这条大道全长736公里、宽50米左右,比罗马人修建的罗马大道还要早200多年。在修建工艺上还十分讲究,修路的土全部都把水分蒸干再加盐烧结,铺路时候不止铺一层,一层一层的将土夯实。考究工艺的结果就是,这条“秦朝国道”路面平整、寸草不生,秦直道建成后,秦军的千军万马3天3夜便可风驰电掣从秦都到达边关,直到汉武帝打匈奴时候还在发挥运兵的作用。稳定的边疆带来的好处是,中原政权可以安心发展生产力,也间接促进了汉武盛世的出现。

基建狂魔开挂2000年,未来还要继续发力新基建

再来看古代另一个开挂搞基建的皇帝——隋炀帝。隋炀帝杨广的爹隋文帝杨坚灭陈之后定都西安,而当时国家的经济中心在洛阳,从洛阳逆流而上往西安运送物资,渭水河道弯曲多泥沙,漕运困难,还要经过险峻的三门峡。从洛阳送一船粮食到西安最后只剩半船。于是到了隋炀帝时期,他便坚定地要做两件事: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疏通漕运。

大运河(永济渠)最北到达北京,南边联通余杭,当时最主要的功能是把南方的粮食运送到北方前线。还有一个功能是方便杨广同志下江南游玩。

史书记载,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宽、高各45尺(约15米)、长200尺(66米),共4层。最上面一层是正殿,中间两层是160间雕梁画柱的房子。最下面住的是内侍和水手。随行船只数千艘,其中既有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们所乘的游船,也有装各地进贡物品的货船,为龙舟拉船的人名为“殿脚”,意即“水殿的脚”,共有1080人。这些人“三班倒”,每班360人,使龙舟得以昼夜行进。可想而知,大运河既然能走60多米的龙舟,更是能走兵船。平时运个货物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能够建造规模巨大的船队也说明隋朝时期的生产力和技术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基建狂魔开挂2000年,未来还要继续发力新基建

可以看出,中国自古就有搞“基建”的传统,只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搞基建的初衷是为了加强统治,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但是客观上都为促进南北交流、文化融合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大规模的基建看似已经接近了尾声,但是“新基建”又应运而生了。而且发展基建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古代疏通水路交通是为了车船速度更快,搞5G基站、特高压、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基建”,是为了让这些前沿领域成为当代和未来的“秦道”和“大运河”,保障我们国家的产业能有更强的竞争力、更低的成本,从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美之争”世纪较量中取得最终胜利。

基建狂魔开挂2000年,未来还要继续发力新基建


发文不易,欢迎关注、转发、评论,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基建   永济   龙舟   万里长城   兵船   漕运   目的   洛阳   直道   大运河   西安   少数民族   中国   国道   古代   未来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