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中欧本应拥有重大共同利益

钮文新:中欧本应拥有重大共同利益

曾几何时,欧元崩溃论甚嚣尘上,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发生,欧元区5大重债国被华尔街定义为“欧猪五国”,而大量专家学者都纷纷预测欧元解体难以避免。但走到现在,欧元不仅没有解体,反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接受。

最新的消息出自2021年7月6日,这一天,俄罗斯财政部对外宣布,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已经将其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占比持削减至零。此前的2021年5月,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的数据显示,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占比首度超越美元,占比分别为39.03%和38.35%;而更早一点的2020年底,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为59%,历史上首次跌破60%,而欧元占比则从以往的20%左右,升至21.2%;

对美国、对欧元区、对世界,这些现象是偶然的?还是历史趋势?为什么一个被美国极度痛恨、美元的重要对手货币、还带着天生软肋的欧元,其国际地位会在近年获得如此显著的提升?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是:美国强力打压中国和人民币的崛起,而无暇顾忌欧元。换言之,当美国把人民币当成美元更为凶险的对手之时,欧元获得了发展的机遇。

但是,欧元可以因此而窃喜、甚至试图暴敛渔翁之利吗?这显然不该是欧元的选项,因为万一人民币有点闪失,欧元必定重回被压迫地位。所以,面对美元、面对美元不可侵犯的货币霸权、面对中欧同为美元霸权的最大受害者,中国与新生的欧元区国家有着无与伦比的共同利益,站在这等意义之上看,欧元和人民币应为唇亡齿寒的命运共同体。

钮文新:中欧本应拥有重大共同利益

欧元之痛

国际货币体系该如何建立?该如何体现公平?这是一个永恒而又无解的话题。现实情况是:它从来都是一个被强人和强权摆布和严密控制的体系,而且为了在国际货币体系占据霸权优势,霸权货币国家从不惜以战争手段捍卫货币霸权。过去是英国、现在是美国。而欧美在货币权益方面的明争暗斗,打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就一直在进行,尤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货币权益的争夺就显得更加激励。

为什么货币权益非常重要?实际上,中国人已经看得非常清晰。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可以印钞购买世界、印钞发动战争、印钞摧毁它国金融体系、印钞稀释美国债务等等,一系列无耻的薅羊毛政策,带给世界巨大而无奈的经济损失,甚至经济灾难。对此,当年分散的欧洲各国和日本,以及现在的中国,大家感同身受。

最恨的一次莫过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了。1971年6月,正值布雷顿森林体系风雨飘摇之际,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经济系教授罗伯特·温特劳布在美国参议院召开的听证会上说:实际上,只要其他国家将其货币钉住美元,那它们一定出现国际收支问题,不是美元荒,就是美元过剩,但那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的,只能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两个月之后的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接受了财长约翰.康纳利的建议,采用了财政部副部长保罗·沃尔克的方案,关闭了美元和黄金的兑换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参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所有欧洲国家无不感到震怒而无奈,而更令欧洲气愤的是:美元失信于世实际已经让世界各国瞬间痛失巨额黄金储备(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黄金),而美国财政康纳利却在随后的“10国集团会议”上,诬赖般地使用温特劳布教授的话告诉与会各国官员:“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难题”。这句话从此传遍世界,并经常会被美国政府的财经官员拎出来无耻地使用。

有没有办法打破美元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深受美元之苦的欧洲国家开始讨论这个问题,而第一个挺身而出的是美国耶伦大学的罗伯特·特里芬教授。1960年,特里芬教授出版《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其中明确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躲不开的困境——特里芬困境。如果只有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那就需要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逆差去向世界各国输出美元,但美国长期保持逆差,美元必定贬值,这与币值稳定——国际储备货币基本要求相悖。

钮文新:中欧本应拥有重大共同利益

特里芬教授甚至建议美国应当支持建立一种“国际统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班柯尔(Bancor)”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间接金本位”制度,但美国政府对此不屑一顾。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转为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并以此重拾美元霸权,而把特里芬教授的建议扔进了垃圾桶。

1977年,20年潜心研究欧洲统一货币的特里芬教授辞去耶鲁大学教授职位,他提前退休回到了欧洲家乡——比利时,并把国籍也从美国改为比利时。从此,特里芬担任了欧共体委员会主席詹金斯的顾问,并提出以“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对付美国。这其中的胡萝卜指的是“欧洲统一大市场”,而大棒则指的是“欧洲统一货币”。1977年,特里芬为詹金斯起草了著名演讲:重启欧洲货币一体化。1979年3月,在法国、德国的共同倡导和努力下,欧洲统一货币体系(EMS)开始运作,而欧洲货币单位“埃居”也随之诞生,它实际就是欧元的前身。

所以从历史看,欧元诞生之路,实际就是反抗美元霸权之路,而美国对欧元也必然是一路打压。比如,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之际,美国人带领一众小弟在巴尔干半岛上挑起民族冲突,掐断了欧洲南下中东的必经之路——巴尔干半岛,尤其是美国挑起科索沃战争,解体南联盟并扶持美国势力把持各国内政,致使欧盟无法插手,这使得国际资本对欧洲安全局势产生担忧、甚至恐慌,而此役把美元兑欧元汇率从1.2美元打到0.9美元,延缓了欧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时间表。

比科索沃战争更狠的是引爆欧债危机。2009年,作为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财团当年帮助希腊政府进入欧元区而实施“财务造假”,这为欧元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也为华尔街金融巨头狙击欧元提供了“无可争辩”的理由,而欧债危机也恰恰由此而引爆。随着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不断增长,欧元区国家内部在是否应当救援、如何救援、救援多少等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也越发激烈。

不久,欧洲重债国被华尔街冠以“欧猪”的称谓,而希腊等若干国家是否应被踢出欧元区的舆论也甚嚣尘上。一时间,欧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急剧下降,人们的判断是:欧债危机最终很可能演变为“欧元危机”。这可不是空穴来风,2010年3月8日,《华尔街日报》披露了一个重磅消息:2月8日,包括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AC资本、鲍尔森公司在内的若干大型对冲基金的主帅,以晚宴为名聚集于纽约曼哈顿的一所豪宅里,而聚会的目的就是共谋“一致做空欧元行动”,并达成共识。据称,在近两个小时的密会中,对冲基金大鳄们一边嚼着蜂蜜烤鸡和牛排,一边谋划着如何将全球第二大货币打倒的秘密计划。

钮文新:中欧本应拥有重大共同利益

幸亏这项计划败露了。欧洲逼迫美国司法部就上述对冲基金是否串通做空欧元展开调查,并要求这些对冲基金保留有关欧元的交易记录及电子邮件。与此同时,欧洲金融监管当局出台紧急措施,以“托宾税”惩罚频繁交易,并有针对性地严厉监控重点账户,一旦发现恶意交易、异常交易则立即冻结账户,甚至对大鳄采取限制自由行动等措施,最终制止了一场“欧元浩劫”。

为什么金融大鳄敢于针对欧元发动攻击?当然有欧债危机的背景,但更为关键的因素是:欧元存在天生软肋——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支持。现代货币是信用货币,信用的来源是主权国家的财政税收,但欧元区包含了大大小小19个国家,这些国家的政策税收不仅参差不齐,而且各自为政,这使得各国统一货币——欧元缺少了一个重要货币基础。正因如此,面对欧债危机,欧元内部各国相互指责,尤其是“轻债国”担心为“重债国”逼迫欧元货币无度超发,而让通货膨胀伤及本国利益。

一时间,欧元灰头土脸,欧元解体的论断此起彼伏。毫无疑问,如果欧元区内部再争下去,必将直接威胁欧元存续,而解体的欧元势必再成华尔街打劫欧洲的工具。或许,正是看到了华尔街和美国霸权带给欧元的巨大威胁,最终促成了德国、法国主导欧洲央行无条件救助重债国,尽管“欧债危机”化解了危机,尽管欧元得以安全存续,但欧元区却掉进了无休止QE的“黑洞”。

此时此刻,国际上必须有人站出来帮助欧元恢复市场信心,可谁敢横刀立马?中国,唯有中国。所以,在整个欧元救赎的过程中,中国付出努力不可小觑。其实,这恰恰从历史的角度构成了重要佐证:中国和欧元区国家的命运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特里   中欧   华尔街   欧洲   霸权   美国   欧元   中国   货币   利益   教授   危机   森林   体系   美元   国家   财经   国际   文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