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减少175.5万,是生不起还是养不起,二胎能否解决根本

2021年2月8日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到公安机关进行登记的新生儿为1003.5万,其中男孩529万,占比52.7%,女孩474.5万,占比47.3%。
与2019年数据相比出生人口出现断崖式下滑,根据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出生登记的人口为1179万,相比之下2020年新出生婴儿减少175.5万。

新生儿减少175.5万,是生不起还是养不起,二胎能否解决根本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下降

其实对于我国来说目前除了新生人口降低之外,还面临着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问题,未富先老、快速老龄化和超大规模老年人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面对的现状。

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1.76亿,占世界同年龄组人口的23.0%,大大高于我国总人口的世界占比(18.2%)。

然而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生育率就开始了下降,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就降到了2.1的更替水平之下。

2000年我国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总和生育率为1.22;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总和生育率为1.33;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总和生育率为1.18。

新生儿减少175.5万,是生不起还是养不起,二胎能否解决根本


即便是考虑到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统计数据的偏差,我国生育率水平显著低于世界水平2.41,也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60,同样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90。

2004年开始,我国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00以下,2014年我国实行了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我国实现了全面两孩政策,短时间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回升,但随后又进入了下降轨道。

201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1000,是1960年以来新中国历史上最低水平,而东北地区人口的持续下降,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2020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恳请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一时之间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新生儿减少175.5万,是生不起还是养不起,二胎能否解决根本


是生不起还是养不起

从计划生育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也在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由此可见能不能生得起,能不能养的起其实直接跟家庭收支密切相关。

根据上述新出生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下的社会中,其实生育降低的问题是从90后开始,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少量的80后。

反观当前我们周围的现状,有很多70后也是独生子女家庭,80后不是非常显著,但90后独生子女的家庭更是数不胜数,而00后可以确定基本上全面处于个体。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由于近30年房价的快速增长,是导致人口自然增长下跌的重要原因所在,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说人人都能够生得起孩子但是很难养得起。

新生儿减少175.5万,是生不起还是养不起,二胎能否解决根本


如果当前你的家庭是一个工薪阶层,父母能力有限对你的帮助并不是太大,不要说生二胎,哪怕是生一胎你都难以应对。

生孩子之前两个人工作两个人的收入,生孩子之后一个人工作三个人的消费,而且我们都知道当前婴儿用品堪比奢侈品。

幼儿园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学区房就是孩子的未来,小时候孩子生病小则几百多则数千,如果是自己带过孩子又没有育儿经验的便宜,相信这种经历你深有体会。

因此在做生意的圈子当中现在流传最广的一句话,那就是在当前我们要赚女人和孩子的钱,而现在很多90后根本没有结婚的打算。

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新生儿减少175.5万,是生不起还是养不起,二胎能否解决根本

综合来看:其实二胎政策的放开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我国人口降低的现状,同时也对我国人口严重老龄化起到缓冲作用,在经济上也能够对房地产行业起到支撑的作用。

然而在实行的过程当中需要政策的配合,从根本上解决家庭负担,让社会主力军90后能够生得起也能够养得起,多为祖国更多的培养花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东北地区   公安部   生育率   抽样调查   独生子女   统计数据   新生儿   总和   人口普查   人口   水平   我国   孩子   政策   我国人口   家庭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