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基建反弹

过去几天的市场风格发生了极大的翻转,高成长赛道板块表现颓靡,大金融、军工、基建等板块轮番强势。

从申万多级行业指数表现看,前一周基建链条上的钢铁(+6.2%,排名1)、水泥(+4.0%,排名7)以及工程机械(上周+2.6%,上上周+17.1%)均表现优异。

这一风格的变化始于730政治局会议中对财政政策提法的超预期表述,会议公报中提到,下半年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合理把握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国内经济恢复的判断依然是“不稳固、不均衡”的背景环境下,结合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和专项债发行缓慢的客观事实,不难看出当局动用稳增长工具的决心。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今年1~7月,一般政府债券发行进度为64%,基本符合预期,但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低于预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今年专项债券恢复常态化管理,放宽了地方发行时间要求。

根据万得的统计,截止7月,2021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额1.35万亿,约占全年发行限额3.65万亿的37.1%,而去年同期新增发行2.47万亿,占全年目标59.6%,今年专项债发行速度明显偏慢。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另外,7月起与基建相关的高频指标开启触底反弹,呈现出领先或超季节性表现,指向基建投资开始发力。


上半年,基建与地产开工这两项水泥最大的需求来源增速均下行,导致二季度水泥行业基本面遭遇了最严重的考验,7月中旬之后,水泥价格领先于季节性反弹,意味着基建投资在逐步改善。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此外,石油沥青开工率、大小螺纹钢价差触底回升也都表明基建正在慢慢向好,反弹或能持续到年底,推荐后续持续关注钢铁、水泥、工程机械这三大基建相关板块。


制药设备

通常来说,位于行业上游,为全产业链提供工具设备的上市公司,被称为“铲子股”。


面对国内万亿以上的生物医药市场,制药装备是整体产业化的基础,本身的市场规模也超过千亿。


根据灼识咨询的分析数据,2019年全球制药设备、工艺系统及服务市场规模约5059亿元,2015年-2019年复合增速8.0%,高于全球医药市场增速。


未来五年增速有望维持,预计到2024年全球制药设备、工艺系统及服务市场规模将超7000亿元。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制药装备市场,从国内制药设备、工艺系统及服务市场来看,2019年市场规模约900亿元,2015-2019年5年复合增速约14.3%,预计未来有望继续保持14%左右的行业增速,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700亿元。

01

政策推动,持续向好

国内制药设备的发展跟行业政策的支持紧密相关:

2011~2015年

新版GMP(良好生产规范)认证推出,对于药品尤其是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的无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领了一波药企固定资产投资潮。

2016~2018年

GMP验证期结束,国内制药设备行业需求减少,竞争趋于激烈,制药设备行业总收入、总利润和利润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2019年~至今

国家陆续推出鼓励新药研发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等政策推动制药企业药品品种和产能持续扩大,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呈显著加速趋势,驱动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随着GMP《生物制品》附录、《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出台,我国对生物医药行业的生产监管愈发严苛,制药装备要求规范化,高端装备需求日益强劲。

02

价格战后优胜劣汰,强者恒强

15年GMP认证结束后,整个行业需求出现明显下滑,随着竞争的加剧及价格战的愈演愈烈,18年前后行业利润总额急剧下滑,由2015年的峰值19.0亿元跌落至2018年的4.4亿元,企业数量亦呈现下滑趋势。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2017年起,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两票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等政策带来制药工业的整合调整,制药装备行业集中度提升,制药装备整体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经历短暂的“阵痛期”后,19年至今行业迅速复苏,营收平稳增加、利润强势回暖,2020年行业实现收入197.9亿元、利润总额12.8亿元。

未来,制药装备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订单将逐步向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高的企业集中。

03

新冠、CXO推动需求扩张

新冠爆发导致对疫苗生产设备的需求大增,新冠疫苗产线构成:原液制备、配液工程、无菌分装、检测后包装。

以疫苗企业建设一条产能3000万剂的产线为例,原液制备建设成本约2000万元人民币,配液工程建设成本约2000万元人民币,无菌分装建设成本约1500万元人民币,检测后包装建设成本约2500~3500万元人民币,加上相关配套,合计建设成本约1.5~2亿元。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假设实际产能30亿支,预计有望为我国制药装备行业带来150~200亿元的市场空间。


此外,我国CMO/CDMO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率提升利好制药设备龙头市占率提高。


中国CMO/CDMO市场的生物制品比例近些年不断增加,2018年生物大分子药的占比达到33%,预计2023年将达到52%,对小分子药物实现反超。


从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上看,行业已经逐步向生物医药转型,更多的生物药外包服务需求意味着对生产设备需求的提升。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疫情期间,国内巨头通过试用等方式与国内多家生物药企和CDMO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借机开拓多家客户。

04

疫情提供切入契机,国产替代加速

这次疫情给制药设备实现国产替代提供了很大的机会,逻辑与芯片荒导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加速类似。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市占率较低,东富龙、楚天科技2020年在国内收入分别为21.8亿元、20.2亿元,以2020年中国制药设备、工艺系统及服务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估算,两家企业市占率合计仅4%。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新冠疫情给中国医药装备行业带来机遇:一方面,极端时间内高强度的交付欧美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疫情下国际物流缓慢、产品进出口受限。


此次疫情为国内厂商进入供应商名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让市场看到了国产设备的优质性能及性价比,未来国产设备生产高端生物制品变为可能,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可期。


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星生命科技、迦南科技20年归母净利润逆势分别同比增长218%、208%、309%、32%;21年高增长持续,21Q1东富龙、楚天科技、迦南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4%、433%、67%,行业进入新一波行业景气周期。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由于产品结构不同,各家上市公司毛利率差别较大:

2020年泰林生物装备相关业务毛利率达62.2%,主要由于其属于生物技术业务(灭菌技术系列+隔离技术系列),产品附加值更高;东富龙楚天科技次之,2020年两家企业毛利率分别为41.8%、33.9%。


千亿赛道“铲子股”名单

综合考虑产品、营收、利润率等因素,推荐关注:东富龙、楚天科技、迦南科技、奥星生命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迦南   楚天   铲子   赛道   基建   疫情   疫苗   专项   水泥   需求   名单   装备   国内   设备   行业   财经   市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