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人间一遭妙有无


刘晓林:人间一遭妙有无

浮生一梦,人间一遭。我从不奢求三世,尽管我承认绝对意义上无限的存在。

自童年起,我便经常思考一个问题“生而为人,与其他物种相比,幸还是不幸?”后来,自己慢慢加深了对“濠梁之辩”的认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之如久处庙堂的贵胄不解终生在大山里足不出户的渔樵,之如学富五车的学究不解目不识丁的布衣,各有乐趣,却彼此不知。各有苦恼,一样彼此不知。略有不同的是,见狭学浅者易知足,位高识深者易不足。唯有大化之人,才能在出世与入世间自由转换——无高无低,亦雅亦俗。获得了遍览妙致后的通透,知足知不足。在有知的前提下坦然接受无知,在无惧的流光中清醒面对有惧。

尘世一个,世界万千。即使仅就人而论,也多有不同。路上匆匆的行者,貌似举动一致,实则各揣心思、洞天别有。只要活着,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经的具体章节却绝少雷同。

红尘炼心,感受酸甜苦辣、经历悲欢离合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概莫能外。贪嗔痴妄使得人们占有欲陡然变大,倘一旦与内心深处的理想状态有了差异,系列怨恨接踵而起。犹以石投水,荡漾开去……现实中,数不胜数的人们因此而疏远、陌生,直至不相往来。

名利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人类前行的阻力。许多的进步因赞赏而起,名利便是人类为自身所设计的极其重要的赞赏。成也名利,败也名利。殊不知,名利是人类自造的源动力——当喜欢爱好等真正的源动力退居其后,虚伪、狡诈等获取名利的手段便应运而生。

无数的人们在名利的召唤下,失去了自我。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对手,遇到更好的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这一切都因名利而导致了偏离,甚至粉碎。

刘晓林:人间一遭妙有无

人间一遭绝不仅仅是为了活命来,尽管活命是人生得以继续的基础。活命是人生剧本,活命以外才是人生剧本的诠释。换言,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不存在活命以外的“虚相”,那么此生只能是美其名曰的一辈子而已!虽然自己的皮囊在人间活了数十年,但灵魂飘泊无主。价值、意义,无从谈起。

人与人的相遇,恰如盲龟驮木,十分不易。许多时候,你我毫不珍惜因缘,“来日方长”的念头将自己锁住。将下辈子不会再相见、转身即是天涯,统统抛于脑后。抽刀断水的确水流不断,一旦水彻底干涸又会怎样?只能刀入泥淖,茫然一片。

一般说来,经历无数礳砺之人,其对天地万物、对人生、对情感等体悟更加立体些、深刻些!同时,另外的状态时有出现——世故与聪明迭生,通达与智慧骤减。

世故与聪明是人们应付社会的有效方式,无可厚非。当其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主体时,则必是诟病。世界不仅只有你自己——利己之心利人,容己之心容人。关联是宇宙的根本,换位是处世的良方。认识到这点,我们才算做到了人之为人的底线,遵循了人之为人的原则。

作为情感动物的人,许多美好因此而受,许多纠缠因此而生。跳出红尘望红尘,我向本我问道真。人非仙神,十全不能。过眼即拥有,瑰宝岂能永据?人间一遭,无不过客。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是东坡居士的比喻而已,一切物相在特定的时空里皆有竭也!纯粹是强调的结果,而非现实的重现。以此为基,包括情感在内的许多挂碍就会烟消云散。

一个人灵魂深处对自已的认可,其重要性远胜旁观者对自己的认可。人生不仅只有成败,更有成败之外。在九天居士看来,成败之外存在着别样可能,那便是不二有二、无为亦为的自然状态。即你我在竭尽所能后的坦然接受:成也是我,败也是我。全力以赴后,何顾是否有人赞叹——无人赏,独自拍掌,不亦快哉!

当一个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本初”,任世俗如何来定义自己的成败!做自己世界里的王,处处自在、时时满足,这便是成败之外的可能。

人间一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别人,也会遇形形色色的不同阶段的自己。否定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受自我,从求同存异到求同尊异……点点滴滴汇成了你一生,也导致了认识上质的飞跃。道隐娣稗,佛不远人。有的人能脱胎换骨,有的人却丝毫不变。可惜同在人间风景殊,百年春秋,云泥之判。

有舍未必有得,福报不求。知天命,以退为进。通物理,反客为主。以有知参无知,以无知促有知。知主观能动性其功,亦知主观能动性其限。朝乾夕惕,退藏于密。徜徉于天地,笑对春秋。

人间一遭妙有无,修得真吾见六如。日出日落,不亦快哉!

刘晓林:人间一遭妙有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朝乾夕惕   人间   主观能动性   世故   居士   名利   成败   有无   红尘   无知   为人   状态   自我   情感   人生   财经   刘晓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