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十岁以前,王朔都不认识爸妈。“我爸就是一军大衣,我妈就是一黑呢子大衣大衣。”大人们也懵,经常把他错认成自己孩子。很长一段时间,王朔都不知道自己是爸妈生的,还以为国家有个工厂,专门负责生孩子,然后丢在保育院里养活。

亲情的缺席,给了王朔自由,也令他多少有些怨恨。有次在学校,高烧40℃,送到301医院急诊室一查,急性阑尾炎。当时,母亲正在给重病患者决定治疗方案,等她赶到医院,做完手术的王朔躺在病床上,第一句话就问:“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看我?我做手术家里人都不来。”

后来母亲问王朔:“你能原谅妈妈吗?”

王朔说:“不能。”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兄弟与母亲

王朔是跟小伙伴儿们混大的。跟外面不一样,这帮大院孩子,从小玩儿的都是军事游戏,连扑克牌打得都是军事扑克。书呢,读军事电报,读《张国焘回忆录》《丘吉尔回忆录》,电影看军教片《奇袭》。打架,家常便饭,受了欺负,必须找机会打回来。王朔的攻击性和战斗性,早在那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叶京,跟王朔一个院儿的发小,也就是《甲方乙方》里面那个作死跑乡下吃苦的老板,后来拍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那是大院子弟的一部挽歌。他在部队时,坦克射击手第一名,说打你左眼绝不打右眼。蹲在他边上有个装炮弹的,那是《我爱我家》里的梁天。

对了,还有俩兄弟,也是大院出身,据说打架手特黑,后来他们搞了个电影公司,叫华谊。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02

在北京翠微小学读书时,王朔就不是三好学生。上课时,他低着头不看老师,理由是那个女老师长得太难看了。写东西,他一直很自信。老师让写作文,他自己玩自己的,老师怒问:“你怎么不写?”王朔一抬脖子:“我打腹稿呢。” 在老师眼里,他是个特别反动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老师上语文课,讲错了一个字,他忽然站起来:“老师,你那个字讲错了!”

老师很不高兴,没理他。 王朔还说:“老师你讲错啦!”老师冲门一指:“你给我出去!”

老师告诉王朔他爸:“你们家王朔上课老是不集中精神听课,还影响其他学生。”

此后,王朔看老师不顺眼,老师看王朔也不顺眼。最后没办法,王朔只能转学。所以在王朔心里,权威从来就不是不能质疑不能推翻的:“有知识怎么了?有知识了不起?有知识跟道德完善两码事,谁他妈都别假装是大师。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水兵王朔

1979年高中毕业,王朔去青岛当了海军。当时的王朔长相清纯,一张娃娃脸,有点像女孩儿。但一笑,又能拧出点儿坏水来。他出名,因为特别能侃,中外军事典故、京城名人趣事、各种医学案例,张口就来。说到好笑的地方,能把睡上铺的人笑得铁架子床直摇晃。

3个月新兵训练,王朔就没怎么吃饱过,全是吃窝头,刚要睡觉,一声哨响又要跑八里地。与世隔绝,根本见不着女的。有次查脑膜炎,部队来了几个中年女大夫,这都能让新兵解馋。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04

1985年2月,《当代》杂志公布了上一年度当代小说评选名单,最末尾有个不甚起眼的名字,王朔。获奖作品,《空中小姐》。拿的是新人新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空中小姐》讲一个社会青年和空姐的恋爱故事,有些琼瑶式的肝肠寸断。但在当时,感动了不少青年男女。王朔写这篇小说,第一稿3万字,拿给编辑龙世辉,龙世辉一看:“好故事,就是太单薄了,你给丰富丰富。”

王朔挖空脑袋,给故事抻到了10万字,结果等他去编辑部,龙世辉退休了。又拿给章仲锷,章仲锷一看:“好故事,就是枝枝蔓蔓太多了,你再修改修改。”王朔跑回去,又来来回回改,前后改了9遍,加起来差不多100万字。

《空中小姐》稿费360元,根本不够王朔吃的。他只能在社会上乱转,跟当时还在《青年文学》当编辑的马未都熟过一阵,常带着马未都跑北京舞蹈学校找女生神侃。晚上10点人家女生都挨个儿洗漱完了,马未都实在扛不住了,王朔还挤眉弄眼:“再坐会儿,再坐会儿。”

一天下午,王朔请马未都过文艺生活:“舞剧《屈原》,一起去看吧。”马未都心想没什么事就去了,到门口,王朔就一张票。马未都问:“就一张票怎么看?”王朔说你甭管:“我有办法。”

马未都拿票进去,第一排,风光无限好。舞剧开始,只见王朔从后台出来了,把马给羡慕坏了。音乐声中,台上,演婵娟的女孩儿一个下腰,演屈原的背对观众,就势往前俯身。只听王朔醋溜溜地说:“估计丫亲了个嘴儿。”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青年马未都和青年王朔

演婵娟的沈旭佳,后来成了王朔的老婆。

头一次见面,两人互留电话,说无聊了可以打。真无聊了,就约在玉渊潭游泳,为了显得有内涵,各自把各自会背的名人名言都说了。当时两个人处境都不乐观,一来二去知了心。后来看了沈的舞剧,王朔就爱上了她。

王朔没正经工作,到处跟人找生意。这种待业青年在当时谁都不待见,叶京开个小饭馆,家里人都觉得丢人。于是,歌舞团领导找沈谈话,让她跟王朔断绝来往。领导劝说:“听说他是个流氓,乱结交女孩儿,这种人离他远点儿好。”沈说:“没事,他的事我全知道。”

追沈的也多,大款都有,但沈根本就瞧不上。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尤其是用语言撕破伪装,简直是王朔的拿手好戏,读起来倍儿爽。他就像那个撕破皇帝新衣的孩子,所有光正伟、道貌岸然的事物,经他的笔一调侃,都显得那么可笑。

可有人觉得这些话太冒犯,分外不爽。一本名叫《王朔批判》的专著,居然卖到3万册,但架不住读者喜欢王朔。

1992年,王朔的四卷本文集出版,首印8万册。那时候,也就文坛六大腕儿,鲁郭茅巴老曹能出文集,活着的作家里,尤其年轻作家,还没谁敢出文集的。

文集一出,洛阳纸贵,《纽约时报》《读卖新闻》《泰晤士报》均有报道。1993年底,英文版《商业周刊》上介绍王朔,称王朔是“以最现实的姿态叙写中国现代社会问题”的杰出作家。

当时在华艺出版社的黎波回忆,不少人曾在出版社大打出手,就为了抢王朔文集的订单。

后来,有人问王蒙:“王朔算是作家吗?”

王蒙说:“当然算!而且是个好作家。”

许子东也说过:“只看到王朔流氓语言的人,不是真蠢,就是装蠢。这套语言背后有‘指点江山’的一面是很清楚的。

但当时,大部分主流就是看王朔不顺眼,以“痞子文学”冠以名号。对于这个称呼,他觉得是种侮辱。毕竟那些小说,在他看来是有姿态的,凭什么就归成痞子了?你们他妈算老几呀?

王朔嘛,大院儿出来的,攻击性人格,孩子脾气,心想,你们说我是痞子,那我索性痞子到底,于是演起了流氓王朔:

“你们说我不是东西,你们一个一个都不是东西!谁他妈都别冒充正人君子。”

“社会就是一帮人在那儿装呢,不装,早打出脑浆子来了。人类就是装着装着,才进步的。”

“拿知识欺负人算牛逼吗?真他妈可笑。什么知识分子,我看就是一知道分子,会拿各国语言说‘我爱你’和‘X你妈’。”

所以,刘震云说,鲁迅的小说,读来读去,说了两个字,吃人,后来王朔的小说,读来读去,也就说了两个字:别装

谁来说去,就俩字儿:别装


08

文集出版后,王朔的大量精力都花在了影视上。不客气地说,当年王朔一人承包了中国影视的半壁江山,而且长出来的全是经典。

一天,郑晓龙请王朔、郑万隆、李晓明吃饭,说想拍一部通俗室内剧,不追求人性深度,按照老百姓的审美情趣来,请大家给出出主意。王朔就说,那还不简单,让善良的女主角遭受点磨难,激活观众的泪腺。四个人聊了一下午,就把电视剧的框架定了下来,那就是《渴望》。《渴望》播出,引起轰动,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收视率:96.4%。

紧接着是《编辑部的故事》,郑晓龙找了四个编剧,其中有王朔。剧本写完后,一直通过不审查,大家没了心气,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之后一天,审查又通过了,剧本却丢了。王朔就靠写东西吃饭,不写都不行。在剧组打工的冯小刚毛遂自荐:“王老师,要不咱俩一起写?”

1991年,《上海一家人》《雪山飞狐》《编辑部的故事》同年上映,其中社会影响力最大的,还得算《编》。它的王朔风格太明显,就是不把知识分子当启蒙者,写成跟老百姓一样的大俗人。李冬宝那个角色,王朔跟冯小刚一起找的葛优,比着葛优的样子写的。当时葛优答应了另一部戏,冯说:“你不来,我们就不拍了!”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那时候葛优还有不少头发

之后王朔写《爱你没商量》,口碑很差。就在这时,英达看了美国的情景喜剧《考比斯节目》,想着自己也弄一个,就去找王朔。王朔正想靠一部电视剧翻身呢,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两人到处跟人喝酒,拉来了投资。结果外面对王朔的口诛笔伐愈演愈烈,王朔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英达求着说:“你要是不写,我这不是白忙活了吗?你走了我怎么办?”

王朔实在无心写作,躲到了外地,给英达推荐了一个人,梁左。此人是谁呢,就是给姜昆写相声《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的那位,相声包袱炉火纯青。果然,经梁左的妙笔一写,《我爱我家》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那时,马未都在一帮人怂恿下开了个海马歌舞厅。每次进屋一看,妈的,满桌都是熟人,根本不好意思提钱。“那时北京人以不给钱为荣,如果这桌有人要付钱了,还要按着不让付,没有任何经济观念。”

无奈,马未都跟王朔说:“我赔惨了,得想办法赚回来,你看能不能照着《编》的办法弄个电视剧。”王朔想了想,就一集请来一个明星拍《海马歌舞厅》,可惜没火。

《海马》没火,《过把瘾》却火了,还捧红了王志文和江珊。当时主流不满王朔的“痞气”,央视还专门把《过把瘾》放在十点后播出,但也挡不住它火得一塌糊涂。

王朔一看光当策划和编剧还不够,得想办法掌握更多东西,最好能自己弄个公司。于是,他就和冯小刚“狼狈为奸”了。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09

冯小刚第一次看王朔的小说,是在海南岛尖峰岭的原始森林里。那是电视剧《大林莽》的拍摄地,他是电视剧的美工。一次,他正望着天空发呆,一旁看书的郑晓龙不时发出笑声,一边笑还一边骂:“真他妈孙子!”

当然不是骂作者,而是由衷地赞美。冯小刚便问:“谁这么孙子?把你乐成这样?”郑晓龙把书递给他:“我一哥们儿,王朔。”读完《浮出海面》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冯小刚也骂道:“真他妈孙子!”

1986年一个夏天下午,冯小刚第一次和王朔见面,从此就把王朔当成了艺术创作上的指明灯,走哪儿都王老师王老师地叫。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王朔|平生最恨伪君子,痛快作个真小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王蒙   屈原   孙子   空中小姐   舞剧   伪君子   女孩儿   痞子   大院   小人   痛快   作家   文集   电视剧   东西   老师   孩子   故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