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近半年来,顺丰控股似乎过得不太顺。


先是一季度业绩暴雷,有了王卫亲自出面道歉的唏嘘场面。


紧接着,一句“顺丰把我寄送的12箱物品全都扔进了垃圾场”的控诉,又将顺丰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再然后就是最近,顺丰一项收费金额为1元的“签收确认”增值服务,遭到浙江消保委点名质疑:此举涉嫌巧立名目收费,侵害消费者权益!


事情一出,大多数人都不敢相信,这是国内快递巨头顺丰的所作所为。为了1块钱而冒险,顺丰未必然穷疯了?


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1

法定义务成增值服务

顺丰涉嫌巧立名目收费



顺丰推出的所谓“签收确认”的收费增值服务,指的是收件人花1元购买该项服务后,需要凭顺丰发送的签收码或本人身份证后6位签收快递。


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顺丰解释称,这一增值服务是目前快递行业中的通行做法,用户是否选择该服务,对快件正常投递没有影响。


然而,仅仅针对“行业中的通行做法”这一点,顺丰的回答就不足以站稳脚跟。


据凤凰网《风暴眼》报道,中通、韵达、京东物流等其他几家主流快递公司都不存在“签收确认”或类似的服务。


除此之外,这一增值服务于法也无据:


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这就意味着,将快件准确和安全地送到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手中,是顺丰应当履行的合同约定。


顺丰的收费增值服务虽然采取了密码验审的方式,形式新了,但其与收件时对收件人身份确认并签名收件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浙江消保委认为,顺丰把“签收确认”从应尽的法定服务内容中拆分出来,涉嫌巧立名目收费。而在形式上,也容易使得消费者误以为如不勾选此服务项目,则企业可不提供“签收确认”服务,存在误导嫌疑。


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浙江消保委的观点发出后,甚至引起了人民日报的关注。


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网友对于顺丰的做法,同样不买账。话题#顺丰回应签收确认加一元钱#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截止9月14日15时,该话题有接近4月的阅读量。


由新浪新闻客户端发起的投票显示,90%的网友认为快递签收确认价钱不合理


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2业务板块争相上市

佛教徒王卫不敢再“佛”了



但凡喜欢关注财经新闻的人应该都知道,顺丰的董事长兼创始人名叫王卫,这位与李湘老公王岳伦有点撞脸的大佬,实际上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


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左为李湘老公王岳伦,右为顺丰王卫


他有多“佛”呢?


外界传言,王卫的办公室经常弥漫着佛香,桌子上也摆放着佛像。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王卫本人也像佛祖一样,是那么的神秘与低调,以至于在2017年由腾讯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王卫力压马化腾等人,成了当时现场和媒体报道的焦点。


同样在2017年顺丰内部的年会现场,王卫跟大家袒露心扉,“我今天的财富是多少,我觉得这件事我根本没有兴趣去看。”


结果呢,同行步步紧逼的商业现实让顺丰从“后悔上市”到“争相上市”,也逐渐推着王卫走到聚光灯下,时不时地要求这位舵主调整航向。


就拿今年来说,4月9日,王卫首次因业绩不好道了个歉,并坦诚自己在管理上有疏忽,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既然认识到问题所在,那么赶紧改正或许还能及时止损,然而,6月份的“垃圾场事件”又让网友想起了那句经典语录——“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事情起因于网友发表的一篇公众号文章,从标题“顺丰把我的12箱快递全扔进了垃圾场”也能看出作者的愤怒。


文章中的一位王姓用户称,自己用顺丰寄送东西,但东西莫名其妙地被送到了垃圾场。后来虽然抢救回八箱,但丢失了四箱,而且送来的八箱东西,都进行过重组包装,箱子内夹杂着碎纸、碎石、垃圾等奇怪的东西。


为了1块钱,顺丰脸都不要了


除了丢件这一失误外,有评论认为,一向以服务质量著称的顺丰,至少还存在着三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1)转运流程存在重大漏洞

(2)工作人员缺少担当,在面对失误的时候,想到的竟然是瞒报

(3)顺丰事后赔付流程冗杂、缓慢


对客户的赔付可以不急,但对自己旗下业务的IPO进程可一点儿也不能耽误。


6月30日,顺丰同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如果顺利上市,顺丰同城将成为港股“即时物流第一股”,而王卫也将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毕竟在今年5月,顺丰房托刚刚登陆港股,作为分拆自顺丰控股、国内首个赴港上市的以物流为主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王卫选择亲自挂帅,出任房托主席。


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暗藏焦虑。比如,在业内人士眼里,顺丰同城赴港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钱”,因为该板块业务仍处于培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说白了,就是“缺钱”


来到8月23日,顺丰控股披露2021年期中成绩单。


好消息是,王卫没有食言,顺丰Q2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双双转正,毛利率等数据也出现恢复迹象。


坏消息是,顺丰上半年的净利润还是下滑近80%,期末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度末增长8.1%,达到57.04%高点。



3

“价格战”持续

半数快递上市公司出现亏损



而顺丰之所以利润下滑,负债隐忧,除了自身的一些原因外,外部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据斑马消费报道,顺丰控股的单票收入从2018年的23.26元,下降至2020年的17.78元。


单票收入的下滑,既能说明居民正在享受更加低价的快递服务,也能证明市场已经进入“以价换量”的比拼时代,换句话说,快递业在打“价格战”。


不过,随着8月下旬国内几大快递巨头纷纷宣布涨价,有观点认为,“价格战”终于走向了尽头。


率先宣布涨价的是中通快递,自9月1日起,中通全网派费每票涨0.1元。按照快递员人均每天派件200件计算,此举有望为快递员增加500元以上的月收入。


而后,圆通、中通、申通、百世、韵达、极兔等多家快递公司也发布类似通告,宣布全网快递员派费每票上涨0.1元。


顺丰虽然没有参与涨价行动,但还是在9月6日宣布推出员工可持续发展保障计划”。预计将在未来投入5亿元,用于为超过20万名一二线快递小哥及其家人的技能学历提升、转岗转型培训和家属福利提供支持、帮助。


行业难得如此统一,但0.1元的涨幅,远不如过去几年降得多,于是,还是有人认为,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或将难以停止。


但不管怎么说,激烈的“价格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快递公司的业绩:


资料显示,8家快递上市企业受“价格战”影响,净利润普遍下降,有一半企业出现了亏损,“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持续。


除了顺丰,今年上半年,百世汇通巨亏10.84亿元,圆通净利润同比减少超三成,申通净亏损1.46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圆通   百世   巧立名目   佛教徒   快件   收件人   垃圾场   块钱   浙江   净利润   价格战   快递   东西   业务   网友   行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