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不争是大争,广州“意外”地以综合分数高而突出,其实背后是广州锐意进取,在科技、金融方面大跨越的结果。

作者:今纶

今天,广州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出炉:2021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101.89亿元。

几天前,重庆数据已经出来了: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03.41亿元

除了两年平均增长数据之外,广州的同比增长和地区生产总值都是继续跑在重庆前面,广州经济总量超过重庆198.48亿。

不好意思,我的预测再次应验。

01 广州人交出优秀成绩单

7月2日,我发了一篇文章《上半年,重庆会超过广州吗?不可能》,我的判断来自于三个维度:半年趋势、6月数据、对冲优势。

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我认为从1-5月大的趋势来看,还是广州占优。疫情对广州经济影响是阵痛,荔湾这两个月的GDP在广州整个大盘子中的占比大概在0.72%。一季度,广州以6404.09亿元狂甩重庆的5995.25亿元,广州有408亿可以放在6月份来对冲数据。

结论:上半年大概率还是广州在重庆前面

以上都是原话可查,包括标题已经清晰表明我的判断。

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今年年初,我还说过一句话“2021,广州会继续全国第四的经济总量,重庆失去了短期内在总量上超过广州的最佳时间窗口。”这句话依然有效。

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所以,关于“广州是否衰落”以及“广州是否跌出一线城市”的讨论真的可以终止了。

广州是一个省会城市,没有什么特殊政策,服务业比重超过70%。重庆实际上是一个省,人口多,面积大,制造业比重大。本来,两者没有什么可比性,可是,网络上不断有人用GDP总量的接近来讨论、比较,其实缺乏科学性。

广州上半年经历了什么?大家都很清楚。疫情来袭,甚至一度谣传要封城,还有一些地方对于符合程序出城的广州人予以不必要的隔离,广州人都挺过来了。

一度,广州只有天河区可以堂食,天河区在广州的地图中恰似汪洋中的一叶扁舟,看得人心酸。

如今,疫情远去,患者清零,高考也早已顺利结束,考生考出了史无前例的好成绩。

广州人在上半年交出了用泪水、汗水和不眠之夜交织的优秀成绩单。

身为广州人,多少委屈、心酸,多少与病毒战斗的场景此时又浮上心头。

广州人习惯了在喧嚣中努力干活,一点一滴去解决问题。

02 广州服务业发生“核聚变”

广州发生了什么?未来将发生什么?谈城市,看趋势,必须扣住这两点。

广州发生了什么?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同比都是双位数增长,两年的平均增长分别是4%、5.8%。

广州的第三产业占比73%,所以,广州的第三产业如果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且不断冲击高质量,不断升级,广州的前进动力是会螺旋式提升的。

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广州CBD

广州已经发生的事情正是如此:

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包含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个行业大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4个门类。

广州前五个月的数据是狂飙的: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049.24亿元,同比增长31.8%;两年平均增长8.5%。

不但狂飙,而且加速:比1-2月两年平均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199.61亿元,同比增长30.0%,两年平均增长10.6%。

放到两年,营收平均增速也是双位数!

广州的服务业仅仅靠餐饮娱乐、文化、体育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而且,1-5月(错月数据),广州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虽然延续高位恢复增长趋势,同比增长82.1%,但两年平均是下降4.2%的。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广州的服务业发生了“核聚变”!

再去仔细看数据就很清楚了: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势较好,同比分别增长57.6%、38.5%和21.1%,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4.1%、15.3%和15.1%。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逆势飘红,而且是双位数增长,广州的第三产业呈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态势。

第三产业稳中有进,广州的经济发展就基本可以保证胜券在握。

而疫情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影响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仗,广州像极了去年的杭州,靠科技和数字经济取胜,且节节胜利。

广州在第三产业上超过重庆2429.3亿,一锤定音。

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广州黄埔立交桥

那么,广州的第二产业如何?

广州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420.68亿元,同比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4.0%。重庆在第二产业超过广州1669.81亿,同比增长落后于广州,两年平均增长超过广州。

数据反映广州的第二产业在2021年上半年确实实现了“惊天大逆转”,速度一直在加快。

而且广州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0.0%,占比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广州的工业更多在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上涨,这才是最重要的。

广州因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人才云集,有资本有资源可以高举高打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国内相当一部分最优质的人才就在广州,而谈到对顶级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西南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03 广州优势正在全面爆发

未来将发生什么?很清晰的趋势是这样的:

广州将通过不断改善、提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来加大对人才、企业的吸引力,目前,广州的常住人口增加量一定是在全国前三,甚至有可能在第二(深圳未公布去年数据)。

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广州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

在这种情况下面,广州逐步将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转换为核心引擎,这就意味着广州在整个大湾区形成了人才虹吸的趋势,尤其是用房价、教育、医疗等优势,不断推进趋势的自我强化。

重庆和广州的结构不同,广州的第三产业已经驶上快车道,且占比大,呈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越来越抗周期和疫情的趋势,重庆以目前的科研力量是无力追赶的。

广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可以吸引、联合珠三角的深圳、东莞、佛山一起推动产业的聚集式发展、合作。

而这盘棋本来就在广东省的筹划、推动中。

所以,广州只要保持这个正确的方向不动摇,一定会有更强劲增长。

在一线城市的层面,虽然广州获得的政策支持较少,但广州的优势正在凸显,而且具有独一无二的替代性。

今年一季度,广州为什么可以保持在四大一线城市中经济增速遥遥领先的局面,因为广州的优势正在全面爆发。

北京因为特殊的首都定位,经济发展、规模扩张不是第一要务,北京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加强首都功能,非首都功能要有序疏解。北京的经济发展要追求更加精细、更多科技含量,北京的落户还有较高门槛,北京核心区常住人口181.5万人,十年间减少34.7万人。

上海的老龄化比较严重,而且经济体量太大,要保持较高增速有一定困难。虽然,浦东新区表现出色,但整体而言,要实现较高增速,需要在未来看“五大新城”的表现,而且上海的落户门槛也是高于广州、深圳的。

深圳的窘境在于房价过高,导致常住人口流入减少,而且高房价也造成了企业的成本负担。而且一些行业、大型企业也确实遭遇到不可抗力的打击,比如芯片方面。何况,香港现在还在和病毒搏斗中。

所以,在一季度,一向生猛的深圳在增速上落后于广州不是没有原因的。

广州在四个一线城市中,落户门槛不高,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能提供相对多的工作岗位,文教卫综合素质一流,房价相对北上深还是低一些,而且老龄化程度弱于京沪。

广佛同城化程度高,进一步降低了在广州工作的成本。

广州又处于较好的交通枢纽之地,在内循环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其实是占尽先机。

干掉病毒再拼经济:广州上半年超重庆198亿

▲广州南站

不争是大争,广州“意外”地以综合分数高而突出,背后是广州锐意进取,在科技、金融方面大跨越的结果。

所以,根本没有“意外”,只有老实人的努力奔跑、认真思考和勤扒苦做,然后就是拥抱意料之中的喜悦。

广州全年经济数据,还有更大的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重庆   广州   上半年   经济   信息技术   疫情   深圳   北京   服务业   平均   趋势   病毒   产业   人才   数据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