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德国模式,这钱谁出?孩子还要拼分数吗?

教育学德国模式,这钱谁出?孩子还要拼分数吗?

中国将坚持普职比1:1不变,现在又禁止补课,家长们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蔡非(抱朴财经研究员)

中年人的微信群里,教育问题一直是热门话题。一则人到中年,孩子教育问题往往迫在眉睫,二则“七普”人口数据出炉后,出台的新政策可真不少。

目前我们对未来教育形势的判断,有个重要的政策基础:

未来中国将坚持普职比1:1不变。

2019年国务院出台文件,再次明确了普职比1:1的政策。通俗地讲,就是初中毕业后,一半的人将进入普通高中,一半的人进入职业学校。

大家不应该有任何幻想,这个政策不会再变了。

再配合前不久“双减“文件的出台,国家严控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补课。不少城市中产家庭于是开始忧心忡忡,害怕自己孩子以后成绩不好只能去职高。

公平地说,家长的担忧是很正常的。

01 职高生起薪惨不忍睹

首先是因为,目前职高生的上升空间确实很小。

现在读普通高中的学生,95%以上都能上大学继续深造。

而职高生毕业后想深造则很难,2014年河南中等职业学校招了26万人,可到2017年,大学对当地职高的对口招生名额只有2万人,也就是说读了三年职高的学生,只有不到8%的人能上大学。

职高生不上大学,直接出来就业可以吗?

2015年有近六成的职高生起薪在2000元以下,而当年研究型大学毕业(即部分211,985大学)的起薪平均数则为5571元,前者是后者的35%左右。(数据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01月19日《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科研单位起薪最高》)

教育学德国模式,这钱谁出?孩子还要拼分数吗?

且不谈毕业后职高生和大学生的潜力差别,单是起薪就差这么远

而反观国际上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同样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2010年税后收入为30721欧元,相当于德国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税后收入(52189欧元)的59%。

比较起来,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目前确实不给力。

说到这里,很多家长都要绝望了,目前读职高是这样的一个结果,现在又禁止补课,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大家也不用过分焦虑。

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必须去开发全民的人力资源潜力

国家不可能放弃占比如此之高的人口,也不可能满足于让他们去干低附加值的工作。

02 打通文凭通道

唯一的办法,是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

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称“职教20条”)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实际上透露了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教育学德国模式,这钱谁出?孩子还要拼分数吗?

例如:探索本科职教试点

这意思是说,国家在尝试设立职教本科专业,定向招收中职生。读了职业高中,毕业后可以考取职教本科,拉平和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差距。

其实在二十几年前,中专或者职业学校毕业本来是很吃香的,只是因为后来大学扩招,这样中专和职高才在学历水平上被碾压,失去了过去的辉煌。

而现在,职高生也有了读本科的希望。在职教生与大学生的竞争中,未来会多开辟一条跑道“职教本科生”。既有本科学历,又有职业资格证,这样的人才,职场竞争力肯定要比空有学历的普通本科生更强。

03 职高教学会有更多企业参与

当然,如果仅仅只给一张文凭,没学到真实本领,那么就业市场照样会把这样的人打回原形。

所以,职业教育本身的教学内容也会大变。转变的方向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会借鉴国际经验。

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双元制”,即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这个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德国“双元制”的精髓则在于:

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主导的。

教育学德国模式,这钱谁出?孩子还要拼分数吗?

这首先表现在: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计,企业是有发言权的,能根据具体职位新设专业和安排课程。

打个比方说,2020年中国游戏行业发展迅速,2000人以上的大企业招聘需求增长了77%。

目前游戏公司缺人最厉害的岗位是“绑定师”、“游戏主美”、“游戏特效师”、“3D动作设计师”等。

但是你打开这些游戏公司的招聘要求,在学历上却要求很宽泛,通常只要求“计算机相关专业”。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国内目前关于游戏开发这一块,专门开设的专业很少,教授内容也很笼统。游戏企业只有放宽专业对口要求,和职位相关的都拉过来试试。

而如果学习了德国职教模式,企业深度参与到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计中呢?

企业就会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与职教本科,根据自己需要的职位,每年开发不同的专业和课程。甚至一开始在招生环节,德国企业就参与进来,和学生签订合同,保证毕业后的前途。

在教学过程中,每周有3-4天学生是在企业学习的,实践课的内容超过一半。从而让学生毕业前就熟悉企业。(目前我国高职模式是先学两年理论知识,最后一年才送去企业实习。)

那如果等到3年以后,这家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也没关系,因为在职校学生的最终毕业考核时,行业协会要参与进来,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有行业认可的,即使不能在原定的企业就职,也能顺利转到同行业其他企业。

职业学校真正成为了企业人才的后备军。企业通过这些操作,降低了招聘成本和企业内训成本,员工的流失率也会下降。

德国部分大企业之所以愿意每年拿出大笔资金来搞职业教育,就因为在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确实是对企业有利。

04 职教改革学德国很明显

去年公布的国家的职教改革方案中,有很明显的德国职业教育特点。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兼薪制度。

2020年初步建成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大企业带头去和高职、中职合作,大规模订制人才。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特高计划”,即建设一批“有中国特色”,“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今年将宣布建设50所学校、150个专业。

被纳入“特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在国家的定位中,甚至和“211”普通高校相当。这也呼应了前面说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对于未来几年有孩子即将面临中考关口的家庭,上面的政策动向是不是值得关注?

另外,对于企业界来说,也有几点值得注意:

国家欢迎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

职业教育必须保持公益性,不能变成摇钱树或印钞机。

对于积极举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将会多一块金字招牌“产教融合型企业”,会给予财政、税收方面的扶持。

最后,祝福您的孩子无论是读大学,还是读职高,都有光明的前途。

教育学德国模式,这钱谁出?孩子还要拼分数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德国   孩子   职高   职教   职业学校   教育学   职业教育   中国   分数   模式   未来   职业   国家   学生   财经   大学   专业   企业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