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和香港地产大佬们的未来

许家印和香港地产大佬们的未来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恒大正在努力自救。综合来看,不会因为恒大而出现所谓的“雷曼时刻”。

只有最顽固的炒房客还在期待调控的放松,而他们已经等不到春天。

地产大佬们,还有其他层面的人们,都要接受新的“游戏规则”,一切服从于稳定均衡的发展。


作者:今纶

9月21日中秋节,一封许家印写给恒大全体员工的“家书”曝光。在信中,许家印感谢员工的辛苦付出,向员工家属致敬,并坚信恒大一定能尽快走出至暗时刻,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实现“保交楼”目标,向购房者、投资者、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交出一份敢担当、负责任的答卷。


许家印和香港地产大佬们的未来

▲许家印写给恒大全体员工的“家书”


同一天,恒大授予3180名雇员32372万股期权,相当于公司当前已发行股本的3.31%,行权价为3.9港元。获授人员包括该公司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集团3177名科研技术人员。


很明显,恒大正在努力稳住基本盘,许家印当然是在给员工鼓劲打气。


恒大未来会怎么样?


01 恒大第一任务是稳住盘子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恒大正在努力自救。综合来看,不会因为恒大而出现所谓的“雷曼时刻”,这里是中国。


许家印和香港地产大佬们的未来


此前,曾有佛山南海住建局宣布“恒大的楼盘不能贷款”,这对于恒大是不利的,大家都懂。


但是,你看20天过去了,没有住建局、银行跟进,说明恒大以及比恒大更强大的力量在行动,积极阻止这种情况的产生。


没错,恒大负债近2万亿,许家印套现了500亿,正因为如此,恒大必须负责到底,有序地处理房子交付的问题,有序地处理理财爆雷的问题,这符合恒大、投资者、客户、政府、银行的共同利益。


恒大的第一任务就是稳住盘子,有序运作,而且一定得到了支持,支持恒大是为了不出乱子,不继续爆雷,是为了稳定,再说一遍,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9月20日,港股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房地产板块全线下挫,其中,新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价暴跌,盘中最低跌超90%,仅报0.37港元/股。截至收盘,新力控股收报0.5港元/股,市值总共18亿港元,一日市值蒸发了超123亿港元。


许家印和香港地产大佬们的未来

▲新力控股股价20日暴跌


传闻主要也是债务问题,该公司将于2021年10月、2022年1月和2022年6月面临三个美元债到期日,涉及总额为6.94亿美元,其2022年到期的债券以20%-25%进行折价交易,这意味着公司可能必须用现有现金偿还所有三只债券。


随后,媒体传出消息:新力控股“总部全员降薪”,新力总部降薪幅度为:4级总监降薪约50%,5级总经理降薪约60%,6级副总裁降薪约70%,于本月开始执行。


谁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万一有事,我说的是万一,一定会有国企进场驰援恒大银行也会鼎力支持,肯定会解决问题。


这些早就有预案了,只不过需要时间。只要有了信用背书,有了银行支持,在房地产行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许老板,而是为了整个局面的稳定。没有这个认知,就不要讨论恒大的问题了。


“万宝之争”时的情况虽然和今日之恒大完全不同,但是深圳地铁乃至背后的深圳国资委的力量,想必很多人都见识了。


恒大需要时间,一方面解决理财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渐售出存货,还有供应商的货款也必须重视,再来几个供应商发公告催款,恒大就麻烦了。


恒大的扩张当然结束了,同时,这种靠扩张来裹挟银行、地方政府的模式也结束了,多年来,非常多的地产商就是靠这种模式来滚雪球,如今,这个雪球滚不动了。


这就是抱朴财经所说的:2021年是中国地产的真正转折年。


只有最顽固的炒房客还在期待调控的放松,而他们已经等不到春天。


处理完恒大的问题之后,中国的地产将进入一个国企、央企更强大,银行贷款更严格,保障房越来越多的阶段,“房住不炒“将真正实现,房地产野蛮生长销声匿迹。


至于银行,因为土地、房子都是抵押给银行的,只要房价不大跌,银行没啥问题,所以一直在提“稳”。


比较危险的是买恒大财富产品的投资人,头痛的点在这里,必须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希望恒大的问题最终能顺利解决,或者以各方都能接受的较小代价解决。


02 香港正在打破地产利益圈


香港地产界最近也有几单新闻和旧闻值得关注。


首先说一个传闻,今天传播很广,但没有看到任何正规媒体报道,目前只能说是传闻,或者谣言。


消息如下:

传闻香港政府决定粉岭高尔夫球场正式取消,全部划拨与工务署做公租房。未来市场供应约百万套……18年3月第二次征询被四大地产商集体以保护香港市场稳定供应反对。21年4月正式启动第三次,全部地产商都赞同政府意见”。


许家印和香港地产大佬们的未来

▲粉岭高尔夫球场


网民纷纷转发,为什么呢?


因为香港的高房价问题引人关注,而且网民也联想到自己买不起房,怒从心来,所以必须转发泄愤。


不过,香港的地产大佬们正在面对变化是现实情况,那么,我们看看靠谱的旧闻:


2019年2月21日,据香港文汇网报道,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特区政府接纳土地小组建议,收回粉岭高尔夫球场部分用地,初步估计可以兴建超过4600个公屋,公私营房屋比例可能是7:3。


7个月之后,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表示将捐出300万平方英尺(约27万多平方米)的农地,用于兴建公共房屋。此外,香港政府将以“特惠补偿”的方式回收了恒基兆业地产100万平方英尺(约9.3万平方米)面积土地,而恒基兆业地产将获得近10亿人民币的补偿。


新鸿基地产表示原则上支持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农地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


2019年10月4日,李嘉诚基金会官网信息,由于全球经济放缓,香港本地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支持香港本地中小企业度过时艰,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十亿港元。


也就是说,打破固有的地产利益圈,这是香港正在做的事情。


这就是目前香港的地产趋势,而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


今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重要专题研讨会开幕式并讲话,中间谈到了房地产问题,你们品品——“当我们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特别是现在大家揪心的住房问题必将得到极大改善,将告别劏房、‘笼屋’”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到解决问题的决心之大,香港模式未来大概率靠近新加坡模式:商品房可以跟随市场,但是公共房屋的供应量将加大。而且,未来阻挠大建公共房屋的力量将弱化,因为游戏规则已变,而且不再容忍垄断行为。


最近的关于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嘉诚家族的新闻是:《套现21亿!李嘉诚家族又卖内地资产,拿地16年仍处空置状态》(来源《中国证券报》)。


9月19日,港股房企希慎兴业9月17日晚间公告的一则有关“李嘉诚21亿套现”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名。


许家印和香港地产大佬们的未来


根据公告,希慎兴业将以35亿元收购的项目位于上海新闸路688号,名为“世纪盛荟广场”,是一处已经竣工但久未开业的写字楼与商铺混合发展项目。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为该项目持股60%的控股股东,通过出售,长实集团将回款21亿元。根据财报,长实集团于过去10年在内地物业销售收入每年平均约298亿港元。目前在内地仍拥有50多个房地产项目,分布于20多个城市。


李嘉诚这种玩法越来越不受待见,“捂地”模式并没有给当地的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是坐享了炒地、炒楼的红利。


案例如下:

北京顺义中央别墅区的誉天下项目耗时25年,升值超过20倍。


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地铁站的世纪汇广场耗时11年,转卖给中国人寿,净赚逾百亿。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项目,拿地13年开盘;古北新区项目,拿地7年开盘。


大连市西港区一个开发项目捂地8年,以40亿元出售该片土地开发权,赚了21亿。


这个时候,你再想想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对李嘉诚的评价,才觉得还是有点道理,他说: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畅销世界的产品,没有!李嘉诚投资地产、收购港口、电讯公司、超级市场,全靠结盟跟垄断,所以他非常成功,他不过是顺势而行,什么行业当红就进入这个市场。李光耀直言李嘉诚很有钱,但是他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呢?


不过,说李嘉诚完全对社会没贡献,也不准确,他捐了不少钱,也做了不少慈善事业,他对社会的回报肯定比普通人大很多。


可是,即使是仅仅讨论“捂地”赚钱这种模式,其实我们也很难反驳李光耀对李嘉诚的评价,毕竟,高度和角度不一样。


而这种评价也在深刻影响诸多层级的决策者的思考:地产商对社会到底做出了多大贡献?目前,我们更需要什么?


这样的思考必然引发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升级,也必然会导致地产比例在整体经济中的逐步下降。


总结一下,无论是许家印还是香港的地产大佬们,还有其他层面的人们,他们都要接受新的“游戏规则”,一切服从于稳定均衡的发展。


靠房地产割韭菜,却把激化的矛盾抛给整个社会,这种情况不再被允许。


连土地溢价率的上限都确认为15%了,即连面粉都限价了,这也是一个清晰的信号,还有什么不能改变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香港   新力   地产   高尔夫球场   港元   土地   员工   稳定   模式   情况   未来   银行   项目   集团   社会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