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医疗行业-为什么不要工资,我们的医生反而挣得更多?

张医生,这台手术麻烦做一下

在忙,让李医生做吧!

李医生,这台手术您有时间做吗?

没空,你问问王医生吧!

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案例丨医疗行业-为什么不要工资,我们的医生反而挣得更多?


兰州惠正口腔医院是兰州专业的口腔诊疗机构,拥有资历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和国际引进的高端治疗设备,能为患者提供一对一定制诊疗服务。创始人名叫王戎,身为院长,他的医院营业了两年,经济效益一直很一般,他有18个医生,而且都入了股。可是就这样,病人到了医院以后,没人管。本文开头的那段对话在惠正口腔院长王戎和他的医生之间经常发生,每个医生都说自己在忙,没有空。


所以是真的有那么多病人,忙到不可开交吗?不是的,只是因为他们医生的工资每个月有固定的15000,看一个病人提成大约是150,医生认为多看少看一个病人并没多大差别,还不如早点下班更舒服,谁也不想给自己揽活干。


可是对院长王戎来说那可是苦不堪言。医院每个月成本100万,换句话说一天至少要赚3万多才能维持经营。作为公司的老板、医院的院长,为了把公司搞好,只有每天拼命做手术,从早到晚做手术,腿都累软了,那又怎么样?医生护士五点准时下班,连杯水都没人给他喝,员工只会认为这是老板的责任跟义务,跟自己无关。


王戎心力交瘁的时候,时常自己在反思,到底是员工在替我打工,还是我在替员工打工?


都说股权激励是个好东西,我给员工分股了,为什么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也曾尝试过想用KPI来解决,结果发现根本考核不到位,KPI只能奖不能罚,一罚员工都跑了。
想过阿米巴,阿米巴对财务系统要求非常高,对他来说也落不了地。
想过积分制,听了发现积分制就是,如何多发点钱,多发点奖金,他就绝望了。

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目前几乎所有的管理理论都是针对大公司的,有没有是什么模式方法是适合我这种中小企业的呢?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戎了解到单元合伙模式,带着最后一点希望走进了单元合伙模式的课堂,在刘少华老师的指点之下,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找到了企业确确实实可实操、能落地的管理工具。

案例丨医疗行业-为什么不要工资,我们的医生反而挣得更多?

▲刘少华老师与王戎

欣喜至极的他认真思考后,才发现他手下的医生们真正的梦想也是和自己一样,开属于自己的私人诊所。这在我惠正干,永远都只是为公司干为老板干,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如果自己去开个口腔诊所,就是在为他自己干,有压力的同时也更有动力。

案例丨医疗行业-为什么不要工资,我们的医生反而挣得更多?

▲惠正口腔医院实施单元合伙


可医生们为什么暂时没有选择出去开自己的诊所呢?那是因为医生们也知道,出去单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创业开公司一个经营不慎还可能要赔钱,干技术活的人,并不一定就懂经营。


学习过单元合伙的王戎现在知道解决方法了,干脆让医生们在我惠正口腔医院搞“内部创业”,一个大医生+一个小医生+一个护士,成立一个医疗小组,叫虚拟诊所。公司提供平台和资源,负责所有的费用,而医疗小组的收入跟公司对半分。相当于这些医生零投入、零成本、零风险在公司内部进行创业经营自己的虚拟诊所,他们的身份一下子从打工者医生变成了创业者,收入比过去能增加一倍,未来还可能增加十倍,工作的积极性高涨,每个人都为了得到更高的收入,能多揽活就多揽活,再也不会出现开头的对话情景了。

案例丨医疗行业-为什么不要工资,我们的医生反而挣得更多?

这种改变之下,对院长王戎来说简直不能再轻松了,且不说他不需要再加班加点做手术,甚至医生们把活都揽走了没有手术可做他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是没有了经营压力,原来100万的成本,现在他不需要付医生和护士的工资;并且从实行这个方案以后,原本12月份毛利润只有20万,到1月份毛利润立马涨到了40万,涨了一倍,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之中。这就是单元合伙模式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阿米巴   医生   兰州   口腔医院   诊所   院长   护士   病人   单元   手术   工资   老板   员工   案例   模式   医疗   医院   更多   行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