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成功说2:市场经济三定律,劣币驱逐良币源于标准和监管缺失


  定律一:在法律法规健全、公平、透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向成本靠拢,留下合理的利润空间;

  定律二:不管规模大还是小的垄断都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既可以是科技含量、创新、品质、品牌因素,也可以是天然、非法暴力因素;

  定律三:当标准和监管不够完善时,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定律一解读:

  法律法规健全,意味着有法可依,有规矩需要遵循,没有大的漏洞,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完善。公平不仅保护商家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也能得到保护,认真做事能有回报,辛勤劳动能有回报,创新能有回报,做出危害他人的行为时能受到惩罚。透明则意味着遇到事情不会会遮盖,没有黑幕交易,作恶的行为能够被及时曝光,处理的过程能经得起调查。

  当上述环境形成后,公平竞争就成为常态,假冒伪劣能够被及时查处,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会得到惩罚,充分竞争下企业间又难以通过非法手段获利,就只能在公平竞争下将利润维持在合理水平。


财智成功说2:市场经济三定律,劣币驱逐良币源于标准和监管缺失

定律一:在法律法规健全、公平、透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向成本靠拢;

  定律二解读:

  垄断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不管大的区域还是小的区域,其他竞争体难以进入,垄断者就在一定范围内占据了绝对大比例的市场,同时有了定价的权力。不管成本高低,可以任意定价,只要不引发难以处理的舆论和监管。

  增加科技含量,其他竞争者难以拿出同样的商品,市场上找不到替代品,就可以形成市场垄断,享受超额回报。芯片如此,药品如此,高端机床如此,操作系统也是如此。

  不管是模式的创新,还是外观、技术层面的创新,都可以领先一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只要切中需求,推广到位,就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当品质和品牌被广泛认可,商品就可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定价也能被广泛接受。

  这里的天然不做过多解读,银行、电力、铁路即是。

  通过非法手段垄断一个区域的一个或多个行业、项目的经营权,采用围标、行贿、暴力、恐吓等手段在竞争中获胜,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财智成功说2:市场经济三定律,劣币驱逐良币源于标准和监管缺失

定律二:不管规模大还是小的垄断都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既可以创新品质因素,也可以是天然、非法暴力因素;


  定律三解读:

  法律是标准,更多是道德的底线。法规是一种约束,同样是标准,违规者应受惩罚。

  国家标准是标准,出口标准也是标准,高的标准,对应着更高的产品质量要求。

  监管,就是维护标准的机构和行为,媒体监督也占据重要地位。

  违法违规的,及时介入并惩罚,能够让相应单位和个人警醒,纠正行为。

  不达标却虚标的,能够被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并惩处,这样才能保障认真经营企业的利益,消费者的权益也能得到保障。

  各种假冒伪劣的存在,既是标准不严的缘故,又是监管不到位的结果。当作恶就能有更低的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遵纪守法的经营者的群体要么市场被侵占,要么跟着变坏,要么破产倒闭,劣质的市场就会形成,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消费者有追求物美价廉的真实需求,有收入低的原因,也有节俭省钱的意愿,无可厚非。企业经营要有利润,通过假冒伪劣获得的价格优势如果不能被识别出来并加以惩罚,消费者就只有上当受骗的份,这就是监管的缺位。

  现实生活中,有人往面粉里面添加增白剂,这样面粉看着更白,吸引消费者购买,没加增白剂的厂家利益受损。

  有人用硫磺熏百合、馒头、八角,熏出来的品相更好,却毒害了消费者。

  有人往猪肉牛肉里面注水,一斤不到一分钱的水卖出了几十元的价格。

  有人用火碱或者甲醛泡海鲜,海鲜看起来很光鲜,还能增加重量,却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有人用保水剂粘合碎肉制作牛排,里面还添加马肉鸭肉等廉价肉类,结果低价依然有利润,让不这样做的商家生意难做。

  有人用保水剂粘合碎肉和其他肉类做卤牛肉,本来一斤45元的生牛肉只能做出六七两卤牛肉,加了保水剂能做出近两斤,用点别的肉成本更低,于是卖40元一斤依然有暴利。

  有保险公司业务员夸大宣传,号称每年1万元交20年,等老年后能一次性拿百万。结果呢,几十年后发现刚能拿回本金,想拿多点得等自己的孙子老了之后。

  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虚构利润,于是股价飙升,大股东套现离场,暴雷后数以十万计的股民利益受损。

  项目招标时,提前内定一家公司,再找多家公司当群演,就可以轻松拿到项目,相应人员能拿到好处,却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当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展开时,有的人打一声招呼,就能将利润丰厚的一块交给某家公司。

  保温杯生产厂家用非304不锈钢冒充食品级304不锈钢,重金属含量超标,危害消费者健康,却因成本低获得价格优势,占领更多市场;

房地产开发商随意更改规划,将绿地盖成楼谋取暴利,获利上千万却只有数十万罚款,用劣质水泥钢筋改成豆腐渣,让消费者一生的存款打了水漂,却得不到严厉惩处。

  小作坊小工厂用劣质原料生产劣质产品,同样以低价占领市场,以次充好,让合法经营的企业受损,让消费者利益受损。

  空有法律法规,不管条文再多,制定的再完善,执行不到位都是形同虚设。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还要有及时高效到位的监管,否则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普遍现象。

财智成功说2:市场经济三定律,劣币驱逐良币源于标准和监管缺失

定律三:当标准和监管不够完善时,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定律   超额利润   标准   增白剂   以次充好   假冒伪劣   缺失   市场经济   牛肉   法律法规   利润   利益   因素   消费者   成本   商品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