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会议首提房地产,定调两个维护,我说保消费者权益应禁售期房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总第94次)例会于9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除了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外,还首次提及房地产,明确“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房地产行业快速扩张的本质是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产商自有资金有限,拿到地后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后开发,房子还没建成就销售期房,有了钱结工程款再拿地,再抵押贷款,如此高周转模式操作,如滚雪球般急速膨胀,债务水平也随之快速提高。


房地产拉动经济和核心逻辑一方面招拍挂提供了天量土地出让金,给了地方上充裕的资金进行基础建设、拆迁安置及提升部分人的福利,另一方面则是解决了大量就业,带动上下游企业一起发财,银行也从中赚得盆满钵溢,增加的税费也从一定层面上提升了国力。

但是,房企的利润一定主要来自于地价和房价的上涨,而这需要后来的买房人用二十年以上的贷款期限来消化。当房价上涨到一定阶段,结婚率和生育率会做出日益明显的反应,人口拐点到来后也将难以继续支撑房价上涨,收入水平也决定了多数年轻人没有了购房能力,即便是啃老。

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取决于债务要支付的利息,以及这些债务需要何时偿还。当过高的房价导致真实购房需求减少,开发商回款速度变慢,债务风险就会显现,之前的高周转模式也就玩不转了。


近期某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引发社会关注,无非是天量债务超乎想象,一旦破产影响深远。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银行们从中收益颇丰,也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到了现阶段,如果不能降低房地产贷款水平,金融风险离我们并不遥远。


央行提出维护房地产健康发展,各地土地招拍挂时也对开发商资金和资质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这是非常正确的。用自己的钱拿地,用一定比例的贷款开发,而不再是全部使用银行贷款和消费者的购房款,空手套白狼的游戏不能再玩了。金融业应支持正常的刚性购房需求,而非炒房。已经严重产能过剩的房地产行业,不需要再大步迈进,要放慢脚步,解决债务问题,稳定经营而非破产跑路,稳房价稳地价对稳定经济做贡献,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至于维护消费者权益,非炒房的正常购房信贷需求要满足,但是避免消费者遭遇烂尾楼更重要。世界上最惨的事莫过于花费半生积蓄买了房,结果房子烂尾,一边需要租房住掏着租金,一边还要还着银行的贷款,自己的房子何时交付遥遥无期。

满足购房信贷要求很简单,银行们驾轻就熟,将资金借给收入水平够高工作相对稳定信誉良好的刚需就是了,但是避免消费者买到烂尾楼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房企确实要保障住房的及时竣工和交付,但是当债务水平过高,资金链断裂时,开发商烂尾跑路并不稀奇。毕竟,随便注册一家项目公司,烂尾破产也伤不到母公司和实控人,老赖名单都上不了,也不影响管理层此前拿的超高工资和分红,更不会影响从股市中减持套现的钱,还不影响自己的钱借给公司拿超高利息。


资本逐利,楼盘是否烂尾不能指望资本的良知,事后上课总不如事先预防。财智成功认为,要真正保障按揭贷款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在现阶段全面禁售期房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封顶就不能销售,不解决债务纠纷也不能销售。

让开发商和实控人承担风险,银行也不能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体量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禁售期房,才能避免因楼盘烂尾让数以万计的消费者陷入困境。


最后,不管期房禁不禁售,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未来三五年不买期房更安全放心。房子已经失去投资价值,世界上也不存在绝对的刚需,如果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那么换一个愿意跟自己一起攒首付一起还房贷的对象更要紧。

央行会议首提房地产,定调两个维护,我说保消费者权益应禁售期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期房   烂尾楼   地价   央行   债务   消费者权益   开发商   贷款   房价   消费者   房子   水平   需求   资金   风险   两个   模式   会议   银行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