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900万日本妇女搞爱国妇女会,叫嚣无论如何也要取胜


日本侵华,900万日本妇女搞爱国妇女会,叫嚣无论如何也要取胜

日本侵华期间日本国内妇女为前线日军提供物资

从甲午战争到日本全面侵华,日本所作所为绝不是只有一小部分战争狂热分子可以鼓噪起来的,这背后是来自日本国内源源不断的精神和物质支持。

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那时日本的所谓军国主义、军部文化、少壮派还未成型,日本国民就已是从工人到农民,从老头到小孩儿,对侵略邻居,逞武扬威于外域而“个个兴高彩烈,人心欢腾”(藤村道生《日清战争》)。战争以倭奴得逞收场,日本大街小巷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向“清国留日学生”们挑衅,讥笑谩骂,嘲笑他们是窝囊无能的中国人。就是从甲午起,日本人对中华儿女的贱称,除了“支那人”之外,又多了一个新词:“呛括咯“。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社会各界对中国动武的声音此起彼伏。当时日本收音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富裕的日本阶层基本都能收听广播。1931年7月,恰好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前的两个月,对东京帝国大学(也就是今天的东京大学)的学生调查,接近九成的大学生认为,对东北使用武力,是正当的行为。一般来说,知识分子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看问题应该相对客观公正,但是却有近九成的东京大学学生对于使用武力表示支持,连搞调查的加藤阳子都觉得很意外。

这么大规模的战争,需要极强的战争动员能力,整个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赌上去支撑战争的巨大消耗,如果你说是一小撮人搞的,老百姓都不支持,那这么大规模、这么长时间跨度的战争,根本就不可能打起来。

日本侵华,900万日本妇女搞爱国妇女会,叫嚣无论如何也要取胜

日本在小孩儿中培养训练军国主义思想

九一八事变以后,9月26日, 日本的《东京每日新闻》报道:满洲事变突发后,报社的桌上堆满了从全国寄来的血书和慰问袋。截止到25日,寄来的血书和鼓励信达2万封,其中有的慰问信中,夹着小孩积攒的1元、2元的零用钱及过节用的钱等,共收到现金2千多元,而且肥皂、毛巾、牙膏等慰问品更是难以尽数。

《国民新闻》报道: “两名第8师团的士兵因未被选派到满洲而悲愤自杀。大阪一名24岁青年因未被选派出征满洲,从新世界通天阁跳下自杀。”同一天的《东京每日新闻》报道: “两名公共汽车售票员在给部队的信中写道:一定要让我们去战地当护士;第10师团军医家中的女佣人,为激励士兵出征,从山阳线列车跳下自杀。”


日本侵华,900万日本妇女搞爱国妇女会,叫嚣无论如何也要取胜

日本妇女为参战的日军缝“千人针”

12月14日的《国民报》报道: “大阪步兵井上清的夫人井上千代子为鼓励丈夫出征,以短刀自刃身亡。她在遗书中写道:明天你就要出征了,我非常高兴地离开这个世界。不要为我难过,我死算不了什么,唯一的希望就是能保佑大家平安,为国出力。”

11月21日的《京都新闻》报道, 12岁、7岁、5岁的一家3兄弟访问陆军部,老大捐1元、老二捐50钱、小弟拿出20钱。还有一个老太太带着4岁的孙子拿出孙子存钱盒捐给日本军队。

《北海道每日新闻》报道,12月12日,深川区东川小学给陆军部新闻班发了一封信,信中有5元钱和二十多名3年级学生的签名。信中说: “我们把每天的零花钱积攒起来送去。老师说我们这里享受着温暖,过得很快乐,而在满洲的士兵们很艰苦,那里已经很冷了。我们希望不管支那兵何时来,要毫不地给予最大的打击。”

日寇攻陷南京,几周时间,日本帝国主义血洗金陵,30万中国民众生命魂飞魄散!而与此同时,是日本国内社会的提灯大游行,庆贺对中国的蹂躏。视之为“日清战争23年来从未有过的喜事!”(色川大吉《昭和五十年史话》)。

二战中,日本本土的普通老百姓,有一次鲜活的对待中国受难者的实例:花冈惨案。

被虐得不成人样的中国劳工,为活命不得不作了反抗,然后四散逃走,他们饥渴难奈的散落在花冈一带的日本乡村里。日本民众是怎么对待的呢?乡村里的日本小孩用棍子把出逃而落单的中国劳工活活打死、被军警捉住的中国劳工集体跪在撒满玻璃渣子的广场上,又被赶来的日本民众手持棍棒往死里打,不论中国人的嚎叫和乞饶声多么凄惨,日本民众仍死命挥舞棍棒,吼着“清国奴!”,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

日本侵华,900万日本妇女搞爱国妇女会,叫嚣无论如何也要取胜

日本国内给侵略军捐赠的慰问品

支持侵华战争,绝不是什么一小拨日本人,而是日本全社会、各界共同的顶力支持。日本工人阶级大搞产业报国会,500万人参加。妇女们搞“爱国妇女会”,900万人参加。这些日本女人叫着“无论如何也要取胜!”,勒紧裤腰带把一个个儿子送往战场,自身也以当慰安妇为荣。日本宗教界对内是普渡众生的,对外侵略则一个比一个狂热,佛教界、基督教界,争着跳上日本军国主义的战车,助纣为虐,甚至恨不得比纣王还纣王的充当“圣战”先锋。

近段时间,某流量演员跟靖国鬼社合照事件后,海外网评论,“他这种行为挑战公众底线,冒犯了国人情感,并对其受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带来恶劣不良影响。究其根本,是对历史缺乏敬畏。如今,仍有个别国家不愿正视过去犯下的累累罪行,表现出对历史的无视,对历史教训的选择性遗忘,还试图扭曲、篡改历史。因此,我们更要铭记历史、敬畏历史,以此警示未来。如果我们不坚守真实历史,只能被人任意涂抹。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

这个流量演员这种忘掉自己来路的行为,绝不是孤立的,他代表了一簇对国家历史、民族历史不懂不知的人,他的下场也告诉我们,公众人物更应该谨言慎行,多学习国家民族历史少在大众面前装傻充愣,数典忘祖、盲目媚外,不是道个歉就可以涛声依旧的。

周总理曾评价日本:“中国身边的一头狼,师承华夏却总想咬一口,日本人做梦都想有中国这么块领土,但凡有机会日本就会侵略中国,这是刻到它们骨子里的,日本就是潜伏在中国身边的一头狼,你一旦打盹或者虚弱的时候就是他的机会,总想趁你不备咬上一口,但谁敢保证狮子不会打盹,日本,大患!”现在的中国人爱好和平,全民团结争取民族复兴,希望睦邻友好的我们,没有东边邻居的那种阴冷,但我们不惹事不代表我们可以没有警惕性,对现在紧跟灯塔国的摇旗呐喊的邻居要保持应有的警惕性,绝不能等被狼咬了再防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日本   甲午战争   满洲   大阪   慰问品   血书   孙子   爱国   财经   东京   军国主义   事变   敬畏   中国   民众   无论如何   妇女   战争   妇女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