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清晨五点,陆步轩准时醒来,坐在床上美滋滋地抽了一支烟,抽完烟,他开始打扫卫生,摆放案板,整理器械,等屠宰场送来大肉,然后过磅、付款、剔骨、翻肉、等待顾客上门,一连串的工作他做得行云流水。


陆步轩原本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可北大的才子怎么会流落街头,以卖肉为生呢?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1.为北大而生的才子


陆步轩是长安县人,出生于1966年,自幼家庭贫困,但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


高三那年,学校分文理科,理科成绩优异的陆步轩自认为博闻强记,又博览群书,毅然选择了文科。


后来陆步轩在回忆录中说道:这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败笔。


因为文科多属软科学,倘若不会见风使舵,又无叔伯阿姨提携,绝无前途可言;而理工科则不然,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怎么也不会沦落街头杀猪卖肉。


1984年,陆步轩参加完人生的第一次高考,很快,他就收到了来自西安师专的录取通知书,他是全校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


换做别人,早就欣喜若狂了,可陆步轩却认为自己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怂恿下,陆步轩撕毁了那封录取通知书,开始了复读。


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二年,陆步轩以陕西省第十四,西安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他成了全村人的骄傲!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他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2.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


陆步轩的派遣证被开到了西安市人事局,参加二次分配。


二次分配不看能力,只看背景和社交能力!


家境贫寒,不懂变通又自命清高的陆步轩,命运从而变得跌宕起伏。


一开始,陆步轩被分配到某中学教书,但当时老师社会地位低下,陆步轩觉得到学校教书,当初还复读考北大干啥?自己名牌大学毕业,应该成就一番事业才对。


陆步轩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告诉了西安人事局,人事局的一位处长打量了他一番后说:那你自己联系吧!


于是,陆步轩开始骑着自行车,满身灰尘地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向跟自己专业沾边的单位挨个推销自己。


十几天下来,陆步轩看得上眼的单位都人满为患,只有一家钢铁企业愿意接收他,工作内容却是到子弟中学当老师,当老师还用得着到这个学校吗?


多年后,当陆步轩知道在西安还有个北大陕西校友会时,不禁感慨万千,他当初离校时太过匆忙,竟不知道这个组织的存在,假若当初寻求校友会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个人奋斗,自己也不至于沦落市井。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3.计经委里不得志,下海经商初有成,无奈命运捉弄


在报国无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陆步轩向西安人事局提出了要改派到长安县的要求,他认为小地方也许会给自己更大的机会。


可事实上长安县亦没有跟他专业对口的单位,县人事局安排的不是老师就是县级小报的编辑,全都非陆步轩所愿。


几经周转,陆步轩失去了信心,最后进了县计经委,还没有编制。


在计经委,陆步轩的资历最低,他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打扫卫生、端茶倒水也都成了他的“分内”之事,活儿干得最多,福利拿得最少,别人都分了两套房,他却一套也分不到。


1992年,计经委响应国家号召办企业,老局长带了一群老弱妇孺也下了海。


陆步轩想,与其在这里不死不活,还不如博一把,于是主动请缨!


陆步轩跑技术,老局长筹备资金,眼看着化工厂就要开起来了,可政策又变了,国家禁止机关单位办企业,此时老局长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其他人见状都回到了原单位,化工厂就只剩下了陆步轩一个人。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4.事业家庭不得志,无奈开始麻将人生


陆步轩不愿意求人回原单位,索性转行干起了装修,可装修的活儿也不稳定。


妻子见他折腾来折腾去,一事无成,越混越差,当初的北大文凭犹如一张废纸,跟他大吵一架后,也离她而去。


事业失意,家庭不幸,陆步轩一上火,得了面部神经麻痹,口歪眼斜,不但说话吐字不清,就连喝水都会从半边嘴里漏出来,睡觉也有一只眼睛闭不上。


陆步轩不愿意就医,也不愿意见人,他每天待在家里,不洗脸不洗头,躺在床上看电视,却又不知道电视里演的是什么,看困了就睡,醒了就接着看。


失眠也不期而至,数数,看枯燥的哲学书都不能够解决。


一天夜里,陆步轩照例辗转反侧,忽然听到隔壁一阵搓麻将的声音,在计经委,陆步轩常常跟人打麻将,反正也睡不着,还不如去看看热闹。


这一看,陆步轩就入了迷,以至于在几年内,他的生活都是以赌为业,打麻将唯一的好处是让陆步轩的病不药而愈。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5.知音相伴,重整旗鼓,无奈小店不赚钱


直到遇到现任妻子陈晓英,陆步轩颓废的生活才宣告结束。


陈晓英是个朴实的农村姑娘,他不嫌弃落魄的陆步轩,两个人很快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陆步轩逐渐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装修的活儿照例时有时无,收入不稳定,在妻子和丈母娘的建议下,陆步轩开了一家小商店。


可由于资金有限不能大宗进货,导致拿货价位较高,所得利润非常微薄,再加上陆步轩缺乏经验,有时会进到假货,进了假货他又不忍心欺骗别人,只能自己默默埋单,书生意气的他,每逢熟人来买货,他什么价位进,就什么价位出,反倒搭了很多运费。


三个月下来一算账,竟亏了将近一万元,夫妻俩愁得整整显瘦了一圈,是该继续坚持,还是另谋出路呢?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6.天无绝人之路,肉店初开张


天无绝人之路,陈晓英买菜时发现了一个“商机”——附近没有肉食经营户,居民吃肉,要跑很远的路,便建议陆步轩把商店改成肉店。


有病乱投医,陆步轩决定试一试,吸取了开商店的教训,他确定了目标之后先进行了市场调研,观察别人的肉是怎么卖的。


陆步轩常常在人家的肉摊旁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弄得人家还以为他是小偷或者精神病呢。


其次就是找个师傅带路,经过妻子姐妹的介绍,他们找到了一位杀猪师傅。


购置了工具,设备,找了个黄道吉日,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陆步轩的肉店正式开业。


硝烟还未散尽,顾客早已围拢过来,你一斤,我二斤,师傅打肉,陆步轩加工,陈晓英收钱,三个人忙得不亦乐乎,从早上八点忙到中午十一点,一头半大肉销售一空。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7.亏本的秘密


几天下来陆步轩算了一笔账,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不但没挣钱,反而亏了不少钱。


问师傅,师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陆步轩心下狐疑不止,可肉店已然开张,只能坚持下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陆步轩无意中破解了亏钱的秘密。


事情是这样的,陆步轩一个做牛羊肉生意的朋友有一台多余的电子秤,便想转给陆步轩,在朋友的强烈推销下,陆步轩决定一试,结果发现当天竟开始盈利了。


经过观察,陆步轩发现原来师傅有个习惯,案板上总要放几块碎肉补称,比如一刀下去一斤半还多,弹簧秤打到一斤六两就起不来,随手加一小块,报一斤六两,岂不知加上这一小块,可能就是一斤七两或者一斤八两,钱却是按照一斤六两算的。


过去传统购销利润丰厚,一小块觉察不出,可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本身就很薄,挣的就是那么一小块肉,全让师傅给添没了。


破解了秘密后,陆步轩花了一千多买了一台电子秤。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8.诚信经营,肉店初长成


当时肉店的生意利润比较微薄,所以很多店主为了多挣点钱,都以次充好。


可陆步轩从来不肯,他选大肉有几个原则:


第一,生猪健康,有毛有病的免谈;第二,现宰,隔夜货不要;第三,膘头适中,过肥过瘦都不行;第四,屠宰干净,无血无毛。


宁可贵一点儿,也绝不糊弄顾客。


有一次陆步轩一时疏忽,被一个合作一年的批发商给忽悠了,将次品猪肉当成了好肉,回到肉店分割时才发现不对,他急忙打电话给批发商,批发商承诺给他退一部分钱,但陆步轩不为所动,直接将肉运回去扔到了批发商的车子上,从此再也没跟他合作过。


因为诚信经营,陆步轩的小店越来越有名气。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9.眼镜肉店诚信经营,生意红火


正在陆步轩的生意逐渐走上正轨时,肉店所在的门店被拆迁了。


接下来该干什么,陆步轩一时犹疑不定,装修已经两年没做,重新开始并不容易,继续卖肉,可房租飞涨,利润太低。


表姐给他联系去中学教书,几经周折,也不了了之。


有一次,陆步轩偶遇了几位老主顾,他们问陆步轩的近况,陆步轩以实相告。


大家纷纷摇头:你不卖肉,害得我们都没地方买放心肉了。


陆步轩想,自己卖肉两年,在周围已经小有名气,何不利用现有资源,重操屠刀?


于是经过筹划,2002年元旦前,陆步轩得罪新店开业了。开业第一个月,老主顾们很少有人知道,生意比较萧条,陆步轩赔了1000多块。


第二个月,陆步轩批发了些猪头、猪蹄、猪下水,回来自己加工成卤肉卖,别人为了多挣钱都将肉煮得生硬,而陆步轩恰好相反。


一位退休的老干部,第一次来他店里买猪肚,吃着舒心,第二天又来了,把肠子,肚子全部买走,放在冰箱里慢慢享用。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许多老主顾又纷纷找上门来,陆步轩的生意一月赛过一月,2003年非典时期达到了峰巅。


因为陆步轩戴着厚厚的眼镜,所以顾客总是习惯性的叫他在眼镜,久而久之,陆步轩索性就把肉店改名为眼镜肉店。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10.是金子总会发光,新闻的力量


一天,陆步轩正在店里忙乎,一辆红色的面包车停在了他的店门口,车上的人没有立即下车,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陆步轩虽然感觉奇怪,但也并没有时间去理会。


过了很久,车上下来了三个人,走到陆步轩的店里,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小伙子递给陆步轩一支香烟,说明了来意。


原来他们是西安电视台《关注》栏目组的,正准备拍一部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题目的专题片,听说陆步轩是北京大学毕业的,所以想对陆步轩做一个专题采访。


一开始,陆步轩并不同意采访,到了经不住几个人的软磨硬泡,最后只得同意。


陆步轩的故事一经《关注》节目播出,便被《华商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最后就连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都介入了,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人才环境、用人机制、价值取向等诸多问题的大讨论。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10.体制内,体制外,陈生的邀请,自我的和解


陆步轩一夜之间,名动天下,眼镜肉店的销售量随着蹭蹭见长。


许多机关单位也都纷纷向陆步轩抛出橄榄枝,其实陆步轩卖肉虽然挣了点钱,但北大的那张文凭,一直是他内心不敢触碰的一道伤疤,他曾在母校的演讲中说过:我给母校抹了黑。


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陆步轩不再犹豫,选择回到体制内,他去了长安县档案局,进行县志的编撰工作。


陆步轩不再卖猪肉了,可此时有一个叫陈生的人,却想加入卖猪肉的行业。


陈生也是北大毕业生,干了几年的公务员,觉得索然无味,于是辞职下海,摆过地摊,运过蔬菜,后来发现种反季蔬菜大有可为,就干脆承包了100亩菜地,不到一年就赚了近70万。


凭着超前的头脑和敏锐的商业嗅觉,陈生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后,天地壹号横空出世,陈生引领全民陷入了吃饭就要喝醋饮料的热潮中。


凭着果敢的性格,陈生又创立了“壹号土猪”,短短时间内,就开了百余家猪肉连锁店,还搞起了自己的养殖基地。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2008年,陈生邀请陆步轩参观了自己的连锁肉店,并且提出了想创办一所屠夫学校,邀请陆步轩加入的想法,陈生负责出资办学,陆步轩编写教材,两个人合力为连锁店和社会培养专业的屠夫。


陆步轩思考之后,决定跟陈生一起办学,他历时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猪肉营销学》。


2016年,陆步轩辞掉了来之不易的体制内的工作,和陈生一起经营“壹号土猪”。


这年,他刚好50岁。


这年,他也终于和自己的内心和解了,不再认为北大毕业卖肉有什么可耻。


现在壹号土猪在天猫有旗舰店,连锁店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从养殖到销售,2018年年产值就已经达到了18个亿。

陆步轩的落魄和逆袭:北大毕业却当街卖肉,十六年后名动天下


我常常想,命运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假如当初没有那几个记者来报道他,那么他是否就带着遗憾沉沦在那一半半的猪肉中,如果没有陈生,陆步轩是否就会在档案馆里怀抱一只秃笔默默老去。


命运从来就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又掌握在自己手中。


假如陆步轩当初不坚持自己诚信和踏实的本色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人事局   计经委   安县   北大   老主顾   肉店   西安   落魄   批发商   猪肉   师傅   当初   眼镜   利润   生意   命运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