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念的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

#我在本地迎端午#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一直就是家的味道。这些年在外打拼,见过最好看的粽子还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吃过最好吃的粽子还是家乡的蛤篓粽。

广东最奇特的粽子—“鸭乸粽”

在我的老家湛江遂溪有句话老话叫“五月五,提鸭母”,记得童年的时候,每逢端午节,小伙伴们都会提着形状各异的“鸭乸粽”出来比拼谁的更好看。虽然比的是粽子,可实际考验的却是妈妈们的手艺!

端午节,最念的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

“鸭乸粽”是湛江最有特色的粽子,因其独特的外形又被称为广东最奇特的粽子。“鸭乸”在湛江方言中是母鸭的意思。

“鸭乸粽”,顾名思义就是形似鸭子的粽子,特别是往鸭肚塞满糯米肉等馅后,鸭子模样更是活灵活现。

端午节,最念的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

“鸭乸粽”之所以特别,除了它形似鸭子外,还因为它的灵魂编织材料:簕古叶。

簕古叶,是编织“鸭乸粽”的材料,两边和中间都长满锯齿,割下来后把刺去掉,叶片整平,削成一条条细长的带状,放入水缸浸泡一夜,即可用来编织“鸭乸粽”。

端午节,最念的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

簕古叶

用簕古叶编织“鸭乸粽”是一门很讲究技巧的手艺活,手法类似编织蒲席。在叶子头部打个结,用四片叶子交错编织成“鸭乸”的形状,有肥胖浑圆的身体,细长的脖子,头、嘴、翅膀、尾巴都齐全。

待“鸭乸长成”后,就从“鸭乸”屁股处往肚子里塞进糯米、肉等馅料。

端午节,最念的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

记忆中妈妈非常善于编织各种形状的“鸭乸粽”。小时候的我也曾笨手笨脚地跟着妈妈学习过编织,可始终不成型。

最特别的味道—蛤篓叶粽

蛤篓叶,湛江粽子的精髓所在。将剁碎的蛤篓叶炒香后,再混合糯米进行翻炒,让蛤篓叶的独特清香和糯米融为一体。

加入蛤蒌叶的粽子,外表被零星的蛤蒌叶点缀着,看起来非常有食欲,咬下去,还有蛤蒌叶淡淡的清香,好吃又好闻,令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最念的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

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湛江人来说,在端午节吃上一个具有蛤篓叶味道的粽子,总能一解乡愁。但可惜的是,除了湛江,别处几乎买不到蛤篓叶粽子。

蛤篓叶粽,真是吃过难忘,吃不上怀念!

端午节,最念的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

蛤篓叶


回不去的时光,寻不到的味道

“鸭乸粽”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近年做的人越来越少,已是十分罕见。村里当初一起比拼谁的“鸭乸粽”更好看的小伙伴早已长大,各走天涯。如今身在异地,也买不到蛤篓叶粽子。

“鸭乸粽”变成了儿时的回忆,蛤篓叶粽也成了念而不得的家乡味道。

端午节,最念的是妈妈编织的“鸭乸粽”

如今,端午节在忙碌的生活中,慢慢地变成了只吃粽子的日子,可是每次吃下去就会发现,软糯的粽子始终满足不了我心中对端午节的期盼。

身在异乡打拼的我们,端午佳节,最想吃的还是家乡的粽子,最想念的始终是家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遂溪   端午节   妈妈   奇特   在外   广东   糯米   粽子   端午   手艺   鸭子   形状   家乡   好看   味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