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认知,让你看清当代金融市场

上周末发了那篇:

谈成谈不成,市场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文章的结论是,无论钟梅谈成谈不成——

黄金大概率都会涨上去;

美股大概率都会跌下来;

原油大概率涨不上去;

A股大概率跌不下来,虽然它可能是这4大类资产里唯一真正会受大影响的资产。

下面有一个留言很有意思,说我连给4个方向,“至少有两个方向都会错”。

三点认知,让你看清当代金融市场

周一的市场可真给面子,A股跌,美股大跌(今年最大跌幅),黄金涨、原油跌……

嗯,这位留言说我至少两个方向会错,但目前看,昨天一天,就验证了3个(美股、黄金和原油)方向,都被我给蒙对了。

当然,因为最近两个月我一直都在唱空美股、唱多黄金和看跌原油,虽然说周一市场验证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俗话说得好——运气就是最大的能力,嘿嘿!

当然,今天不是为了吹嘘的,而是想和大家扯一扯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具体来说,就是:该如何理解当代金融市场和大类资产价格(黄金、原油、外汇、美股、美债、A股等)的波动?

第一点:扭住美元这个核心。

就外汇市场来说,除美元、欧元外的其他货币,均为美元的影子货币。

欧日英加澳新,这几个发达经济体的货币虽然独立,但基本就是美元镜面,美元强则他们弱,美元弱则他们强,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那些货币信用稍微靠谱点儿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拿美元外汇作抵押而发行本币,说是美元的影子货币可谓名副其实。

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强弱,会造成以该国货币计价的资产(一般是房产和股市)上涨或者下跌——所以,如果想要在国际上比较该国资产价格到底高还是低,必须折算成美元,否则,用委内瑞拉或津巴布韦货币计价,该国的资产价格已高到九霄云外去了,还跌不下来……

说个靠谱的例子:日本房价。1989年泡沫经济破裂的时候,日元/美元的汇率在150左右,此后日本的房价持续下跌。到了2012年,大约跌为原来的1/3,看起来很惨;但是,如果你用美元来计价日本的房产,其实其房价跌为原来的2/3,看起来是不是就是个正常的下跌了?

如果某种货币贬值,其造成的效果刚好相反:以该国货币计价的资产,出现大幅度上涨,如果该国货币的真实汇率以更大程度贬值,其资产实质上还是在贬值。例如,委内瑞拉股市在2018年的涨幅超过100倍,位列全球之冠,但因为货币贬值,买股票实际是赔的。

美股,主要由美国乃至全球最精华的企业构成,代表着美国经济的好坏,它与美元的关系,略略有点复杂。

如果外围市场很好,美国经济一般般,通常会是弱美元、强股市的组合,这也是2009年到2015年的美股状态;

如果外围市场走弱,美国经济一支独秀,那么大概率会是强美元、强股市的组合——这正是过去2年美股的状态;

如果外围市场烂到极点,美国经济也开始变差,那么大概率是弱美元、弱股市的组合——这就是我个人判断未来1-2年美股的状态。

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股市,基本上也都看美股行事,因为美元享有铸币税红利,全球经济如果变差,美国通常是最后一个表现出来,所以其他国家股市(如A股)会领先美股见底,这是我判断A股很难有更深跌幅的原因。

简单来说,美元升值,全球的主要商品价格就会下跌,包括原油、黄金、农产品及金属等,由此引发资源出口国(通常是新兴市场)经济放缓,汇率下跌,反之美元贬值则产生利好。

美元作为全球的基础货币,也是全球通胀放水的总闸门:美国如果货币宽松,全世界都会通胀;如果美元货币紧缩,全世界都会经济紧缩。观察60年来全球GDP变动历史,你会发现美元通胀的时代,各国GDP都增长得很快;美元紧缩时代,各国GDP增加得都很少,这就是美元的威力。

第二点:认清国债收益率(货币利率)是大类资产波动的底层原因。

如果把美元的币值(指其相对于实际商品和服务的物价)波动当成数学上的一个函数的话,那么美元国债收益率波动,就是美元币值波动的映射。

我屡次强调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权益类资产(债券、股市和房产)乃至黄金定价的基础逻辑。

众所周知的美林时钟,将美国经济分为复苏期、过热期、滞胀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因为美联储的超常规货币政策,导致这四个时期的区分没有那么明显,但四个时期还是存在的,只是持续时间和强度与以往有所差异。

三点认知,让你看清当代金融市场

在统计数据显示的通胀不明显的情况下,美国权益类资产(股票、黄金、房地产)的价格,基本跟随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而变化。国债收益率若下降,股票、债券价格就上升;国债收益率上升,则股票、债券的价格下跌。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黄金。黄金通常被看作是“没有利息、也永不贬值的美元”,被看作通胀保值债券的一种。如果国债收益率上升,黄金价格下跌;国债收益率下降,黄金价格上涨,但幅度都相当有限。

如果通胀非常严重,导致国债收益率大幅度上升,则会产生另外一种逻辑:那就是,股票价格下跌,而债券和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发生在1970-1985年和2003-2007年期间。

美元国债收益率是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大类资产的决定因素。而其他经济体境内资产的价格,如果在汇率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同样也受制于该国的国债收益率,与美元一样,其他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波动,基本可以看做该经济体货币币值波动的映射。

接下来资产价格的逻辑,与美元体系下基本一样。

例如,在通胀可控的情况下(1995年以来的25年间都是如此),我们大A股和债券市场,都是受控于人民币的国债收益率。国债收益率上涨,通常会导致股票、债券乃至房产的价格下行;而国债收益率下降,则会带来股票、债券和房产价格的上涨。

第三点:理解政府亲近类资产与政府厌恶类资产的区别

政府亲近类资产与政府厌恶类资产,是我个人的提法。

政府大致可以控制其供给数量,而且能够增强政府信用的资产,就是政府亲近类资产,当今世界上最大类别的三类资产:

房地产、债券和股票,就是最典型的政府亲近类资产。

但具体到各国,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美国更侧重于股市,中国更侧重于房地产,日本和欧洲则更侧重于债券。但这三类资产都是政府希望看到其价格涨涨涨、涨涨涨的资产,一旦其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都是政府不能容忍的。

政府亲近类资产,通常有政府和央妈的看跌期权保护。

什么叫看跌期权保护?

就是说,央妈和政府永远在给市场提供一种信心,如果资产价格跌到某种幅度,央妈和政府会出手救市,不管是印钞还是拿纳税人的钱补贴,总之不会容忍这类资产纯粹由市场调节。

例如,2007-2009年的美国,当股市暴跌,房地产市场暴跌的时候,央行和政府出面救市;而日本的债券收益率一直被政府死死压制在接近于0的水平上,央行甚至入市购买股票;更不必说,中国屡次股市暴跌之后的救市,还有表面上出台的一堆限制措施,实际上一直都在贴心地保护城市房地产价格……

政府亲近类资产最典型的特点是牛长熊短,最典型的是美国股市、中国楼市、日本债市,如从2001年算起,差不多牛了近20年了。

政府厌恶类资产,就是政府反感和讨厌其价格上涨的资产,例如黄金、粮食和原油。这三类资产的价格如果上涨,意味着政府和央行发行的信用货币产生了问题,会是政府信用和管理能力的挑战。所以政府和央行有意无意,通常会用各种方法压制其上涨。

例如,黄金价格的上涨意味着美元本身不值得信任,而粮食价格的上涨,则是对政府管理的最严峻挑战。

原油嘛,相对而言受市场供需影响大一些。但因为当代工业和农业基本上都依赖于原油,而且普通人的出行消费也依赖于原油,不存在供给问题的情况下,原油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会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也意味着政府的经济管理出现问题,会倒逼政府希望能够有效压制原油价格——当代的原油价格,基本上是受美国和欧佩克的操纵。

因为有政府和央行通过货币数量控制、国债收益率调整的持续压制,所以黄金、粮食、原油类资产,其价格通常是典型的牛短熊长,只有在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受到普遍质疑,或大肆印钞引发人们对货币信用质疑的时候,才会来一波暴涨。

特别要强调的是,粮食价格,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希望其大幅度上涨。但原油价格嘛,主要产油国的政府如俄罗斯、沙特等,因为屁股决定脑袋的利益站台,所以特别希望其上涨。而美国作为最大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为了保障美元信用,整体上不希望油价上涨。

黄金是个特殊的品种,因为它直接衡量政府的货币信用。如果让政府选择的话,每个国家政府都希望以本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一直出现下跌,而以其他货币计价的黄金都出现暴涨——如果只考虑以美元计价,那些对美元体系不满的政府,其实是希望黄金价格上涨的,但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想以本币计价的黄金上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显现出人格分裂的特征。

如果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之间出现明显的对抗或者动荡,他们的信用货币本身就会遭受质疑,此时的黄金价格通常可以获得较好的支撑,如果岁月静好,各国通胀温和,大家一团和气,黄金通常没有什么机会。

除政府亲近类资产和厌恶类资产之外,还有诸如金属类大宗商产品、化工半成品之类的资产,只要不出现极其离谱的价格影响公众生活,政府基本上不关心这些资产的价格。也只有这些资产的价格运行,才遵循所谓的“市场经济规律”——我称之为“政府冷淡类资产”。除非行业内部人士,否则大多数人对这些资产的价格也了解很少。

好了,以上三点,就是我认知的当代金融市场的框架。但具体到每个国家的资产价格波动,除以上我提到的资产之外,具体到某类特别的资产价格变动,还有可能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策博弈有关,并不能用纯粹的经济规律去看待。

其实,在我看来,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经济规律——所有的经济规律,不过是人性的集体反应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都会   通胀   日本   美国   国债   原油   收益率   债券   金融市场   认知   货币   股市   当代   资产   美元   黄金   政府   价格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