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年龄在30-45岁之间


本科或以上学历


收入在同龄人中属于佼佼者


对基金有一定了解


年收益目标在10%以上、愿意承担一定风险


冲着业绩和基金经理的名气


买入5只以上的基金


但对它们的耐心通常不会超过1年……



这,说的是你吗?

近日,基金业协会发布《2019年度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分析了51430份问卷,勾勒出基民众生相。


今年的报告中,有些数据值得细品。




比如,超九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同龄人平均……


而另一组数据显示,20%的受访者没有接触过任何金融学教育。蚂蚁金服“小白”比例更高,没接触过任何金融学教育的受访者甚至高达52%。


所以,那份战胜同龄人的自信,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吗?


再比如,45%的受访者基金持有时间不到1年,说好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呢?


近30%的受访者会在基金表现非常好时入手,岂不是在追高?


这份调查报告虽然是抽样调查,并不代表整个基民群,但也为大家“窥见”其他小伙伴的投基行为、心路历程,提供一种途径。


今天我们整理了这份报告中的数据,供参考。为了更接地气,我们将调查报告中的“百分数”,换成“100个基民”。


了解报告全文,可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查询。



01

基民画像


年龄:有理财觉悟的90后,早默默入场


这100位基民中,男性53位、女性47位,女性相对较少。


脑洞一下。


研究发现,女性或更适合投资。基民亏损的一大主因,难道是女基民少了?(详见《别哭了男士们,炒股买基金可能女人更合适》)


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撑起半壁江山。




40位是中青年投资者(30-45岁)


28位青年投资者(小于30岁)


24位中年投资者(45-60岁)


还有7位老年投资者(大于60岁)


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调查是针对2019年度的,当时已经有28%的青年入场。由此推测,90后并非都是受这波行情鼓动才入市。


有理财意识的90后,早已默默入场。


蚂蚁金服的数据更能说明这点。


青年(小于30岁)和中青年(30-45岁)平分秋色,各有43位。



收入:高收入工薪阶层爱买基金


100个基民中:


9人年收入少于5万


27人年收入在5-10万


55人税后年收入在10-50万


8人税后年收入在50-300万


1人税后年收入超过300万


根据薪酬网(www.xinchou.com)的统计,全国2020年月平均工资(税前)为7883.89元,年工资收入不到10万元。


也就是说,64%的基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


82人主要靠工资“吃饭”


8人是金融职业玩家


5人可能是老板(经营性所得)


2人是自由职业者或待业


可以推论出,收入较高的工薪阶层,更偏好买基金。

蚂蚁金服的客户,收入整体偏低。


31人的年收入不到5万


37人的年收入在5-10万


29人税后年收入在10-50万


3人税后年收入超过50万




金融资产:大部分人少于100万


金融资产方面:

6人金融资产规模超过300万


12人在100-300万之间


20人在50-100万


38人在10-50万


15人在5-10万


还有10人小于5万


蚂蚁金服投资者的金融资产规模较小:


90人的金融资产规模小于50万


其中,45人金融资产规模小于5万


5-10万、10-50万分别为23人和22人


互联网平台客户以年轻人居多。


相对于已经工作多年的前辈,他们的收入水平和资产积累自然偏低。不过,他们都是潜力股。




学历:高学历居多,蚂蚁基民小白居多

受访基民学历普遍偏高:


20位研究生和博士生


56位本科生


15位专科生


4位中专生、4位高中生、2位初中及以下


其中:


53人接受过金融相关教育


其中有29人本科学的金融专业,5人为第二学历,9人研究生学的金融,10人辅修过金融


25人自学过金融


20人没接触过任何金融学教育


多数基民都有本科以上学历、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蚂蚁金服的客户接受金融教育的水平相对更低。


20人在校接受过金融教育


28人自学过金融


52人完全没有接受或自学过任何金融相关的教育


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这两年基金行情火热,再加上互联网平台的大力营销,有许多“小白”客户可能还没搞清楚基金是啥,就匆忙入市。



与基金公司啥关系:四成回答错误


60人认为,持有人与基金公司是契约关系


19人认为,双方是经纪关系


10人认为,双方是保证关系


9人不知道与基金公司是什么关系


53人在购买前,会阅读招募说明书(好习惯)


26人在购买前,不会阅读


19人在购买前有时看,但不知具体看什么




投基原因:博取高过存款的收益


33人投基是为了获得比存款更高的收益


26人是分散风险


23人是养老储备


19人是教育储备




02

投基行为


买基金最看重:业绩好


最看重的因素


32人在选择产品时,关注收益率


28人关注风险程度


18人关注投资期限


15人关注交易便捷程度


买基金看什么?


28人买基金时,依据基金业绩


14人关注基金公司名气


12人关注明星基金经理


10人关注市场热门主题


10人关注基金投资策略


相较于基民关注业绩和名气,机构投资者在买基金时,更看重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


此外,基金投资策略和风控能力也是机构比较看重的。

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预期年收益率:10%-30%居多


收益:


2人预期年收益率小于5%


18人预期年收益率在5%-10%


59人预期年收益率在10%-30%


16人预期年收益率为30%-50%


4人预期年收益率为50%-100%


还有2人预期年收益率超过100%



基民对于基金的收益预期较高,80%的基民预期年化收益超过10%。

不过,他们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比较高。




亏损忍受度:五成基民亏损超30%会焦虑


风险承受:


100人中,9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认为要尽可能保本,不在乎收益率。


91人愿意承担风险。


其中56人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35人愿意承担较高或者很大风险。


89人会因投资亏损感到焦虑


其中7人亏损少于10%时,感到焦虑


32人亏损在10%-30%时,感到焦虑


35人亏损在30%-50%时,感到焦虑


16人亏损超50%时,感到焦虑


超过9成的基民,在亏损幅度大于10%时会焦虑。

综合收益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多数基民对于买基金这事儿想得比较明白——承受高风险,博取高收益。



持基数量:近六成持基超过5只


39人持有的基金数不到5只


40人持基5-10只


14人持基10-15只


4人持基15-20只


还有4人持基超过20只


28人主要持有股基(不含指基)


16人主投指基


13人主投平衡型基金


9人主投ETF


8人主投货基


投资方向为股市的权益类基金产品更受基民青睐。




何时买:五成会在行情好时入手


什么时候买?


40人会在大盘下跌时买(以大盘为参照)


28人会在自己发现某只基金表现非常好时买(买到高点…)


22人会在看好市场行情时买


10人会在他人强烈推荐下买


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在以往的印象中,基民都是追涨杀跌的,但在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到,在市场下跌时买入的逆向投资者占比也不小。




持有时间:超四成不到1年

45人持有单只基金时间不超过1年


其中,11人少于半年;34人在半年到一年


35人持有1-3年


12人持有3-5年


持有超过5年的仅有8人


为何持有时间短?


37人认为,基金收益率与预期不符


36人是投资时长与个人希望的周期不匹配


28人是选择困难症,需要专业帮助


有意思的是,机构投资者的持基时间比基民更短。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63家机构投资者中,持有单只基金时间不超过1年的有52家,占比82%。

所持有的单只公募基金不同周期的机构数量

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止损:一半基民没有止损线

56人没有设立止损线


17人虽然设立了,但未严格执行


只有27人设立且严格执行了止损线


什么时候赎回?


23人因为股市表现不好


22人因为需要现金


21人因为已到目标收益


15人因为业绩差,或者比不过其他基金


4人因为客户经理建议




投资能力:超9成自认水平高于同龄人

93人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于或处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其中:


12人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远高于同龄人平均。


41人认为高于同龄平均。


40人认为自己约等于平均水平


只有1人坦诚,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远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这让人不禁想起查理·芒格曾经举过的一个例子:瑞典有90%的出租车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


人们往往都会高估自己。

这些基民中:


6人投资经验不到1年


18人投资经验在1-3年


25人投资经验在3-5年


24人投资经验超过5年


27人投资经验超过10年




看账户频率:约九成一般不关注


87人表示,偶尔或者一般不看账户(这个数据…有多少人撒谎了呢)


12人会每天看净值、收益率


1人会频繁申赎,以短期套利


如果真有这么多基民对基金“不闻不问”,那追涨杀跌或许会少很多,买基金的体验也会好很多。



喜欢买基金的人,有啥不一样?


至于这100个基民赚钱体验如何?


95人表示,自基金投资以来盈利。


其中23人盈利超30%;49人盈利在10%-30%;17人盈利5%-10%;6人盈利小于5%。


3人表示,投资基金以来盈亏持平。


剩下的人…

内容来源《2019年度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1/0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基金   受访者   年收入   同龄人   收益率   调查报告   焦虑   蚂蚁   投资者   收益   金融资产   水平   收入   风险   金融   喜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