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作为国民党军统局的局长,戴笠可谓是臭名昭著。

他凭借着心计与手段,无师自通地建立起了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情报系统,并且借此让蒋介石对其信任有加,更是曾经有过“蒋介石的佩剑”这一古怪又莫名贴切的外号。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而作为国民党中的特工首领,曾经谋划了无数“刺杀计划”,而在其手下牺牲性命的革命志士,更是数不胜数。

因此,他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杀人不眨眼”的残暴名声。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也许是因为作恶多端,戴笠最终死于飞机失事,万米高空下跌落下的他面目全非,连尸体都被烧焦,甚至由于坠机地点偏僻,戴笠在户外曝尸三天,才最终被国民党的人找到。

闻知戴笠死讯后,蒋介石特地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不仅亲自到达吊唁,还流着泪为戴笠写下了挽联。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而在葬礼后,由于戴笠生前树敌太多,为了防止被人破坏,他的墓地也修建的极为坚固紧实——然而,这并没有为他保证百年安宁。

在他逝世不过短短几年后,他的墓地就被人请了七个农民挖开,他的尸体也随之被弃入了附近的水塘当中……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戴笠墓地落成后的场景

一,蒋介石的不满与忌惮

其实,早在戴笠死亡之前,蒋介石就已经对他起了不满之心。

作为军统局的副局长,戴笠从1923年开始,就亲手为国民党织就了一张巨大的情报网。

在后来美国针对国民党的调查中,曾经有一组惊人的数据:

在抗战后期,戴笠手下有将近20万军统的便衣特工、十几万的各类武装人员,甚至在中国沿海地区,戴笠还收买了若干个海盗组织,为自己效力。

这样庞大的人数,让戴笠的情报特工机构遍布全国。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由于工作性质,蒋介石和戴笠之间的沟通,从来没有纸笔记录,而戴笠在对外发号施令时,也只是简单地说一句“奉谕”。

至于蒋介石是不是真正下达过这道命令,自然无法追溯——这也让戴笠在军统局中逐渐拥有了绝对的权力。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不过,戴笠对蒋介石一直忠心耿耿。

在抗战时期,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局,以牺牲大于三分之一的特工人数,换取并为国民党军提供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靠情报。

所以,蒋介石虽然颇为忌惮戴笠,然而他对于军统的依赖,也让他始终“不得不”相信着戴笠。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不过,在蒋介石逐渐开始和美国合作后,他对于戴笠的忌惮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时的戴笠在蒋介石的眼中,已经拥有了“足够独立联系美国的能力”,这一事实让蒋介石非常警惕。

为了打压戴笠,蒋介石始终不肯给戴笠一个“高位”——也是因此,直到戴笠死前,他都仅仅是军统局里的一个局长,军衔也只走到了少将高度。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而另一方面,聪明又十分擅长察言观色的戴笠,自然早就感觉到了自己即将“地位不保”。

在1945年抗战即将结束之前,戴笠先后试图申请负责缉私、交通、警务、海军等方面的工作,然而,他的这些请求都被蒋介石一一驳回。

由于蒋介石的不信任,军统局成了戴笠的唯一退路,也成了他在和蒋介石博弈时的唯一“筹码”。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能够保住这个“能统领数十万人”的位子,戴笠开始疯狂挣扎:

在收到蒋介石撤销军统的计划后,戴笠装模作样地在军统内部做了一番“大整顿”,结果整顿后的军统局更加“团结”,权力也更加集中;

在这之后,戴笠又打着“联络工作”的幌子,在国民党高层间四处奔走游说,为自己争取同盟者。

在传闻中,戴笠甚至私下联络过美国,希望他们能够“给予自己力量”,扶持自己登上“海军总司令”的位置。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二,坠机死亡,军统问题“迎刃而解”

然而,没等戴笠构建起一个可以和蒋介石抗衡的联盟,蒋介石就开始反复发电报给戴笠,敦促戴笠返回重庆,参加“八人小组”的会议——这个“八人小组”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也都是蒋介石专门找来制约戴笠、撤销军统局的一批“专员”。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收到催促电报的戴笠内心悲凉且愤怒。

他一方面觉得自己对蒋介石矢忠不二,却只得到了无尽的猜疑和忌惮,另一方面,戴笠也有了兔死狗烹的悲凉,他担心自己要守不住这个一手被他创建起来的“帝国”。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热血上头的戴笠迅速给蒋介石回了一封电报,尽管内容仍旧以表忠心为主,然而他的言辞却没有过去那般毕恭毕敬了:

“校长钧鉴:电谕敬悉。本当遵谕返渝,因平津宁沪巨案,尚待亲理,本月中旬始能面临教诲,敬乞示遵。生云天在外,惟命是从。讵料煮豆燃箕,相煎何急。生效忠钧座,敢云无一念之私。不得已而晋忠言,冒死陈词,伏乞明察生戴笠。”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这份电报发走后没过几天,戴笠就在私下里特别约见了同为“军统巨头”的郑介民。

两个人具体聊了什么已不可考,但据传言里说,戴笠将军统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和不少后续需要重点安排的工作内容一一告诉了郑介民,大有一副要“交代后事”的意思。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郑介民

当时的郑介民并没有多想。

然而,在第二天,也就是3月17日,在南京西郊,一架飞机在一段摇摇晃晃的低空飞行后轰然坠毁在了岱山上,火光吞噬了一切,只留下了写着“222”编号的机尾,和11具已经烧得焦黑的尸体——这其中,正有戴笠。

在官方后来放出的记录中,戴笠飞机失事是由于当天天气恶劣,而原本计划先飞往上海去见情人的戴笠,由于雷雨天气,不得不选择迫降南京,但是驾驶员受到天气影响,操作失误,最终撞上了岱山;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至于确认戴笠已死,则是负责调查的特务们通过戴笠那独特的、镶了六颗金牙的牙板,以及当时他身着的羊毛内衣残片,最终确定了戴笠的死亡身份。

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悲痛不已。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半个月后的4月1日,军统局上下在重庆为戴笠布置了一场国民党内最高规格的追悼会,蒋介石不仅亲自到场,送上了自己题写的一副挽联,更是在致辞中数度哽咽,甚至一度泣不成声。

也许,蒋介石这一份悲痛也是出自真心:毕竟,戴笠跟随蒋介石已经有数十年,鞠躬尽瘁不说,还十分善于揣摩上意,曾经为蒋介石扫去了数个政治上的“障碍”,可以算是蒋介石身边的一员得力干将。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而另一方面,蒋介石也不免在背地里松了一口气。

毕竟,一旦撤销军统局,他就不免要和这位老部下“硬碰硬”,而撤销后戴笠和他背后那数十万特务人员的安置问题,自然也是个非常棘手的麻烦问题。

没想到,戴笠的死亡,让这些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三,花费无数心血的“坚固”墓地

尽管戴笠“杀人如麻”,但是在他的葬礼上,不少人出于“死者为大”的态度,还是对他表示了尊重。

他的手下、也是他的同乡毛人凤,更是将他的身后事办得风风光光、而又面面俱到。

由于戴笠是坠机意外死亡,在特务们找到他时,戴笠不仅浑身被烧透了,四肢和脸部也尽数被毁坏。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为了给戴笠一个“体面”,毛人凤特地在葬礼上为戴笠戴上了一个面具,还专门为他订制了楠木棺材和一个被精雕细琢的灵位牌,灵堂当中更是挂满了国民党高层和各界社会名流所送来的挽联,一切都显得十分盛大而隆重。

在戴笠葬礼后,蒋介石特地批准他的灵柩可以在总理陵园中停放。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毛人凤

之后,蒋介石还专门在南京市灵谷寺附近找了一块风水上佳的地方,作为戴笠的墓地。

整个墓地的建造,则是由毛人凤和沈醉来负责。

当时,为了避免被戴笠的“死对头”们挖坟,毛人凤特地找人从苏州运来了上等的花岗石,在戴笠的棺材下葬后,沈醉还用水泥和炭渣一起搅拌,倾倒在墓穴当中,让棺木和四周的花岗石结为一体。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在这个无比结实的棺木之外,沈醉还设计了一套墓室排水系统,结合排水系统又修建了一个小水塘。

在戴笠的墓前,沈醉同样用花岗石立了一块墓碑,由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手书亲手在墓碑上书写了“戴雨农将军之墓”

在碑前,沈醉又做了一套供奉所用的石桌石凳,整体看起来非常大气庄重,风景幽静。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戴笠墓地原貌

可惜的是,尽管花费了无数心力修建,然而不过短短几年后,戴笠的坟墓就被后人用蛮力撬开——

那是1951年初,七八个老农民围着戴笠的坟墓开始了挖掘工作。

究竟是谁要挖开戴笠的坟墓早已经不为人知,但是当时艰难的挖掘工作也从侧面证明了戴笠坟墓之坚固:

当时,这七八个人先是用铁锹沿着花岗石的缝隙往下挖掘,后来又改用铁錾等利器一层层往下剥,足足凿了一个星期之久,才看到了戴笠那具楠木棺材。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戴笠墓地现状

在戴笠的墓地被挖开后,戴笠坚固的花岗石墓碑也随之被推倒砸断,他的尸身也被人丢弃在了沈醉特地为他修建的那个漂亮的小水塘当中。

而在戴笠的棺内,人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位特务头子的陪葬品仅有一把美国人送的手枪、一把破烂不堪的龙泉剑和几件随身衣物,仿佛这些就能代表他这杀人如麻的一生。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戴笠墓前池塘

四,戴笠身后,工作与家人同潦倒

在戴笠死亡后,作为他身后的接班人,郑介民坐上了军统局长的位置,而毛人凤则被委任为副局长。

可惜的是,这两位不论是手段、能力、还是威权,都远没有戴笠那般“能干”,军统也随之开始走向了低谷和没落。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郑介民

1946年6月,在戴笠死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蒋介石在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军统局缩小编制的决定,其名称也变更为国防部保密局,专门针对大陆的情报部门进行工作。

虽然这个改动看起来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然而,相较于过去的军统局,保密局的工作和规模都变得狭窄了许多,部门也逐渐四分五裂,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1950年,中共中央在大陆开展了一场规模极大的清除行动,国民党的特务势力也因此一步步被瓦解,一直到1954年,保密局的特务间谍数量从当年数十万人锐减到了不足万人,而戴笠一手编织的那张情报大网,也终于被消灭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在另一方面,戴笠的死亡也将自己的家人们从优渥生活中带离。

在过去,身为戴笠的独子,戴善武也享受过父亲所带来的权力和荣耀,拥有过极大的风光。

在戴笠的身后,戴善武跟着一起残害过不少革命志士,享受着生杀大权在握的快感。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而在戴笠死后,蒋介石立刻指使人对戴笠的财产进行清算,得知不妙的戴善武也迅速收拾细软,开始逃亡。

可惜他的动静太大,很快被中共中央派员抓获。

在之后的万人公审会议上,跟在戴笠身后狐假虎威多年、双手沾满鲜血的戴善武也被依法判处死刑,并当场处决。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在戴善武死亡后,他的妻子郑锡英在国民党特务的帮助下,将大儿子和三儿子带往台湾,二儿子和两个女儿则被留在了当地。

这之后,由于国民党特务逐渐暴露,二儿子戴以宏被送进了孤儿院,自此不知所踪;

大女儿戴眉曼被当时戴善武家中的厨子领养,从锦衣玉食的小姐摇身一变,开始了自食其力的乡下生活,过完了平淡朴实的一生;二女儿戴璐璐则因病去世。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戴笠孙女戴眉曼

如今,回想起戴笠的死亡,结局固然大快人心,然而其背后仍然有着重重谜团。他和蒋介石的矛盾刚刚浮出水面,便立刻身死魂消,这让不少人猜测是不是蒋介石动的手;同时,戴笠的那些“死对头”也一一背上了或大或小的嫌疑。

不管最终真相是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戴笠死有余辜。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戴笠墓前台阶

在戴笠死亡以后,中共中央的情报工作活动也随之轻松了不少,空间也更为广阔。周恩来还评价道:“戴笠的死,可以让我们的革命提早十年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说,戴笠的死亡也推动了中共中央的革命进程,让新中国最终得以发展壮大,而这恰恰是目光短浅、猜忌心重的蒋介石和他领导的国民党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事。

可以说,正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戴笠墓地:七个老农挖了一星期才挖开,尸身被丢弃于小水塘

图 戴笠墓碑遗迹

如今,中国已经昂然走在世界前列,也拥有着美好自由的和谐社会,戴笠和他的那套令无数人自危的情报系统也早已成为了过去。

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距离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中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条路上,需要你我不断贡献力量,以史为鉴,在反思中前行,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保密局   岱山   墓地   老农   军统   中共中央   挽联   尸身   水塘   特务   美国   墓碑   葬礼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国   情报   星期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