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武力有时是保障和平的唯一手段,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一定是用作侵略他国的工具,却是一个主权国家立国的根本。

我们在近代饱受军事力量孱弱的屈辱,经历了动荡的百年,然而受限于他国干涉,我国的军事科技发展一直十分缓慢且艰难,由于我国海军起步晚,发展慢,我们更是最后一个拥有航空母舰的联合国常务理事国家。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大炮的口径和射程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却是一些国家手中无可辩驳的“论据”,拥有先发优势的一些国家,总是用强大的武力“建议”其他国家放弃自己的国防力量,而自己却在不断增加军费支出,发动战争。

海上堡垒

十九世纪末,因为国库捉襟见肘,力难兼顾,所以在清政府的朝堂上曾经爆发过一场关于海防还是塞防的争论,虽然最后左宗棠慷慨陈词力压李鸿章,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但是也暴露了中国作为一个海岸线绵长的大陆国家,长期缺乏海防力量的现实。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在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朝野上下都已经意识到了,中国若想维护主权完整,则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防力量。

反观同时期的列强,无一不是依靠强大的海军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实际上早在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各国就已经意识到了,海军力量可以左右局部战场的走向,这些可以在海面上移动的庞然大物,就是他们在前线最坚固的堡垒。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也正因如此,各种先进的技术,也往往最先被运用到改良军舰上,直到1919年,世界上第一艘现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在英国下水,标志着海军军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早期的航空母舰虽然存在着不少的缺陷,但庞大的体积,无时无刻都在宣示着它对海洋的主权,直到今天,是否拥有航母和拥有航母的数量,依然是评价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重要评价标准。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然而有能力研发、制造航空母舰的国家始终寥寥无几,目前仅仅只有中、美、英、法四国,具备建造这些移动的海上堡垒的能力。

在压倒性的武力面前,没有道理可言,百年前的我们深受其害,但是即使在今天,百年前清廷上的争辩仍在继续上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能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我们要着眼于长远的未来。

技术专家

苏联作为一个一度能在军事实力上与美国相抗的国家,拥有着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技术人才。

这些科学家、工程师曾经为了自己的理想,将所思所想倾注到钢水之中,铸造出了环绕祖国的钢铁洪流,捍卫他们的信仰,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一切都化为乌有。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也是其中的一员,这个在现代航空母舰研发制造过程中留下过浓墨一笔的男人,是苏联黑海造船厂的航母装备总设计师,1941年出生的他,参与了苏联时期所有航母的设计、建造,被誉为是苏联的“航母之父”。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虽然苏联很早就有了研发航母的计划,但是因为二战的打断,和原子弹的研发,导致直到1967年苏联的第一艘航母才交付使用,也正因如此,年轻的巴比奇才有机会全程参与其中。

不过苏联的第一代航母,属于搭载直升机的反潜航母,和通常我们所说的搭载固定翼战斗机的攻击型航母存在较大区别,因此在1969年苏联开始了第二代航母的研发。曲折的研发历程让巴比奇拥有了丰富研发经验,成为了该领域少有的“全能型”人才。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一个人能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所在的平台,珍惜能够展示自己的舞台,并且快速成长。没有经历过苏联曲折发展的研发之路,就没有后面的苏联“航母之父”。

圆梦之旅

苏联解体后,位于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连同三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舰归乌克兰所有。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以乌克兰的体量根本就不足以支撑三艘航母的花费,其中完成度最高的一艘航母,被移交给了俄罗斯,而剩下的两艘乌克兰也无力继续建造,似乎只剩下了拆解一条道路。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巴比奇的心血并没有变为一堆废铁,在获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展开了行动,开始同乌克兰方面协商,在历尽千辛万苦后“瓦良格号”终于来到了中国,并由中国继续建造完成,最终以“辽宁号”的名义重获新生。

反观另一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没有那么幸运,因为美国的干预,乌克兰最终拆解了这艘苏联当时最先进的航空母舰,为一个时代划上了句号。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2012年开始,巴比奇就来到了中国,为了继续他的圆梦之旅,他拒绝了其它国家的高薪聘请,因为只有中国能给他提供这个平台,继续完成当年未完成的工程。

在巴比奇的协助下,“辽宁号”的改造过程十分顺利,时隔二十年,他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航母下水,这份喜悦千金不易。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巴比奇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选择了中国,选择继续他热爱的工作,这是一份来自于科学家的执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无法用金钱衡量,有时就是为了一个信念,人们就能够抛弃一切。

结语

放弃独立思考,就等同于成为他人的附庸,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没有自主研发制造军武器装备的能力,我们甚至无法保护自己的国家和心爱的人。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它国高薪聘请,愿为中国航母奉献一生

有些事情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只能相信自己,只能由自己去完成,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就算世界只剩下自己,也不要丢掉梦想。巴比奇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了一生,从年轻时他就投身到航空母舰的研发建造当中,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相比于用金钱衡量他的梦想,一个可以继续工作的地方才是他梦想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黑海   航母   中国   乌克兰   苏联   海防   造船厂   航空母舰   堡垒   主权   海军   高薪   强大   力量   梦想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