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制度丨古人都有哪些节假日?“五日一休沐”,汉代人也挺幸福

休沐制度丨古人都有哪些节假日?“五日一休沐”,汉代人也挺幸福

汉代集市

提到放假休息,大多数人都是十分欣喜的,因为放假休息是难得的可以回归自然,享受亲情、友情,不用被案牍劳形的时间,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古代有没有节假日和休假制度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代也有丰富、固定的休假制度,汉代的休沐制度就是一个典型。

汉代人们是如何休假的?都有哪些假期?

休沐制度丨古人都有哪些节假日?“五日一休沐”,汉代人也挺幸福

汉代官员

传统中国社会,农业占据重要地位,农民可以依据自己农事活动的忙闲和节气变化来试试安排自己的休息闲暇娱乐,而政府官员不能像农民那样随意规定自己,他们没有休息时间。

汉朝建立伊始,统治者就十分重视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官员的职位级别越高,在休假方面享受的权利、福利就越多。休假制度慢慢发展,不再仅仅存在于官员阶层,士农工商、普罗大众慢慢都受到休假制度的影响,

日常休息日代表就是五日一休的休沐制度;汉代政府在典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官吏"五日一休沐",即政府工作人员五天为一周期,每工作五天就休息一天,这种五日一休的制度, 相当于目前流行的周假——星期日休息,"休沐"制度适用于所有的官吏了。"五日一休沐"中的"休沐"即休息,沐浴,古人奉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坏"的原则,往往从出生就开始蓄发,待到成年,头发只得盘起、挽成髻才能方便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洗头、洗澡也变成了一件繁琐、困难的事,由此沐浴之日也就成了固定休息之日。

休沐制度丨古人都有哪些节假日?“五日一休沐”,汉代人也挺幸福

过元旦

传统节日时的假期是固定的,在重要的节日时,政府是规定放假不办公的。据史料考证准确的是,冬至、元旦、伏日、腊日等节日是有固定假期的。正月的"元日" 、三月上巳、春秋两季的"社日"等等, 虽然为"皆社会游宴饮乐之时", 但史无明文是否政府之例假, 故且存疑。

汉代官吏因事因病或父母过世可以请假,分事假、病假、丧假等;事假:官吏家中有事,需向上级请假,才可回家;病假是汉代官吏患病不能办公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请假,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如果超期未痊愈可以申请续假;丧假:汉代提倡孝悌,官吏因亲人去世要回家奔丧,请丧假,谓之"取宁",那么丧假可以请多久呢? 研究者认为,西汉初年,沿袭古时旧制, 官吏需服丧三年。

休沐制度丨古人都有哪些节假日?“五日一休沐”,汉代人也挺幸福

告老还乡

赐假、被动离职、年迈告老还乡;赐假是本人未提出申请, 而由上司 (皇帝或各级主官 ) 赐给的休假,一是官吏因故告假,二是皇帝表彰官吏,赏赐的假期。被迫离职是因为犯错被贬回家;还有一种是因为年老,上报朝廷,请求辞官回乡。

休沐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

休沐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秦汉时期,汉代以前秦代的官员休假回家普遍称为"告归",正如字面意思,就是需要报告一下才能回家,我们可以看出这样是没有明显的休假制度的和具体规定的,仅在家中有事的情况下,上报回家。所以,在西汉以前,休沐制度只是存在于官员之间的一种习惯,没有形成正式的规定。

休沐制度丨古人都有哪些节假日?“五日一休沐”,汉代人也挺幸福

看望父母

休沐制度正式确立在西汉时期,它属于官员的日常休假,大小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享有休沐制度,这个制度在西汉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休沐之日官员不仅可以沐浴,而且可以回家看望父母、妻子、孩儿,一家团聚,回归自然等;汉代休沐制度的深层的文化根源和意义也需要我们探索。汉代休假制度丰富,假期类型多样,休沐制度作为日常休息日的一种情况,它体现了古代官吏休假的鲜明特色,这既是皇帝的一种恩赐,又要受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代休沐制度为什么能受到古代人们长期的喜爱?

休沐制度丨古人都有哪些节假日?“五日一休沐”,汉代人也挺幸福

史料记载,汉代官员办公生活都是留居在官府中,没有休息的时间也长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在没有休沐制度之前,他们都是请假回家,沐浴休息,看望父母等。渐渐的请假的人多了,政府顺应现实需要,方便官员们办公,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仪表上朝,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官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所以规定工作五天后,留出一天的时间让官员回家休息沐浴、回归自然、妻儿团聚、侍奉双亲。颇为有趣的是,如果官员不爱洗沐,会成为官场笑谈。

远古时代的人们信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为一体,汉代社会尤其突出。汉代古人洗澡沐浴通常在大自然的河流小溪中进行,人们认为洗澡沐浴能够使自己的身体得到清洁,洗除污垢与秽物。

据《礼记.上曲礼》记载:"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意思是:头部有创伤就洗沐,身躯上有溃疡就沐浴。

根据这一记载可以看出在当时科技和医疗不先进的情况下,古人相信身体发肤的干净、清洁可以使疾病、创伤远离自己,经常洗浴可以预防污物秽物带来的病痛。古代人们认为天地自然都是神灵化物,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黄帝内经》),而且当时处于农业社会,人们是十分的信仰自然的力量,为了顺应自然,顺应民心,休沐制度应运而生。

汉朝建立初期,为了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政府提倡黄老之学,而黄老之学就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对于养生之道十分重视;它认为洗浣沐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自己身心平静,洗去污浊,道德升华。因为黄老之学是十分推崇洗沐制度,再加上统治者与王公贵族的支持下,洗沐制度受到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和平民大众的重视。此外,黄老之学主张"无为"也是倡导人们休息,这与休沐制度,休息也是十分吻合的。

休沐制度丨古人都有哪些节假日?“五日一休沐”,汉代人也挺幸福

休息

再者,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最高统治者想要进一步树立自己的最高权威。想要建立并且加强专制,将权力集中于中央,最终集中到皇帝个人手中,统治者采取一种措施,就是将自己的王权神化,给自己的权力加上神灵的色彩,加强政治统治,标榜自己君权神授,使之具有了政治色彩。统治者希望百姓可以顺应天顺应自己,远古的先民相信,自然神灵恩赐的河流溪水可以用来洗浴浣沐,以达到预防和去除伤病疾痛的效果。那么君王恩赐的休沐也应当被臣民感恩戴德,在面见君主前,休沐整洁便是对君王的尊重与爱戴,这点在史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时的人们认为,沐浴洗去污浊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和内涵等,官员面圣也都是需要沐浴整理的。

中国古代虽然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处于封建君王的专制统治之下,但是,各种思想文化却是万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汉朝武帝时期尤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在汉朝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奠定了其统治地位;儒家重视"礼",更加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理念在古代士阶层也体现的尤为明显、突出;官员休假制度自然也脱不开儒家文化的影响;"君君臣臣"忠君、侍君、助君、谏君是古代官员在上班时该做的事情,"父父子子"侍奉父母也是子女基本生活该做的事,儒家思想中讲求忠君思想、至孝思想,汉代设立休沐制度就是考虑到官员可以回家侍奉父母,尽孝道,这也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建设。

总结

休沐制度是在考虑现实需要,为了充分休息以提高官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遵循自然信仰,洗浴可洗去污秽;便于维护统治者政治统治,希望百姓信服自己;孝敬父母,儒家思想文化因素的充分体现等这四方面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汉代休沐制度下蕴含的文化根源更加丰富。这有利于现实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充分休息提高官员工作效率;顺应自然的发展,顺应民心,便于加强统治者的政治统治;孝敬父母,有利于家庭和谐,弘扬忠孝的传统美德。

休假制度是我国封建官僚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 汉代官吏的休假制度则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事假"告归"的期限没有具体的规定,休假时间模糊。另外,采取"五日一休"的休沐制度,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样仅周假一年就有六十多天, 如果加上病假、节假、事假和赐假, 假期当接近百日, 假期有点过多, 对封建国家来说, 也会影响政府公务的处理和办事效率。凡事具有两面性,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休沐制度也是十分具有进步性的。


参考文献:

1、《礼记·上曲礼》

2、《黄帝内经》

3、《古代休沐制度怎么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汉代   丧假   事假   制度   官吏   汉朝   西汉   统治者   节假日   古人   官员   假期   古代   父母   自然   政治   幸福   政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