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赵皖西

新周刊

《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由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推出过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专题报道,是中国期刊市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享有"话题策源地"的美誉。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本文转载自 | 新周刊

ID | new-weekly

作者 |赵皖西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20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对「古宣」CP难以忘怀。/「刑事侦缉档案IV」


从神仙打架到无人问津,TVB是真的没落了。


3月25日, TVB公布2019年财报,收入同比减少18%至36.49亿元港币,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同比扩大48%至2.95亿元港币。


更捉襟见肘的是随营收下降而来的裁员消息。2019年12月16日,TVB宣布业务重组,年底前裁减约350名员工。


TVB的没落和港剧的颓势形影相随,但最近新出的一部「叹息桥」似乎又让人看到港剧回春的曙光。


「罗生门」式的情节设置、「打破第四面墙」的概念设计、精准考究的画面构图,久违的「港味」向我们迎面扑来。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ViuTV成了新的金字招牌。/「叹息桥」


这部惊喜的港剧出自香港近年势头正盛的年轻媒体平台ViuTV。成立四年来,ViuTV凭借出品「玛嘉烈与大卫」系列、「短暂的婚姻」等一部又一部高分精致剧集,被誉为港版Netflix。


「叹息桥」的出现也更加印证了TVB衰落的事实。2月17日,「法证先锋4」在翡翠台首播,超过215万观众收看,打破过往8年TVB剧的首播纪录,米雪和谢贤的搭档勾起一众老观众的TVB情怀。


但当「法证先锋4」在内地播出后,却只收获了豆瓣5.1的不及格分数。究其原因,或许只有一个——情怀滤镜过重。


香港人对于TVB,就像风光霁月的维多利亚港、随处可见的茶餐厅一样,一直有一种特殊的集体记忆和浓重情怀。


但时过境迁,互联网的浪潮阵阵袭来,各式各样创意新奇和制作上乘的电视剧涌现,还愿意被情怀裹挟的香港人也逐渐成为师爷和师奶,TVB想要重领港剧新时代,只怕难上加难。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法证先锋4」豆瓣评分跌出及格线。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曾经辉煌的TVB,造就了港剧的黄金时代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


—「90年代网络还没普及,你们八零后小时候看日剧美剧,都是怎么看的啊?」

—「看电视啊。」


那是一个任何影像资料都来自于电视的年代,但这则段子却忽略了一点:在各种日剧、美剧涌入中国前,我们对于先锋文化的想象几乎全来自于TVB的港剧。


在那个资讯匮乏的年代,内地观众凭借着家里那台十几寸的黑白电视、街上印刷粗糙的娱乐海报、录像厅里传出的悠扬港乐,描摹出了对香港娱乐生活的初印象。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提港剧一定避不开煮面梗。


「无线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被港人奉为圭臬的金玉良言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TVB的高光时刻,也是港剧秀色最浓的黄金时代。


物质层面,香港经济与国际接轨,为自己博得「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美名;精神层面,香港融合本身固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国际时尚,变幻出宏大悠扬的魔幻镜像。


TVB蓬勃时期,无线几乎拍摄了金庸、古龙的所有长篇武侠小说,武侠片以浩浩汤汤之势席卷电视荧屏,也催生了郑少秋、赵雅芝、汪明荃等最早一批的香港艺人。


1982年,「楚留香」在台湾播出,创造出史上罕见的70%收视率,掀起台湾的港剧风潮,连原书作者古龙都禁不住酸溜溜地说:「台湾人只知郑少秋而淡忘了古龙,仿佛楚留香本身就是郑少秋。」香港武侠剧在当时有多火可见一斑。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与此同时,在一众武侠剧中,一部名为「上海滩」的民国枭雄剧冒出头来。剧中许文强在情与恨中挣扎徘徊、在家国大义和个人得失中的取舍,让香港和内地观众的心都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此后几十年,十里洋场的旧上海一直是民国题材电视剧中最神秘的地界,诞生出无数乱世风尘中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周润发与赵雅芝,是许多人对许文强与冯程程的最初想象。/「上海滩」


金庸之后,以黄易为代表的新派武侠走上舞台,「寻秦记」成为内地观众印象中第一部穿越题材的影视化作品,在被剧中的古今思想碰撞之余,观众也在心中暗暗感慨:「原来电视剧还能这么玩。」


然而,离开金庸的宏大江湖和古龙的风花雪月,新派武侠剧在「寻秦记」之后便后继无力,「大唐双龙传」「翻云覆雨」都反响平平。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在观众眼中,「白古」颜值巅峰给了杨过,「黑古」颜值巅峰给了项少龙。/「寻秦记」


几乎同一时期,以「创世纪」「天地豪情」「流氓大亨」为代表的商战剧开始发力。


观众对于武侠江湖、黑帮片中义薄云天、肝胆相照的崇拜转向对现实中上流社会、豪门生活的遐想。


香港人既想看草根阶层在不断奋斗之后,成为商界领头羊的励志故事,也好奇那些上流人士究竟过着怎样「豪车别墅、美女如云」的奢靡生活。


以「创世纪」为例,据统计,当时该剧引入内地央视8台播出,央视网站的点击率平均上升了四成,足可见内地观众对此类家族商战剧的喜爱。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吴奇隆在那时还很青涩。/「创世纪」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更加耳熟能详的港剧赢得了内地观众的心,那就是「金枝欲孽」。


当年这部剧播出后,立刻引起民间巨大的讨论热潮,很多剧迷会在网上详细分析剧中的人物行为和剧情走向。


湖南卫视顺应民心,买下内地版权,首播收视率就高达7%,观看人数直逼2亿,成为湖南台继「大长今」后又一热播剧集。


如今回过头来看,「金枝欲孽」实在担得起宫斗剧鼻祖的名号,尽管这出全员悲剧的女性群像剧已经闭幕了16年,却仍不妨碍它时不时被内地观众提及剖析。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都有佘诗曼出演,镜头设计也极其相似,这一片段难免会被拿来和「延禧攻略」作对比。/「金枝欲孽」


而当香港人看够了商战风云、豪门恩怨与勾心斗角之后,邓特希等一众金牌编剧又将港剧的镜头第一次转向白领阶层。


「壹号皇庭」描写正义律师在法庭上的唇枪舌战;「妙手仁心」展现一群医务精英的救死扶伤;「刑事侦缉档案」讲述一个个刑警拨开层层迷雾、将罪犯绳之以法的故事…


TVB对于职业剧的涉猎范围和专业化编写是内地职业剧至今无法匹敌的。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职场给了男女爱情更多纠缠的空间。/「刑事侦缉档案」


回看这些色彩晦暗、质量参差不齐的港剧,我们可以看到这座港岛如一朵妖异的奇葩,在岁月的变迁中独自记录自己由封闭匮乏到开放时尚的篇章。


在内地影视文化尚未如此发达之时,我们十分有幸,能够透过TVB这座繁花似锦的大花园,看到如此众多的璀璨花朵。也正因为有这些TVB港剧,我们内地观众也能对那座「孤岛小城」上的生活琐事如数家珍。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当然也没少产出表情包。/「读心神探」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TVB:香港人的情怀和生活


如果说,TVB是内地人接触先锋时尚文化的第一窗口,那对于香港人来说,TVB就是他们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


比起内地人对于港剧的热爱迷恋,香港本地人肯定对其有着更加浓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林夕形容自己的童年生活,就是「用无敌旋律开餐,用肥皂长剧送饭」。


周星驰在自己自编自导的电影「喜剧之王」中,用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致敬自己在TVB演艺培训班的宝贵人生阶段。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TVB演艺培训班就相当于如今的中戏、北电。


1982年,刘德华主演的警匪剧「猎鹰」开播后,香港报考警察学院的人数暴增,创下历史纪录。


1992年,TVB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商战剧「大时代」,剧中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熊市时抛空恒生指数期货,以此获取暴利。


此后20年,每当有郑少秋主演的电视节目开播,香港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这一无法解释的经济学界现象也被香港人称作「丁蟹效应」。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那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时代。/「大时代」


2009年,猪流感肆虐香港岛,港府为避免疫情扩散,勒令湾仔维景酒店封锁七天。


TVB闻风而动,利用这一背景迅速创作出「隔离七日情」,讲述不同背景下的人们在那隔离的七天时发生的各种悲喜故事,引发观众极大的共鸣。


许志安出轨事件被媒体曝出后,TVB在随后播出的某TVB剧集中就地取材,把许志安的出轨故事原封不动搬上荧屏,丝毫不给许面子。


TVB以近乎宗教的方式渗透进香港人的每一丝血液,透过TVB的电视剧,观众能够看到江湖武侠的锄强扶弱、草根人物的艰苦奋斗、底层市民的鸡毛蒜皮…


作为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产物,TVB同样巧妙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新式思想于剧中。


「妙手仁心」一个又一个医疗故事都在诉说着「医者父母心」的主题;「法证先锋」用西式的叙事方式讲了一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教理论;取材自晋朝神话的「搜神传」用女主「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的口头禅熬成一锅浓浓的心灵鸡汤。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令人印象深刻的「好彩妹」。/「搜神传」


当然,比起那些意识形态的东西,香港人心中更熟悉的恐怕还是剧中源源不断、经久不衰的金句输出。


在港剧的世界里,开导人只需要说一句「做人呐,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毕竟「发生这样的事,大家都不想的」,「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和「一家人呢,就是要齐齐整整」也可见机搭配使用。


在商战场上,「有钱真的能为所欲为」;刑侦剧里,警察的必备台词则是「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所讲的一切将会成为呈堂证供」。


TVB的那些经典瞬间。


在花样迭出的TVB金句中,我们重新认识了金句之神黄子华、鉴婊专家陈豪。TVB也很懂得观众的精神爽点,各种粤式谐音梗、押韵、反鸡汤台词说来就说,让人看了酣畅淋漓。


一部又一部随时代催谷而出的TVB剧集,汇成港人心中共同的集体回忆。


正如程灵素在「情怀已死」中所说的那样:「TVB是照亮香港人漫漫前路的明亮道灯,亦是孤岛小城的心灵慰藉,更是大陆之南文人骚客与市井人民共享的一杯鸳鸯。」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话糙理不糙。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TVB的衰落,其实早有预示


TVB的衰落,已经是个既成事实。


2015年开始,TVB的收入就已经开始下滑。要是谈起TVB最近一部能够创造收视奇迹、风靡华语圈的电视剧,时间的指针恐怕至少得调到十年前。


困境首先体现在创作上,套路化创作让TVB仿佛始终置身于走不出的摩比斯之环上。


早期不断翻拍的武侠剧沦为「孤苦少年、偶遇名师、邂逅姻缘、成就霸业」的俗套剧情;家族商战剧也不可避免地走上「小人物沉浮、艰苦奋斗、走上人生巅峰」的王大锤式成功;而近年来最火的职业剧,已经几乎把香港社会所有能写的职业都写了个遍。


既然再无创新,那便只能新瓶装旧酒。「我的野蛮奶奶」在2005年热播,TVB在3年后推出续集「野蛮奶奶大战戈师奶」,几乎把原版的故事架构原封不动地搬到现代。


2012年,「金枝欲孽」原班制作团队推出「金枝欲孽2」,试图创作又一宫斗剧巅峰。


但十年过去,物是人非,黎姿隐退、佘诗曼北上,只靠邓萃雯和蔡少芬撑起的续集难免给人狗尾续貂之感。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黄宗泽和胡杏儿在那时还很甜蜜。/「我的野蛮奶奶」


回顾TVB的历史,它在剧本创作上的讨巧从一开始就已然存在。


用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特色讲故事,用好莱坞的段落式风格叙事,TVB一直游刃有余。


有资深港剧迷分析:「几乎在每一部TVB电视剧中,你都能找到其他作品的影子,可是却会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观剧体验。」


「师奶兵团」是港版「绝望的主妇」;「妙手仁心」是港版「实习医生格蕾」;「上海滩」中有「教父」的影子;「宫心计」又带着一些「大长今」的味道…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刘三好名言:「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宫心计」


编剧林奕华也承认,无线自七十年代末期,就已经放弃制作多元化节目,「香港的电影、电视、电台、舞台、广告,以至学校里的戏剧小组都像等待戈多般等待好的剧本,这是香港人必须面临的后果。」


但这种博采众长的「拿来主义」精神从没被人指摘抨击,足可见TVB在剧本叙事上的「狡黠」。


一众经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淬炼出的优秀演员,被投入海量同质化严重的TVB剧集中,这不仅对演员是种折磨,观众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近十年间,TVB众多资深演员、编剧纷纷「离巢」北上,TVB这座世纪大厦,正因为工业流水线上这一颗颗螺丝钉的「出逃」而被撼动。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延禧攻略」中,佘诗曼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不少讨论度。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新港剧时代会卷土重来吗?


大批TVB艺人、制作人「出走」的原因还有一个。


2004年,内地正式开始执行广电总局颁布的第42号令「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之后各个电视台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长的25%;未经总局批准,境外影视剧也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


这一规定极大冲击了TVB在内地市场的生存空间,没有了市场,也就等同于没有了投资和广告收入。


与此同时,唯美清新的韩剧和宏大制作的内地剧涌入岛内,瞬间提升「师奶」们的审美水平。


当人才北上成为无法阻挡的事实,TVB痛定思痛、开始改革:提高头部艺人片酬、允许出走艺人和编剧重回TVB进行项目制合作。佘诗曼离开TVB后,就曾经重返TVB签下「项目约」,担任「使徒行者」的女主角。


与内地合拍或将成为今后TVB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冲上云霄2020」「使徒行者2」已经抢先一步试水,石子已经投出,能激起怎样的波澜,还待后续进一步观察。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有内地演员加入,观众看的还是老戏骨。/「使徒行者2」


香港和内地文化能否通过影视剧达到和谐融合,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0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TVB和CCTV联合推出鸿篇巨作「岁月风云」,透过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讲述两地故事。


TVB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邀请梁家树和朱镜祺两位金牌导演、编剧加盟,配备了刘松仁、苗侨伟、佘诗曼、宣萱等一众豪华演员阵容。


但或许是因为TVB太想同时兼顾两地观众的审美和情感,最终导致两边的观众都不买单。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实话实说,「岁月风云」的水准并不低。


十多年过去了,TVB当年那些足以傲视群雄的资本已经所剩无几,想要姿态优美地从内地借力,重夺「新港剧」领头羊的地位,在风起云涌的「多屏时代」已十分困难。


TVB的最大症结,从来也不只在于资金,而是其从始至终的创作模式。想要解开长久以来束缚观众的情怀枷锁,专注于剧本创作,需要TVB壮士断腕。


就如「使徒行者」里说的那样:「摧毁一切才可以重建新秩序。」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参考资料:

[1]「情怀已死」程灵素.北京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林奕华.浙江大学出版社

[3]「生如夏花:49岁TVB如何再续大时代」吴燕雨.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2-19

[4]「TVB的双重「人格:巨头转向,新「港剧时代」能够卷土重来?」吴燕雨.21世纪经济报道.2018-04-23

[5]「TVB电视剧特色之研究」钟晶.2009-05

[6]「TVB电视剧在内地的文化传播现象研究」住思鸣.2009-06

[7]「试论九七回归以来香港TVB电视剧的核心竞争力」邓程鹏、曾俊锐.2010-11

[8]「TVB连亏两年,香港媒体步履维艰」财新网.2020-03-26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港剧   情怀   剧集   使徒   先锋   商战   鸡毛   香港   剧中   编剧   香港人   观众   电视剧   内地   故事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