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四类社保骗术,大家千万别上当

已享受养老待遇的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职工要妥善保管好平日里领取养老待遇的银行卡或者存折,一旦发现遗失,请立即去银行补办,并前往社保经办窗口进行银行卡或者存折的信息变更,确保每月能顺利收到养老待遇。

过年前的这段时间往往是诈骗案的高发期。近期有不法分子以“社保经办机构”的名义向当事人骗钱,小编提醒广大市民,以下4种骗术,您千万别上当。

涉及四类社保骗术,大家千万别上当

骗术一:以“领取社保补助金”为名,套取相关信息

不法分子以拨打电话或发送诈骗短信的方式,通知参保人有未领取的社保补助金,务必于某日某时之前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要求参保人提供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提前预约登记。

骗术二:社保卡被冻结或者有其他异常情况

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将诈骗电话显示为人社部门的号码,自称是人社部门客服人员,以“社保卡异常将被强行终止”或“欠费被冻结”为由,索取身份证号、姓名、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缴纳手续费。

骗术三:伪造官方文件

某市市民收到纸质的通知性文件,是关于“社保基金账户临时变动”的紧急通知。大致是说账户变动了,打钱到新的账户。大家也能看明白,就是骗老百姓打钱给骗子,但收到此类文件时一看,排版非常正式,还写明罚款,很是唬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很容易被骗。其实仔细看文件里面是有漏洞的,比如文件未留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骗术四:冒充公安机关诈骗

近日,发生多起以受害人涉嫌骗保为名实施诈骗案件。骗子首先冒充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称当事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在上海地区骗保。随后又谎称转接到“上海某区公安局”,冒充上海公安通过QQ或者微信向受害人发送假冒通缉令并引诱受害人制作语音笔录。最后以核查个人资产是否涉案为由,诱骗受害人将全部资产转入所谓的“指定账户”。

社保提醒:

1.冒充社保名义来电称涉嫌骗保的,均是诈骗;

2.公安机关办案不会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资金核查或者要求转账至其他账户,凡是通过电话、短信、QQ要求进行转账、汇款操作的,都是诈骗;

3.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千万不要透露给陌生人。

一旦发生疑似电诈情况,请拨打110或者全国反诈专线96110报警。

(来源:浙江新闻、绍兴人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骗术   社保   补助金   不法分子   受害人   存折   公安机关   银行卡   上海   账户   当事人   待遇   机构   文件   电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