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是中东最另类的国家,虽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同属伊斯兰,双方之间的恩怨却持续了千年之久,而这场恩怨的发源地,就在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

在德黑兰飞往马什哈德的飞机上,伊朗向导特维尔娓娓道来:“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只知道什叶派与逊尼派有矛盾,却早忘了不和的原因,以致伊朗为什么用阿拉伯名字来命名马什哈德这座圣城,如今也没几个年轻人知道了”。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向导所说的马什哈德,位于伊朗东北部的卡沙夫河谷内,距离阿富汗边境约160公里,与土库曼边境仅70多公里,原先仅是一座百余人口、名为萨拉巴德的小村庄,恰好处在波斯与外界通商贸易的必经之地。

公元9世纪,阿巴斯王朝新任哈里发(类似欧洲的教皇)为巩固地位,将伊玛目(清真寺领拜人)阿里·里扎从麦地那迁至图斯,后又恐其威望日盛危及自身,因而将其毒杀并埋葬在萨拉巴德郊外的公墓中(另一说是病死),从而引来大量信徒朝拜,甚至有人痴狂到以死后葬于此地为莫大荣耀。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由于里扎的声望地位太过崇高,历任君主(含突厥、萨曼、乌古斯、塞尔柱等等)不但没有阻止信徒的“朝圣”,反而参与扩建城市规模,历经三百年数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以宗教文化为主、生活为辅的“圣城”,如今保存完好的就有各代伊玛目的陵墓、伊斯兰神学院、穆斯林博物馆以及各类大学和宫殿遗址等百余座大型历史建筑,再加上历代君王及王室成员也葬于此处,因而又被誉为是伊朗的“精神首都”。

至此,伊朗正式形成只承认阿里·里扎为哈里发的什叶派,而阿拉伯其他地区则依旧沿袭“四大哈里发”的逊尼派,双方恩怨就此摆上台面。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那么,伊朗人为什么用阿拉伯名字来命名这座至关重要的“圣城”呢?

实际上,波斯王国与毗邻的阿拉伯帝国早在1500年前就已嫌隙渐生,波斯国力强盛时曾多次尝试征服与改变阿拉伯人的信仰,双方仇恨日趋加深。公元651年,波斯萨珊王国被阿拉伯帝国击溃,波斯语被阿拉伯语取代,拜火教各大宫庙被原地改建成伊斯兰教清真寺,直至公元750年阿拉伯国势日衰,波斯人才趁机割据并改信什叶派,与阿拉伯逊尼派划清界限。

如今马什哈德仅存的拜火教“神庙”以及后期修建的“十马广场”,都代表着伊朗人坚决与阿拉伯世界划清界限的决心。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到了公元9世纪时,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矛盾已经趋于明面,但双方仍保持着相对的克制,直至里扎埋葬在马什哈德,这也给了波斯人一个对外宣示与逊尼派差别的契机,当建立什叶派“圣城”的消息传到阿拉伯世界时,主张武力之声喧嚣,但国力日益贫弱的阿拉伯帝国没有能力大举进犯,只有过几次短暂且各有胜负的冲突。

在里扎陵大厅西面,向导指着墙上雕刻的文字说:14世纪中期,阿拉伯大文学家伊本·巴图塔慕名赶来朝拜,目睹信众虔诚祭拜哀伤及面,因而在《阿拉伯文化》一书中将此地形容成“哈里发殉难地”,也就是阿拉伯文的马什哈德,结果因为这本书的流传过于广泛,从14世纪末期开始就一直沿用至今。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从日落时分开始,前来里扎陵朝拜的信徒与游客逐渐多了起来,此时才知道,外国游客想进入这座“圣地”要经过大小三道“门”:先分男女走专用通道,经过机器和人工安检前往指定语言的“非信众朝圣者办公室”,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免费提供讲解与翻译,所有进入里扎陵的人都不得携带摄影器材,但游客是允许用手机拍摄的。

向导特维尔指着地毯铺成的中央区域说:里扎陵原则上不限制朝拜者的信仰与性别,但对于服饰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男士不得穿短裤,女士则与伊朗其他宗教场合一样,手臂脚踝与脖子都不能显露在外。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当天不是周末与节假日,晚上6-9点期间只有4300多人前来朝拜,如果遇到重大节日的话,最多可在3小时内接待3.5万人,届时整座“圣殿”会被挤的满满当当,上个洗手间就跟翻山越岭一样的困难。

在内殿与中庭各绕了一圈,发现信徒们的大致行动范围都很固定,进陵后先进内殿祭拜阿里,然后找块空置的地毯静坐垂首祷告,结束后才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话家常,直至深夜12点才会离开。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伊朗马什哈德:伊斯兰千年恩怨的发源地,游客参观要过道门

即将离开阿里陵时,我回头看到一扇门上的字符十分奇怪,向导随即拉来一名工作人员询问,被告知这个字符是“隐遁”与“内学”的意思,也就是什叶派五大教义的第二、第三条,隐遁代表“保存实力方能铲除邪恶”,而内学则是指什叶派有别于逊尼派的新柏拉图式“宇宙流溢说”,又被诸多学者认为是宇宙理性的知识。

阿里陵外,一名小贩正在摆摊售卖瓜果,不少游客参观完阿里陵(禁止吃食)后,口渴难耐地围在摊贩前,这一幕,祥和又宁静,与传说中动荡不安的伊朗,有着天壤之别。

(下一篇以马什哈德各大景点以及饮食消费为主,希望能得到您的关注与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伊斯兰   伊朗   恩怨   拜火教   波斯   阿拉伯   游客   王国   什叶派   帝国   阿里   道门   发源地   信徒   向导   公元   千年   世纪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